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CAUP云端优课堂这样上」的第二期展示了城市规划系 可持续智能城镇化、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交通规划前沿动态的优秀课程案例。今天是本栏目的第三期,让我们将目光转向景观系,一睹景观系优秀课程案例的风采吧!


——景观系——


「风景区规划原理」

课程名称:风景区规划原理

课程类型:本科

主讲教师:韩锋

课程简介

《风景区规划原理》从同济大学精品课程、双语课程到2016年上海市重点课程,2017年上海市精品课程,长期以来一直是风景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2020年春季,由于疫情原因,从线上线下课程更改为ZOOM与CANVAS相结合的线上课程,这是一个新的学习和教学平台,课程不断进行探索,利用好这两个强大的平台工具,改革教学。

线上教学的特色

1.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发扬本课程深受学生欢迎的启发性、批判性教学传统,课堂讲基础、讲重点、讲疑点,课后要求学生查文献,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度自学、深度思考并反馈。

2. 充分利用CANVAS强大的功能,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网络课程的知识结构。

1)利用CANVAS主页布置课程模块,使学生清楚学习内容,了解学习步骤。

2)利用CANVAS强大的作业系统,布置学习文献软件,鼓励学生学会自学相关专题,进行科学思考。利用作业和讨论区,布置思考讨论话题,在讨论区进行深度讨论互动。并记录学生思考及互动质量,作为平时成绩考查的重要部分。

3)由于本课程以往有完整的档案积累,在文件区上传国内外大量课外资源以及以往优秀学生作业及作为学习资源。


「园林植物景观学原理与方法」

课程名称:园林植物景观学原理与方法

课程类型:本科

主讲教师:张德顺

课程简介

《园林植物景观学原理与方法》课程主要讲述园林植物的相关概念以及造景手法、相关案例,是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土木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公共选修课。课程教学采用理论教授、论文写作、实地调查、案例剖析、园林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学生在得到先进理论熏陶的同时,解决园林植物实际运用的能力。课件的主要内容在学堂在线平台共享,为了强化双语教学的推进,美国、德国、加拿大的同行专家不定期的受邀来华授课。

线上教学的特色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是传承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艺术,融合先进的国际景观发展理念,吸收近几年最新的科技研究成果,共享国内几所名校的教研特长。主要特点是立足课堂、教研结合、面向社会,面向实践。根据本课程教学经验编制的教材被清华大学、苏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众多高校选用,收到了良好的专业反响。迄今为止,本课程无论是在教改研究和现代教学技术开发和运用方面,还是在教学设施建设和人才素质培养方面,都走在了国内兄弟院校的前列。


「景观详细规划」

课程名称:景观详细规划

课程类型:本科

主讲教师:王敏、李瑞冬、陈筝、杨晨、许晓青

课程简介

作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系列课程,《景观详细规划》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分为3个阶段:①基地现状调研与分析,②总体策划与景观引导规划,③分区景观详细规划。本学期教学基地选取上海市杨浦滨江中段,规划总面积约3.74平方公里。针对本课程线上教学可能遇到的突出问题,诸如网络教学平台不熟悉、“隔空”教学互动不及时、基地现场调研有困难等,课程教学团队教师积极应对,集思广益,全力保障线上教学顺利高效,教学成果高质量。

线上教学的特色

1)做好线上教学充分准备。 教学团队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线上教学培训,提前一个月线上讨论调整本学期课程教学任务书,提前三周预约学校ZOOM会议室进行教学团队内部线上教学模拟,交流并掌握相关教学平台教学条件。联系班主任,认真排摸学生在家进行线上学习的实际困难,提前通知和辅导学生调试设备、软件。正式开学前一周进行课程试讲,在ZOOM平台上全面演练本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多样化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包括专题讲座、分组讨论、方案点评修改、成果汇报交流等。

2)建构多方位学习路径。针对现阶段无法进行基地现场调研的突出问题,①教师加强基地现状的实景展示与仔细讲解;②课程讲座特别增加“线上调研方法与途径”内容板块;③分组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挖掘基地时空数据,进行在线问卷调查,获取案例学习资料等;④协调、联系业界专家学者开设课程在线讲座。

3)搭建通畅的教学互动平台。良好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是设计课教学组织的关键。本课程在ZOOM平台基础上辅以课程微信群、钉钉工作组、钉盘云盘等,顺利实现课堂在线评改图、课后及时辅导答疑、学习过程数据共享等。


「景观规划设计课(二)」

课程名称:景观规划设计课(二)

课程类型:硕士

主讲教师:戴代新、董楠楠、张斗

线上教学的特色

景观规划设计课(二)是景观学系研究生设计课程,2019-2020第二学期因为新冠病毒疫情原因采用在线教学,积极采用以下措施扬长避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利用在线教学不受地点限制的长处,邀请了校外指导老师(SASAKI上海办公室负责人)参与教学,从设计思维、实践经验、工作方法等方面,通过在线讲座、问答、辅导的方式给与指导;

2)利用在线教学便于合作交流的长处,和西交利物浦大学、浙江大学一起进行联合教学,采用网上讲座、工作坊和网盘资料共享等方式,拓展不同大学师生的交流以及资料共享方式;

3)针对在线教学现阶段不能现场调研的关键问题,指导老师积极通过多方资源获取基地资料,专门讲授大数据获取和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如果通过利用网络开放数据进行基地现状分析;

4)针对在线教学的特点,教学中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措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如:规定每节课教学成果格式、建立教学过程成果存档制度、固定时间在线教学与灵活时间在线讲座结合、持续分享网络教学资源、多平台与软件工具整合教学等等。


「历史城镇旅游规划理论与实践」

课程名称:历史城镇旅游规划理论与实践

课程类型:硕士

主讲教师:张琳

课程简介

课程围绕以历史城镇为代表的文化遗产旅游,对其概念、类型、空间规划、解说与游客管理、历史性城镇景观方法等基本理论与方法进行深入的讲解,重点探讨历史城镇旅游规划创新思想的辩证思维及历史城镇旅游规划方法系统,并针对世界遗产与可持续旅游、遗产旅游的真实性、HUL方法等国际相关领域的热点和前沿问题进行了探讨。

线上教学的特色

课程针对线上授课的特点,强调理论体系讲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注意引入讨论环节,引导同学对问题进行辩证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提高研究生同学的思辨能力。同时,课程理论与案例实践分析相结合,通过对历史城镇旅游建设发展实际案例的解析,具体探讨其在现实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并鼓励同学综合运用问卷、手机APP、大数据文本分析等多种调研方法对古镇旅游发展的特征及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高研究生同学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本期课程介绍就到此结束。




供稿:景观学系 教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