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在国顺路310弄,有一位被大家亲切称为“种花爷爷”的朱老伯。他对花朵的热爱,不仅体现在精心培育每一株植物,更在于乐于与人分享花开的美好。每年夏末秋初,当昙花盛开之际,他总是将花搬出来免费供人观赏,吸引着络绎不绝的参观者。然而,2023年末的一场严寒,摧毁了他20年来精心培育的昙花,仅留下一株幸存。于是,“拥有一个温室,保护好这株独苗,让昙花安全度过寒冷的冬季,能与更多的居民共享这份美好”——这个梦想在种花爷爷心中悄然萌芽。
与此同时,社区内一处堆满杂物的场地在居委会的“清洁家园”行动中被清理干净,亟待焕新。五角场社区规划师李晴老师团队联合四平居委,决定以“五社联动”模式,将朱爷爷的个人梦想升华为社区共同愿景,打造“梦想小院”。值得一提的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国际交流生也参与其中。来自摩洛哥的Chadine、维也纳工业大学双学位项目来自奥地利的Sterna Dominika和Kreiner Jacqueline Marie、瑞典的Pawel Wolczamski、卢森堡的Marcus Andreas和西班牙Jia的等数位外国学生深度参与其中,与中国师生共同完成了这场跨越文化的社区共创。
时间安排:中外学子携手,共绘社区蓝图
2024年7月-9月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五角场街道社区规划师李晴老师带领团队,与中外学生一起深入社区,开展多次社区工作坊,进行需求调研和方案设计,同学们积极参与其中,提出自己的创意,多轮头脑风暴后形成了最终方案。其间,师生们还参与了梦想小院基地的垃圾清运工作,为后续建设打下基础。
2024年9月-10月
同济大学本科课程《住房政策概论》的学生与《城市住房政策》研究生志愿者继续发力,参与暖房搭建,并完成了“一路繁花”创意彩绘的第一次绘制,为社区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
2024年10月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本科2023级城市设计班和2023级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班和部分研究生志愿者的学生开展现场工作坊,进行“一路繁花”创意彩绘的第二次绘制,进一步完善社区空间的美化工作。参与学生们表示,这种社区共建活动充满人情味,远在异国的外国学生表示,能够和居民们一起动手改造公共空间,感受到了真实的“家”的温暖。
2024年11月
“一路繁花”地绘活动进入高潮,外国学生与中国学生一起手执画笔,将中国传统花卉与抽象几何图案结合,打造出一条连接朱爷爷家与小区门口的跃动花径。活动期间,正值冬至日,外国同学和居民进行了友好互动,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跨越国界的邻里温情悄然生根。
此时,梦想小院的建设已接近尾声,种花爷爷的动人故事、社区微更新的优秀成果和青年参与社区共创的卓越实践,吸引了美丽五角场、上海杨浦等多个官方媒体的报道。
2025年1月
梦想小院项目收官之际,种花爷爷的梦想成为现实,社区也焕发出新的活力。2025年初,央视新闻还播放了对阵李晴老师团队的采访,外国学生代表登上央视新闻,分享参与感受。朱爷爷还登上了2025年央视春晚和元宵晚会,分享了与昙花的故事,展现了社区的温情与青年的力量。
具体目标:青年力量与国际视野的双向奔赴
青年力量推动社区更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青年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力量,在社区更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学生们通过参与“梦想小院”项目,不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还在与居民的互动中收获了宝贵的社会经验与人文关怀,展现了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感与创造力。
青年参与社区共创,激发社区活力
青年群体的创造力与责任感是社区更新的重要力量。在“梦想小院”项目中,学生们通过彩绘、花房搭建等实际行动美化了社区环境,还通过工作坊、社区活动等形式,增强了邻里之间的互动与联系,激发了社区的活力与凝聚力。
青年与社区共同成长
青年参与社区更新不仅是单向的贡献,更是双向的成长。通过深入社区,青年学子们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还帮助社区形成了自我更新与发展的能力,推动了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社区凝聚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青年群体的参与为社区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梦想小院”项目,青年学子们不仅关注当下的社区美化,更着眼于未来的社区发展。他们通过参与式规划、社区共建等方式,推动了社区的和谐发展,增强了社区资本和凝聚力,为社区的长期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项目成果:一方小院,一路繁花
如今,国顺路310弄的“梦想小院”已成为了社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一方小院里,昙花在新搭建的暖房中茁壮成长;一路繁花的小径上,彩绘作品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观赏。这里不仅是昙花的庇护所,更成为社区国际化的文化地标。
结语:以青年之名,书写社区未来
“梦想小院”的落地,是中外青年智慧与社区温情的结晶。同济大学始终秉持“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使命,未来将继续推动更多国际化实践项目,让青年力量在社区共建中绽放异彩!
供稿:崔博文
编辑:学院外事办公室
校阅:李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