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和同济大学博物馆主办,上海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和上海中国陶瓷艺术家协会协办的“巧手神韵-刘秀兰雕塑艺术作品回顾展”正在同济大学博物馆一楼展厅举办。2020915日下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工会组织学院30余名教职工参加了展览开幕式并观展。学院党委书记彭震伟教授,院长李振宇教授,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颂教授,同济大学博物馆负责人章回波老师等出席了展览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后,刘秀兰教授亲自对作品进行了讲解。

面对此次史无前例的疫情,学校及学院一直以来积极应对。随着疫情初步得到控制,广大师生逐步回到校园,恢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之中。为丰富广大教职工疫情之下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示学院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传递正能量,坚定抗疫决心,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工会组织了这场观展活动。

刘秀兰教授这三十多年在致力于同济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雕塑教学的同时,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为学校的文化艺术创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次展览共陈列了110件陶艺雕塑作品,较以往规模更大。刘秀兰教授表示:“中国陶瓷文化源远流长,陶瓷艺术对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的塑造和传播,曾起到过独特的作用。今天,陶艺要让人们感受到她的创新意识、现代气息,并表达古今结合的充沛活力”。观展期间,刘秀兰教授与众教职工分享了自己创作艺术作品的感受,她的作品从具体的“形”当中剥离出物质浮华下的原本神原,加以萃取、熔炼,结合高超的造型技巧,展现出个人独特的审美风格,婉转流淌出“逸”的韵味和境界。

观展路线从刘秀兰教授的艺术创作总览开始,回顾三十多年来的创作,刘秀兰教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验,她的雕塑创作具有鲜明特点,运用雕塑的造型语言,又结合陶艺的表现技法,泥土在她的手中焕发出新的生命之光。疫情期间,刘秀兰教授依然坚持创作,“抗疫”系列表达了对一线人员的敬重和感激,也表现了中华民族安忍和善却又坚忍不拔的民族特征,真正展现出中华文化的刚柔并济。“宫女系列”大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韵味。“陆羽”这件作品刻画了这位唐代学者、诗人,他手持《茶经》,悠然自得,在与世无争中透露出诙谐的品性,这件作品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暨第五届上海美术大展”展出,并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大师”和“世界世界”是刘秀兰教授近期塑造的陶艺雕塑作品,展示了曲线的韵律感和作品的整体感。

之后,大家一同前往博物馆二楼观赏样式雷建筑图档同济大学特展,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其实并不局限于经史子集和琴棋书画,中国古代建筑也是其重要且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观展活动最后在教职工热烈的讨论下落下帷幕。通过观赏刘秀兰教授的作品展览,让人们能看到温和背后的刚强和坚毅,流露出的是作为艺术家孜孜不倦的追求,焕发的是中国现代陶艺发展过程中对自身民族性坚守的态度。几十年来刘秀兰教授为学校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工作岗位上不断有创作,不断有创新,永远对学术创作保持一如既往的热情与情怀。最后也祝愿刘秀兰教授在陶艺雕塑的创作和教学成果上双双丰收,开创更为深远的艺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