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CAUP设计导师专访 I 柳亦春:学习建筑学让我们能感受到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
发布时间:2023-04-22

图片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最早于2004年设立了外聘设计导师的机制,陆续邀请张永和、Antonio Jimenez Torrecillas、坂本一成等指导四年级设计课程。进而在2012年复合型创新人才实验班成立后进行推广。2019年起学院逐步确立并完善了设计导师制度,通过一线教学教师推荐和教学小组考核的方式,外请导师库在持续更新扩充,并在同年7月对教学成果被广泛认可的16位设计导师进行了第一次授证仪式。

优秀实践建筑师参与教学与本系一线教师碰撞出了宝贵的教学成果。在复合型创新人才实验班轨道中采用本校教师与设计导师搭班教学的模式进行教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成果和特色课题。在建筑系本科高年级教学模块中,采用统一大纲、独立平行自主选题的模式,积累形成了“建筑与人文环境”、“建筑与自然环境”两个专题的教学成果。20219月学院发挥产教融合育人优势,聘请8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青年骨干人才作为企业设计导师全程参与研究生建筑设计Ⅲ课程的设计教学指导工作。

时值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外聘设计导师机制设立20周年之际,接下来一段时间CAUP官微将陆续对同济CAUP的设计导师们进行分期介绍。

本期为大家介绍的是来自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的柳亦春老师,他与我们分享教学心得感受和对同学们专业学习的建议。


图片

柳亦春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创始合伙人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

客座教授和设计导师

《建筑师》和《建筑学报》杂志

编委


图片


01

个人研究方向

 与作品简述

 

柳亦春的大部分建筑实践与上海的城市发展密切相关,设计了众多美术馆以及城市更新项目,其中在黄浦江边的工业旧址改造项目倍受瞩目,如龙美术馆西岸馆、艺仓美术馆、杨浦边园等。他在创建城市大型公共空间的同时,仍能突出关注个体层面的感受和体验,传递出在当代城市中难得的诗意。

他的作品都能将地形、结构、功能、历史文化等相关要素创造性地巧合在一起,尤其体现在如何把一个具体的结构转换为一个开放的体系,使其进入城市或历史的时空之中,从而构建着一种当代的都市性。

 

  

02

教学理念

 

他在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复合型创新人才实验班担任设计导师时,为三年级春季班设置了“城市/空间/结构”设计课程专题,课程尝试在一个具有一定历史内涵的城市背景下,以结构与空间/场所的概念切入一个具体的(如图书馆)设计。旨在建立同学们在设计中的结构意识以及理解结构在一个具体的空间和场所中可能的意义,通过结构关联建筑与空间乃至城市,抑或在城市和空间的前提下理解结构可以发挥的作用。

 

 

03

教学心得

 

结构与结构的表现法是自阿尔伯蒂时代就奠定了的建筑的内在性内容。现代以来,由于学科分离分工协作的社会状况,建筑师的工作更需要将结构与空间构成的关联成为常态,应该让结构摆脱仅仅作为技术的概念,从而进入空间与场所的思考。

在具体的设计中,理解“架构”的概念作为结构与空间的媒介是有益的。架构是在进行空间构成时结构发生意义叠加或转化时的状态,它是结构从技术性的要素融合了场地、功能、尺度甚或建筑学的先在性历史等建筑要素后的结果。在课程设计所选取的具体地点的具体设计中,当结构遭遇城市,我们是否可以寻找机会,从结构中阅读城市?

图片

2014课程展览海报(2011级)


课程选取了图书馆作为设计的具体功能,图书馆是非常古老的建筑功能类型,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承载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网络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图书馆的功能及其存在形式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图书馆,将面临怎样一个未来?在新的社会状况的影响下,又有什么可能是不变的?图书馆可以以怎样的状态存在于当下城市的社区中?这些都将作为设计的变量刺激和诱导新的空间以及空间的结构。在同学们的作业中我们看到了各种可能性,这一方面为他们的五年建筑学习提供了一次有针对性地重视结构在建筑中的作用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让他们看到结构之于城市和空间的可能的意义。



04

学生优秀成果亮点

及导师评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012@葛梦婷作业

 

葛梦婷作业的一次简评留言:

昨日未见,本想探讨下你的设计概念未果,这里草草写几句。

你的这次设计呈现出了很微妙的能量。

首先是你的城市策略,跨河连桥增加城市流线,在后续的深化过程中,利用滨河的景观特质营造了一个桥与廊的穿越基地的园。

其次一直契而不舍的错层策略最终统领全局,恰恰这种错动半层的空间尺度,其实是园林中常见的尺度,所以也许是始于巧合,却终于呵成一气,也令我颇受启发。上次我讲的透明性也是园林的重要属性之一,在这里,被以抽象的建筑语言揭示了出来,这是非常重要的地方,有一天,也许会变成你自己善用的语言,去营造令人感动的空间。

我在思考你的这个设计的时候,有这么一些词语曾经从我眼前闪过,渗透、透明、开放…后来“可调和”一词出现,也许应该有个更为诗意的词语,不过:

可调和的尺度——高与低/空间与身体

可调和的结构——轻与重/垂直与水平(钢筋混凝土的柱子与细钢柱,水平力与垂直力的分配…)

可调和的城市空间——城市与园林/公共与半公共

可调和,是一种自由,也因为透明,所以自由。

透明性,也带来一种开放性

一个融入城市与社区的图书馆

我想你会有更好的文字表述。





图片
图片
图片

2012@王雨林作业



05

学生感悟


2012级葛梦婷:

柳老师指导了我在复合型创新人才实验班中的第三个设计项目。这个以社区图书馆为定位的设计命题意在探索整合建筑结构、空间、以及城市环境的多种可能性。此前的课程已让我浅识了建筑设计的基本技能与认知,因此,在这个设计中,柳老师着意引导我思考如何将设计的品味、形式、功能、氛围与结构创新巧妙结合从而形成融洽的设计逻辑。在柳老师的指导下,我设计中细碎的策略与思考被“调合性”这一概念所统一,这让原本零散的设计逻辑巧妙的联动起来。同时,柳老师帮我在建筑布局中抽象出园林序列与气韵,使得设计呈现出平静而通透的整体氛围。

柳老师有着作为建筑师在各类文化建筑设计上的丰富经验,也有着艺术家与哲学家对建筑文化、空间体验,与空间感知的深邃思辨。因此,他的指导是既明确而又开放的,是在对设计提出专业指导的基础上启发多样思路的。在设计行业被高效能、流程化、和产业化裹挟的今天,建筑师作为个体,如何对待设计中的自我定位与个人印记是许多年轻从业者的难题,也是我在毕业数年后的工作与学术研究中始终思考的命题。幸运的是,柳老师当年的教导给了我更多的信心与耐心,让我相信建筑师在精进技能与开拓市场的同时,要始终坚持对设计的思辨,不能困囿于项目或者行业本身而是要放眼于更广阔的领域,多闻多识多思。以柳老师为榜样,我相信建筑师作为“个体”的思考与作为“群体”的协作是同样重要的,更是必将共赢的。


2012级王雨林:

2015年我在实验班溧阳路图书馆课题中有幸分到柳亦春老师的小组。当时龙美已经建成好几年,遇到柳老师来指导设计,大家都很兴奋。课题以时兴的“建构”为主题,柳老师和祝老师各做一场讲座,加上半年前小西泰孝来访,林林总总的讲座合起来我才懵懵懂懂明白一些。

去过基地之后,我觉得原有建筑很有意思,因此畅想用新拱联系原有柱网,做点趣味。柳老师很支持,不但自己指导,还帮我与张准一起讨论结构、构造、抗震等等,最后决定以钢带起拱,接近柱的尖三角用混凝土做一段,再填砖。但我那时对材料的情感理解不充分,蒙头设计,把砖改成混凝土砌块,最后不尽人意。加上手速很慢,最后竟没有做完大模型。柳老师没有放弃我,而是坚持让我再做一个小的模型,完成了汇报。现在回看自己的作业实在生涩,但当时做得饶有趣味,是三年级课程里做得最开心的。

柳老师教学认真负责。犹记得自己评完图还是许多困惑,发邮件列了好些问题,老师也逐一回复。柳老师组的同学各有各的固执,但他能从每个方案构想里翻出一个好点子,以他超群的设计能力和形式感帮助小朋友们不断推进,也易于同学吸收理解。有位同学用六边形来主导设计,有位同学安排了一个大坡道,还有位同学执著地想要用书架做墙,柳老师都给予大量指导,最终也都调出效果。虽然我已经很久没做建筑设计,可回想起图书馆课题的点点滴滴,依然感激柳老师的教导;对我而言是一段难得而珍贵的经历。



06

寄语

 

建筑学是门古老的学科,但只要人类还需要展开建造活动,就一定不会消亡,它是人类存在的空间证明。建筑学和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密切相关,学习建筑学永远也不会多余,它让我们能感受到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建筑学是一门技艺,学习的过程既是长期的训练过程,也是日复一日了解世界的过程,永无止境。它需要我们的心手相连、脑手相应、眼手相通,我们可以有任何方式触及它的本质,我们也永远都在不断进步的路上,这正是它的迷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