《国际城市规划》期刊走进校园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04-04

3月30日-31日,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对话”-《国际城市规划》(简称UPI) 期刊走进校园系列活动成功举办。本次活动邀请到《国际城市规划》期刊编辑部主任张祎娴,副编审王枫以及2位责编顾春雪和高淑敏莅临学院,通过讲座和座谈会的形式,向学院师生详细介绍了期刊发展历程、稿件定位、投稿须知、稿件内容要求等核心内容,同时就论文写作与投稿要旨与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01 讲座

图片

致辞:王兰

学院副院长、教授

图片

主持人:邵钰涵

学院学术发展部主任、副教授

3月30日下午15:10,《国际城市规划》期刊走进校园讲座在学院钟庭报告厅举行,由学院学术发展部主任邵钰涵副教授主持,学院副院长王兰教授致辞。王枫和张祎娴编辑分别以“手把手教你投文章——《国际城市规划》投稿指南”“编辑眼中的好文章——以《国际城市规划》为例兼谈案例类论文的写作模式”为题,带来精彩报告。学院老师、博士后、研究生共计约200人到场聆听、交流。同时,《国际城市规划》编辑部带来了近年出版的纸质版期刊分享给与会嘉宾和听众,并为参与现场交流提问的师生精心准备了书刊大礼包

题目:

手把手教你投文章——《国际城市规划》投稿指南

图片

主讲人:王枫

责任编辑、副编审

内容:王编辑主要分享了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简单梳理了杂志自1979年创刊至今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解释了杂志的稿件定位,两个关键词分别是“国际视野”和“学术性”。第三部分为大家详细解读了“UPI投稿须知”中的重要内容,如需要避免一稿多投行为,注意稿件的规范性和行文表达等,还介绍了杂志主要的栏目,并详解了编辑部对于投稿的三审过程。第四部分简述了杂志对四类稿件的内容要求,并推荐相应的已出版文章供大家参考。最后,王编辑简单介绍了杂志的公众号,并强烈建议大家多多写作并向公众号投稿,这非常有助于训练逻辑思维和写作能力,公众号录用文章还将发放稿费。

题目:

编辑眼中的好文章——以《国际城市规划》为例兼谈案例类论文的写作模式

图片

主讲人:张祎娴

编辑部主任、高级城市规划师

内容:不同于作者视角或审稿人视角,张编辑从编辑的视角出发,从文章选题、标题、结构逻辑、论述深度和结尾等方面分析总结了好文章的共同点在于“选题有价值,结构有条理,论述有逻辑,结论有创新,研究有深度”。张编辑以UPI中比较常见、年轻学者相对容易入手的案例类文章为例进行了介绍。按研究对象和写作深度,案例类文章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进阶”。在文章中案例分析的部分,按案例数量分为单案例和案例组,按分析方法分为要素法和过程法,将这两个分类进行排列组合,可以得到四种写法。接着,张编辑以UPI的已发表文章为例,详细解析了这四种“套路”的具体写作方法,包括文章的典型结构、案例的分析方式和一些写作中的小技巧。最后,张编辑以“学规划不易,做研究也难;有空多读UPI,写作套路用起来,祝你的文章早日发表!”为结语结束了分享。

图片

图片

图片

活动现场照片

02 座谈会

3月31日上午9:00,《国际城市规划》期刊走进校园座谈会在学院C1会议室如期开始,学院学术发展部主任邵钰涵副教授担任主持人,张祎娴、王枫、顾春雪、高淑敏四位编辑与学院师生面对面交流论文写作和投稿的经验。学院黄怡教授、叶宇副教授、杨辰副教授、赵蔚副教授、刘超副教授、黄璜助理教授,以及学院博士后、博士生等参与线下交流。

学院师生围绕“论文选题方向与投稿意向”“城乡规划历史与理论主题的写作要求及投稿命中率”等与编辑展开针对性的深入交流,均获得专业而中肯的指导。“学术期刊对话”活动旨在为学院师生搭建一座桥梁,以准确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范式,并密切把握学术研究前沿与热点,促成高校与期刊双向动态的交流,从而切实助力于师生的成长与发展。活动结束,师生们纷纷表示从这次期刊走进校园系列活动中获益匪浅,对此行编辑们的指导与分享表示诚挚感谢,同时对学院“学术期刊对话”下次活动的举办充满期待。

图片

图片

图片

活动现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