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浦东开发,规划先行

李佳能谈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周年


5月26日下午,中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工第四、第六支部和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一起邀请了浦东开发区管委会老主任、同济老校友李佳能先生给支部党员作了题名为“开拓创新,勇立潮头——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周年”的视频讲座。

李佳能先生196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是第九届上海市政协常委,第十届上海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主任,浦东新区第一届政协主席。李佳能先生在1977年从石油系统调到上海以后,到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工作。1979年全国城市工作会议召开,号召各大城市要编制总体规划。1980年,李佳能所在的规划团队在展览中心第一次对公众展示总体规划的方案。从那个时期开始,开发浦东的规划以及对浦东自身独特的区位条件的发掘开始逐步呈现雏形。



这次总体规划编制获得了很多方面的关注和支持。民主党派、高校,还有外国专家等,都参与讨论上海城市的发展。1984年,上海市科委提出了“关于浦东新区发展形态”的课题。1987年,老市长汪道涵先生提出并经过市政府批准建立浦东开发联合咨询研究小组,李佳能当时成为了这个“6人小组”中的一份子。除了他以外,还有来自市委研究室、市府研究中心、国际金融研究所、外贸学院和当时土地局的同志。这个研究小组列了十五个课题,从金融、贸易、土地、规划、综合发展等方面开展研究。当时国内外有300多位专家、学者先后参与到这些研究课题里。1988年,上海召开了“浦东开发国际研讨会”,包括市委、市府主要领导,海内外专家在内,近150人听取了研究小组的成果汇报。会后大家一同到陆家嘴现场考察,意见基本是一致的,都赞同陆家嘴是难得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选择地。

19878889这三年的工作很艰苦,但是关于浦东开发的研究、论证、报告工作一直都在进行。当年也没有绘图软件画图纸,没有什么计算机,所以各种研究报告都是由研究人员手写的,并且图纸也都是研究人员手画的。经过10多年的时间,关于浦东开发开放的这个事情终于在各方力量之间渐渐达成一致,最终定了下来。

李佳能先生是1990429日接到通知,被组织安排到浦东开发的一线,筹建浦东开发办公室,5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和上海市浦东开发规划研究设计院正式挂牌了。



1990年起,通过各种宣传,浦东的各种招商引资项目来得不少。从当时的招商情况来看,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对祖国非常热爱,对浦东开发很关心,而且积极参与。浦东新区的招商引资以规划为依据。规划部门陆续为重点开发区编制详规。开发商、投资者只带项目进来还不够,还要看项目的质量,觉得浦东的开发必须“惜土如金”。

第一个十年除了招商引资,还编制各系统规划。比如1980年代浦东地区是没有地铁规划的。当时浦西的地铁1号线到人民广场就折向共和新路;2号线从虹桥机场到了外滩就朝北转向隆昌路了。后来通过很多努力,终于把2号线引到了浦东,并规划修建了世纪大道(曾叫轴线大道、中央大道)。

第一个十年为浦东全面开发打下了基础,揭示了第二个和第三个辉煌十年的到来。

在第二个十年,浦东新区规划委员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新区区委区政府对规划工作非常重视,从起步开发、到重点开发、到全面开发,城乡一体、开发区协同带动城乡、共同发展,规划都在里面起一个引领作用。第二个十年承前启后,浦东新区慢慢发展起来了。2009年,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浦东新区和南汇两区合并之后,浦东开发进入了继往开来的第三个十年。

最后,李佳能先生总结了浦东开发开放带来的变化:

第一,是思想精神上的变化。邓小平同志曾经强调过:“要坚持浦东开发不动摇,一直到建成。”来访上海时,他在新锦江大酒店的旋转餐厅透过玻璃窗眺望了浦东新区。1993年,他站在南浦大桥上说道:“喜看今日路,胜读10年书。”邓小平老人家的讲话一直激励着规划研究人员,在思想精神和认识行动上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第二,是人口、人才的变化。开发之前,浦东新区设计的“三区二县”区域内的人口才60万,十分缺乏顶尖人才。开发开放以后,浦东积极引进人才。过去在浦东是要讲本地话,现在基本都讲普通话了,浦东和浦西是同一个城市,浦东人就是上海人。这是体现在“人”上的变化。

第三,是城市的变化。黄浦江两岸,从空中到地面再到地下,城市风貌的变化非常明显,逐渐向国际大都市发展。

第四,是经济的变化,每一年的经济数据就能说明变化。1990年浦东新区的GDP只有60亿元,现在已超一万亿元。

第五,是文化和公共服务的变化。过去浦东没有什么好的学校、医院。现在大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一样都不少,各种等级的医院俱全。还有图书馆、艺术中心等等,都丰富起来。

第六,是新技术。科技、医药、微电子等等产业的发展。


李佳能先生认为:浦东的改变,也就是上海的改变,而上海的改变又能促进长三角的发展,长三角的发展带动长江流域和整个国家的飞速进步。

浦东的改变,我们从规划角度来看,其实就是规划的落地。以前讲“规划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但浦东的规划不是这样的。我们的规划不是随便画画,我们图上的每一种颜色都有它的含义,规划图有价值,是能落地的。我们当时有一些规划做得很超前,看起来很大胆,但最终都顺利落地了。规划的技术也一直在进步,出现了很多新的规划理念。


最后,李佳能先生提出他对城市规划学科的一些思考。

首先,规划建设学科有自己的学科精神,同时它也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和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都相关联。总书记要求我们通过整体规划改善上海空间质量,这其中规划学科的融合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第二,就是城市规划学科为谁服务?做规划要能真正起到领导决策的参谋作用。作为一个规划工作者,要敢讲。要把利弊都讲得清清楚楚。“敢”是规划人员的素质要求,是初心。除了敢,还要能创新、懂合作,能够吸收经验、吸取教训。归根结底,要真正起到决策参谋作用,为这个城市的发展服务。

第三,城市的规划要强调系统性、大局性、超前性。我们现在很强调一张图跑到底,这种规划思路本身是对的,但是作为我们规划人员,也要认识到,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要不断学习,要与时俱进。



讲座结束后,支部同志们和李佳能先生进行了互动,纷纷表示收获良多。最后在热烈掌声中,李佳能老前辈的讲座获得了圆满结束。



供稿:邵甬,江嘉玮     

编辑: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