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最早于2004年设立了外聘设计导师的机制,陆续邀请张永和、Antonio Jimenez Torrecillas、坂本一成等指导四年级设计课程。进而在2012年复合型创新人才实验班成立后进行推广。2019年起学院逐步确立并完善了设计导师制度,通过一线教学教师推荐和教学小组考核的方式,外请导师库在持续更新扩充,并在同年7月对教学成果被广泛认可的16位设计导师进行了第一次授证仪式。
优秀实践建筑师参与教学与本系一线教师碰撞出了宝贵的教学成果。在复合型创新人才实验班轨道中采用本校教师与设计导师搭班教学的模式进行教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成果和特色课题。在建筑系本科高年级教学模块中,采用统一大纲、独立平行自主选题的模式,积累形成了“建筑与人文环境”、“建筑与自然环境”两个专题的教学成果。2021年9月学院发挥产教融合育人优势,聘请8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青年骨干人才作为企业设计导师全程参与研究生建筑设计Ⅲ课程的设计教学指导工作。
时值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外聘设计导师机制设立20周年之际,接下来一段时间CAUP官微将陆续对同济CAUP的设计导师们进行分期介绍。
本期为大家介绍的是来自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杨明老师,他与我们分享他的教学理念、心得与感受,以及对同学们专业学习的建议。
杨明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总建筑师
1995年硕士毕业于同济大学
从上至下依次为:
1.世博会博物馆:因应时间记忆和未来想象的设计;
2.宋城演艺·世博大舞台:因应工业遗存可持续迭代更新的设计;
3.第十届中国花博会世纪馆:因应绿色节能和命题形态的设计;
4.上海嘉北郊野公园西游客中心:因应自然肌理和乡土文化需求的设计
01
个人简介与研究方向
主要致力于城市文化建筑和工业遗存更新改造的设计实践与研究。设计作品关注基于“用”的场所特征,以“因应”的方式生成具有长期使用适应性和日常仪式感的城市建筑。
02
教学理念
作为实践建筑师,参与学院建筑设计教学的核心初衷是希望能够向学生传递有关建筑设计作为一种实践职业的心得体会。希望通过与学生们进行空间建构的思考交流,传递一种基于职业复杂性认知的设计评估视角。
03
教学心得
2019年春天,我和刘宇扬、章明两位老师联合指导了实验班三年级的设计课程。为期8周的设计题目是“结构与空间——东余杭路地段社区图书馆建筑设计”,要求学生基于前期城市设计课题的成果,在旧有里弄社区中进行一处自选基地的城市空间更新设计。
杨明+刘宇扬+章明
说实话,这个题目的背景设定有些复杂。学生们前期大量的精力都放在了梳理历史背景和寻找选址的社会意义,完全忽略了对“结构”的定义研究。在中期具体的空间设计展开之后,自定义功能的关系设定、新旧空间尺度如何衔接便成了主要被关注的问题,“结构”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出场位置。而最终,当主体空间形态基本稳定下来以后,“结构”基本上就以最基本的功能形式自然地出现了。
我不太确定8周时间里学生们对“结构与空间”的表达关系是否有了相对清晰的认识。但通过过程交流,我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于空间的公共性意义有了明显的体认提升,也认识到了结构可以成为一种空间建构的可能性素材。
04
学生优秀成果亮点
及导师评析
在我所指导的教学组中,两位男生反复、纠结的设计历程令人印象深刻。我认为他们的设计结果都较好地回应了“结构与空间”的课题要求,但又显然并非出于自觉的组织过程,而是类似于直觉的歪打正着。他们设计过程的有趣之处,恰恰说明结构在建构过程中的积极呈现并不完全依赖于文化语境上的直接目的性,而是会随着对空间使用需求的挖掘,被以必要性建构元素的方式自然选择和表达出来…
周鑫杰方案:当他最终以类似阿米巴虫的多触角平面形式在密集狭窄的巷弄空间里建立起菜场和图书馆的上下层公共关联体系时,纤细的圆柱随形结构就以最弱化同时最清晰的方式呈现了出来。新的结构以唯一对应的方式标识了新的空间尺度和界面,与既有环境形成了精确的反差。
周鑫杰作业
@周鑫杰
05
寄语
建筑设计是具有实用性空间客体的实践性学科,它的挑战来自于针对“用”的复杂性的回应。好的建筑设计和其他好的实用类设计一样,都是以安全、舒适、得体的使用体验作为第一性评判标准。
杨明@期终答辩
建筑设计作为职业是一种长时间的空间尺度认知训练。这些熟能生巧的训练可以提升设计成果的视觉丰富性与协调性,并能提升建筑师的场所感知力。
熟能生巧的建筑设计训练并不能直接影响建筑的艺术性气质。这部分结果是由建筑师的个人经验和直觉感悟力所决定的,同时也不能够被语言准确阐释和模仿传播。不断提升个人的知识储备和思考力水平,是培养独特设计气质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