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丨欢迎来到城市时代?全球城市议题的机遇和局限
发布时间:2023-05-24

       

       10月14日晚,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22年“博思论坛”系列活动收场讲座正式上线,讲座邀请比利时鲁汶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终身教授、鲁汶大学城市研究所主任、“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GaWC)” 副主任本·德鲁德(Ben Derudder)教授主讲,题目为《欢迎来到城市时代?——全球城市议题的机遇和局限》。曹湛助理教授主持本次论坛,并特邀城市规划系主任卓健教授进行开场发言。

      讲座伊始本·德鲁德教授即表示,作为系列讲座的第一讲,本次讲座将从一个非常基础的问题开始——生活在“城市时代”意味着什么。城市化是任何相关学术研究的重要背景。在当今世界,有一半的人生活在城市中,尽管可能在非洲有一些国家仍未达到这一标准,但他们也正在经历城市化进程。因此总体而言,全球都在逐步坚定的走向“城市时代”。为了厘清“世界正在城市化”这一议题,讲座将从三方面逐步深入地展开:1、什么是“城市化”?什么是“城市”?(What is urbanization? What is a city?);2、“我们正处于城市时代”是城市科学、城市政策以及大众利益背后的一个关键议题,但这意味着什么?(A key discourse underlying scientific, policy and popular interests in cities is that we are currently living in the urban age. But what does that mean?);3、贯穿城市研究的主线:比较不同地区城市化过程的困难(Major line of reasoning throughout urban studies: the difficult art of comparingurban process and cities.)。

       对于“什么是‘城市化’?什么是‘城市’?”这一基础性的问题,Derudder教授分别从形态学视角(Morphological perspective)、集聚视角(Agglomeration perspective)、社群视角(Community perspective)、行政视角(Administrative perspective)来阐述。形态学视角下的城市是由人口密度、建成环境密度等要素来定义,关注城市化过程中建成环境的变迁。集聚视角则立足于城市是一个高效的经济机器这一观点。相比较形态学视角只关注要素的邻近分布,集聚视角更关注这种邻近所带来的经济外部性,即规模效应。社群视角下的城市,相比较乡村以及其他非城市地区,是由三大特性所构成:匿名性——城市社会并不基于血缘等人际关系,而是基于共享的城市经历;机会性——城市拥有最佳的发展机遇;以及差异性——人们往往对于某个城市在认知上有清晰的界定,尽管在形态学上该城市难以被识别。行政视角对于城市的认识则最为直接——城市之所以是城市,是由政府来定义和划定的。上述四种视角在城市研究中是通用的方法,但是在具体城市中可能呈现不同的特征。以欧盟、上海、孟买为例,不同国家和区域的城市,在形态学上定义城市密度的具体阈值可能并不相同;从集聚视角来说,不同城市的经济中心又呈现完全不同的特征;社群视角又和城市所处的语境密切相关。Derudder教授强调,四种视角是互相关联的,但又不完全相同。这就造成了城市研究的复杂性——不仅有多种视角,每种视角在不同地区又有不同的衡量方法。

       上述城市研究的复杂性,造就了第二个关键问题:不同地区和城市所经历的“城市时代”是相同的吗?是否能将全球作为一个整体来讨论城市化议题?Ben教授引用了不同学者的观点来阐述这一问题。以BrennerSchmid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城市时代”是一种毫无意义的概念。这一观点的提出主要是基于上述说明的“不同地域的城市有着截然不同的特征以及城市化进程”这一事实。以英国伦敦、中国深圳、秘鲁利马三座大都市为例,强调了不论从形态、功能视角来看,城市发展的路径在不同地区和城市都是非常不同的,并不具备可比性。从另一方面来讲,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处于城市化的不同时期,西方国家经历了长时期的城市化,而非洲国家刚刚起步,更多的城市则处于二者之间。不同时期城市的城市化是在不同的语境下发生的,早期西方国家城市化的背景是工业化,但是以上海为例,城市化的驱动力并不能被简单的阐述为生产力的发展,其背后的因素更加多元复杂。这也造成了难以用“世界正在城市化”来概述全球不同城市的问题。但仍有一些学者认为,如果能够使用正确的概念来定义“城市时代”,这一议题就仍旧有意义。这一观点认为,抛开城市之间的差异,每座城市发展背后都有相同的驱动力。以孟买和伦敦为例,尽管二者有着巨大的差异,但是其背后的驱动力都是相似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供需匹配以及创新。Ben教授最后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作为城市学者,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在考虑每座城市的独特性的同时,去寻找城市化中的共同点或者可以比较之处。

       上述讨论引出了本次讲座的最后一个部分,即如何在城市研究中处理这种矛盾——Derudder教授指出这是中国学生尤其会面临的困境,因为一方面学生们希望将中国城市和西方城市的经验进行一种类比,然而另一方面,中国的城市和城市化进程有其独特性,强烈区别于西方。作为一个城市学者,当研究一个特定语境下的城市的时候,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获得一个通用的结论。要做到这点,首先需要打破固有观念和模式,避免把某一特定的概念和语境与某一具体的城市联系,也不要把一座城市囿于某一发展模式下。例如当提到哥本哈根的时候,人们总是将它与自行车、可持续联系起来,而实际上更多的诸如产业、GDP等角度亦可以被用来认识这座城市;而可持续也有更多的范例城市。其次,在认识到城市和城市发展过程独特性的同时,要去追溯其深层次的类比。以迈阿密为例,在美国语境下其独特性是不言而喻的——西班牙语地区、古巴族裔社群。然而将其放在更广阔的语境下,迈阿密和十六世纪的阿姆斯特丹、香港、19世纪末的上海、都柏林都有着共通点。

       讲座的最后进行了提问交流环节。Derudder教授和同学们就“如何获取城市研究的数据”、“全球城市化是否会带来文化的趋同性”、“城市时代和数字时代同时到来,数字视角、孪生城市视角是否会成为城市研究的重要视角之一?”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参会合影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22年“博思论坛”系列活动主办方为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智能规划技术重点实验室“城市关联网络研究”分实验中心、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22级博士生会、院研究生会,将在22年秋季学期持续为大家献上更多精彩的讲座与活动,敬请期待。

讲座回顾:

百度网盘链接:https://pan.baidu.com/s/1I6Mp4gMkuLpBYky13GSX7A 提取码:mmj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