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参会嘉宾合影


2019年11月23—24日,第三届国际“数字化文化遗产:未来视界”系列会议“未来视界·景观视角”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成功举办。会议经教育部批准,由同济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文化景观科学委员会(ICOMOS-IFLA ISCCL)共同主办,是ICOMOS-IFLA ISCCL数字化文化景观工作小组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文化景观专业委员会的重要年度活动。本次会议受到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WHITRAP Shanghai)、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中国园林》杂志、《Built Heritage》杂志、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阐释与展示科学委员会(ICOMOS ICIP)等机构的大力支持。此次会议包含4场主旨报告、6场分论坛、1次圆桌论坛和1次主题展览,会议围绕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记录、管理、监测、阐释、修复等6个议题开展研讨,共有45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发表演讲,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名嘉宾学者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聚焦数字化技术与文化景观两大主题的交叉,重点关注人与环境之间的深刻互动和跨时空、跨文化的交流。探寻景观视角下的数字化技术对遗产档案的精确记录、遗产数字化交互、传播与公众参与的多重途径,思考数字化时代下人与自然交互的终极关系。


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教授、建筑城规学院院长李振宇教授代表主办单位致辞。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高级讲师凯利·格林诺普(Kelly Greenop)代表合作主办方致辞。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贾建中秘书长、WHITRAP(上海)副主任西蒙尼·里卡(Simone Ricca)博士、HIST副主任陈富龙教授、ICOMOS-IFLA ISCCL主席帕特里夏·奥唐纳(Patricia O’Donnell)女士与会祝贺并致辞。


中国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李德仁教授,西澳大利亚大学蒂姆·温特(Tim Winter)教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马里奥·桑塔纳(Mario Santana),英国珀塞尔建筑、规划、遗产咨询公司合伙人汤姆·布里格登(Tom Brigden)博士应邀作大会主旨报告。大会其他特邀嘉宾有武汉大学遥感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朱宜萱、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特聘教授张薇、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张青萍教授、天津大学“文化和旅游部建筑文化遗产传承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哲、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景观系教授埃卡特·兰格(Eckart Lange)、国际文化遗产记录科学委员会CIPA国际执委贺艳、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景观建筑系教授吉妮·李(Gini Lee)、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建筑系副教授利·沙特(Leigh Shutter)、美国佐治亚大学环境与设计学院文化景观实验室主任卡里·歌德休斯(Cari Goetcheus)、扬州市何园管理处党支部书记徐亮、上海博物馆信息中心副主任龚玉武副研究馆员等。


本次会议为景观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理论和技术平台探索,推动我国遗产保护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出了成功的努力,国际前沿视野下的高质量国际会议水平获得与会者的高度赞赏。





开幕式


△会议现场


23日上午举行了开幕仪式,由ICOMOS-IFLA ISCCL副主席、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主任韩锋教授主持

ICOMOS-IFLA ISCCL副主席、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主任韩锋教授

合作主办方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高级讲师凯利·格林诺普

凯利·格林诺普高级讲师介绍了数字化系列国际会议的发展历程,强调此次会议以景观的视角看待数字技术在遗产领域的应用潜能及可能产生的问题,号召大家运用数字技术了解景观文化遗产,鼓励更多的批判性思考。

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教授

伍江教授介绍了同济大学对数字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指出数字技术的应用正在影响遗产保护的各个领域,影响人们对遗产和世界的认知。祝贺会议在中国首次召开,希望中国能在数字化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加强与国际的合作与交流。

WHITRAP(上海)副主任西蒙尼·里卡博士

里卡博士指出,网络技术在遗产保护上的更多应用,有望更好地解决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保护和阐释割裂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遗产保护的定义已经扩展到景观和社区福祉的层面。数字化技术的逐渐成熟,为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富龙介绍了联合国教科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的基本情况。

HIST副主任陈富龙教授

陈富龙教授认为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唤起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在遗产保护领域更加需要各学科交叉,相互合作,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希望此次研讨会能为各学科之间的合作建立桥梁。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贾建中秘书长

贾建中秘书长阐述了当今中国风景园林的发展方向,并表示此次会议的主题是中国风景园林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促进文化景观保护与数字化的结合,为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研究和实践带来创新性的成果。

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振宇教授

李振宇教授指出,数字与遗产的结合是学院两大重点方向的交叉。有六个角度值得大家讨论:信息与引导、保护还原与再现、互动与愉悦、数据与管理、伦理与风险适宜与美学。希望通过数字化研究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

ICOMOS-IFLA ISCCL帕特里夏·奥唐纳主席

最后,奥唐纳主席代表合作主办方致辞并宣布大会开幕。她介绍了ICOMOS-IFLA ISCCL的基本情况。她指出景观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数字景观遗产保护是委员会的重点前沿领域。借助数字技术进行数字化保护,有助于准确、全面的景观档案的建立和价值解说。本次会议是数字化文化遗产系列会议的第三届,也是以景观角度进行的第一届会议,对景观遗产数字化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主旨报告


合作主办方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克里斯·兰多夫(Chris Landorf)副教授

主旨报告1:中国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李德仁教授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方法及应用:从莫高窟到志莲净苑》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Digital Preserving for Cultural Heritage——From Mogao Grottoes to Chi Lin Nunnery》)

李德仁院士主要通过敦煌莫高窟、香港志莲净苑长城三个案例阐释了新技术在数字化考古、遗产自动化监测、数字化工程监理和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应用和价值。

李院士团队运用地面近景摄影测量、立体相机、机载激光雷达等前沿测绘技术采集敦煌莫高窟世界遗产多尺度遗产空间信息,获取莫高窟数字化遗产档案,并集成地理信息系统、人工智能、几何及纹理重建、机器学习等技术对莫高窟进行空间分析、形变监测、色彩还原、壁画断代等重大课题研究,展示了我国数字化考古的最前沿成果。

在香港志莲净苑案例中,李院士介绍了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提取建筑及其构件的空间信息,并利用数字化建模和BIM技术对传统木构建筑的建造和拼装过程进行虚拟模拟,有效避免了实际建造中的问题,创新性实现了遗产工程监理过程的数字化。同时,团队借助三维模拟技术和空间信息技术,探索并逐步实现了园林空间的数字化三维信息系统管理,在古建筑园林遗产数字化保护领域具有开创性的价值。

李院士介绍了长城世界遗产数字化保护案例,通过数字化建模技术对长城遗产进行高精度实景三维模拟,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遗产本体要素损坏和形变的自动化识别,创新性实现了古代工程遗产的科学化、定量化监测和保护。

最后,李院士介绍了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化摄影测量技术在文化遗产记录和建模方面的应用,新技术的发展为公众采集和分享文化遗产信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李院士指出人工智能将是未来文化遗产现代化保护的重要方向,并鼓励在座的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努力探索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未来。

主旨报告2:西澳大利亚大学蒂姆·温特教授

《数字化丝绸之路:跨越边界的遗产》

(《The Digital Silk Roads:Heritage Across Borders》)

蒂姆•温特教授的报告围绕跨国文化遗产与数字化保护,探讨数字文明时代新型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展开。温特教授指出,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对于文化的主张和权益至关重要,通过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建立了数字互联时代民主平等的文化展示平台。

报告探讨了开发数字丝绸之路遗产项目的可能性,并将其与地区发展和外交问题相联系报告概述了从19世纪到20世纪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历程,摄影技术的出现以及测绘与考古学跨学科的融合,对遗产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个时期的亚洲与世界遗产、考古方面有着重要联系,体现出两个非常重要的转变,一是亚洲的遗产外交兴起,二是跨境遗产和文化线路在亚洲新兴。

21世纪的“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构想,正在改变我们对于历史和文化的想法,为遗产保护提供了新思路。“一带一路”不仅仅汇聚了全世界40%的文化遗产,也使得丝绸之路上的各个国家有了更广泛的连接与交流,这为开发数字“一带一路”遗产发展项目奠定了基础。中国在“一带一路”数字遗产建设中起到了引领作用,丝绸之路的发展见证了中西文化尤其是跨领域、跨国界的交流,这些交流与合作对遗产保护有着重要意义。丝绸之路的发展为遗产、建筑等方面带来许多机遇,同时也带来许多风险,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同时希望中国能够运用数字技术对这些文化遗产上留下的东西进行更好的记录,并建立数字化丝绸之路。21世纪不仅记录遗产信息,且对遗产的保护和监测有更重要的意义,未来结合人工智能,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主持人:同济大学杨晨助理教授


主旨报告3:珀塞尔建筑、规划、遗产咨询公司合伙人汤姆·布里格登博士

《遗产保护与建造中的数字化工具》

(《Digital Tools for Heritage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报告着眼于数字化工具在遗产管理和建筑修复项目中的应用通过威斯敏斯特宫(Palace of Westminster)、赫尔海事博物馆(Hull Maritime Museum)和格利特维肯捕鲸站(Grytviken Whaling Station)三个案例,揭示了数字技术在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中的重要意义

布里格登博士在建筑遗产保护方面有许多实践经验,他指出目前有大量可选择的数字化工具,为历史建筑的维修和保护带来了很多机遇。珀塞尔公司团队对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进行了全要素建模,用于数字化档案记录和修复。运用数字技术,可以更精准地修复建筑细部,使得遗产修复在关注建筑外观变化的同时,能够兼顾对周围环境和大众造成的影响。

赫尔海事博物馆3D建模案例的案例展现了数字技术是如何在修复过程中实现全过程控制的。数字技术使得模型中可以标注出所有需要修复的部件,并了解部件的细部特征,软件可以实时监控各个部件的状态,以掌握每个部件在维修过程中的变化。

在格利特维肯捕鲸站的案例中,珀塞尔公司团队通过点云数据模型的动态展示,介绍了数据分析的具体方法。他期望新技术能够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开展景观尺度下的遗产保护和修复工作,研究人员也可以借助数据开展更进一步的创新研究。

主旨报告4:ICOMOS副主席马里奥·桑塔纳

《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工作流程及其面临的伦理与技术挑战》

(《Harnessing Digital Workflows for the Understanding,promotion and Participation in the conservation of Hertage Sitesby Meeting both Ethical and Technical Challges》)

马里奥·桑塔纳副主席讲述了基于ICOMOS以价值为基础的遗产档案记录方法他梳理了在遗产保护中数字化工具的使用情况,分享了数字化遗产修复的经验。他指出遗产地面临着很多方面的威胁,致使许多世界重要遗产地和遗址缺乏充分妥善的维护和修复。遗产地数字化记录工作的迅速发展,通过引入复杂的信息系统,可以保护、解释和展示全球遗产的数字信息,这为遗产记录专家和遗产保护组织提供了大量的机遇。他从五个角度解读了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工作的流程及其面临的伦理与技术挑战:

1)遗产所面临的环境变化、自然灾害等威胁为数字化记录和档案提出了更加急迫的要求;

2)遗址普遍缺乏妥善的维护,公众保护意识不足使得数字化技术有极大的应用空间;

3)运用人工智能可以进行更加有效的遗产记录并在保护过程中起到审核和监视的作用;

4)数字化只是一种工具,遗产保护数字化技术需要讨论可靠性、伦理道德等方面的问题;

5)数字化遗产保护有其特殊的工作流程,需要大家共同探讨更加具体的原则和标准。



分论坛



分论坛1  数字化文化遗产记录与分析



主持人: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张青萍教授(熊肸摄)


从左到右依次为帕特里夏·奥唐纳主席(董海娜摄)、李哲副教授、卡里·歌德休斯副教授


从左到右依次为杨晨助理教授、谢麟冬主任(董海娜摄)、董芊里


ICOMOS-IFLA ISCCL帕特里夏·奥唐纳主席的报告题目为《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历史景观调查实例》(《Historic American Landscape Survey Examples from the US National Park Service》)她首先说明了传统保护是通过测绘图、历史记载以及摄影等文档记载的方式实现的,接着阐述了什么是HALS,并说明了HALS的目的:包括地点档案和学术的及时记录、作为现有档案保存的基础、管理维护遗产、记录遗产的状态、转译文化景观、提高保护意识、减轻环境影响等。


天津大学“文化和旅游部建筑文化遗产传承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哲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再现长城的景观资源特质与潜力——明长城全线数据支撑国家公园建设》以在建的世界首个明长城全线无盲区图像与三维数据库为基础,结合15年长城调研工作,对已在2000千米长城沿线获得的40余万张连续高清图像进行归类分析。着重以暗门为例,阐述该技术能够超越传统方法,对原来的不可见实现可见,对长城文化遗产实现更全面的动态保护。李哲副教授希望以长城为例,创建超尺度遗产景观内涵的数字化展示新途径,化解长期以来超大尺度线路遗产文化景观的公众传播难题。


美国佐治亚大学环境与设计学院文化景观实验室主任卡里·歌德休斯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面向文化景观档案和可视化的数据采集技术比较研究》(《Comparisonof 3D Technologies for Cultural Landscape Documentation and Visualization》)报告主要聚焦以下三方面:1)识别和测试用于文化景观特征记录的软件和硬件;2)围绕两个不同地理特征的环境开展实验,实验对数据成果的精度、细节程度和可用性做出评价;3)通过对比较高成本数据获取和处理技术与中、低成本数据获取技术两者的优缺点,从而选择适合的工具。


同济大学杨晨助理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数字化遗产记录:文化景观保护的新视野》报告主要阐述通过使用数字摄影测量、地理信息系统、激光雷达和无人机倾斜摄影,探索调查和可视化不同类别的文化景观遗产的新途径,其范围覆盖传统园林遗产、乡村景观和风景名胜区遗产。他认为,在数字技术的发展进程中,利用全球化的工具解决地方的问题,技术只是手段不是终点,解决问题需要技术的整合。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谢麟冬主任的报告题目为《数字化视野下的皇家园林》他介绍了在2008—2014年承担的“故宫乾隆花园园林勘测、图库建设及数字化模拟仿真研究”项目。从开始之初没有三维技术,到陆续尝试三维激光扫描、摄影测量、全景影像、倾斜摄影等三维数字化技术,再到这些技术的逐步应用和推广,在五年的时间内见证了风景园林行业和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技术应用发展。谢麟冬表示应以景观的视角、数字化技术和遗产保护理念来对待文化景观,改变无依据修复的现状。


南京林业大学董芊里的报告题目为《基于数字化测绘的江南私家园林假山的保护与活化》他指出现阶段对于园林中的叠石记录大多以照片、图画为主,无法精确地表现叠石中具体细节以及其与周围景观的关系。他以瞻园和环秀山庄为例,介绍了基于三维激光扫描(TLS)和摄影测量(TDP)方法,通过点云建模,对江南私家园林中的假山进行单独测绘建模,并建立假山数据库,使原本作为固态遗址遗产的假山走出古典园林,进入大众的视野。


△分论坛1现场



分论坛2  数字化文化遗产监测与管理



主持人HIST副主任陈富龙教授(熊肸摄)


从左到右依次为李渊教授、项波博士、杰伊·斯托克(Jay Stocker)


从左到右依为凯莉·格林诺普博士、克里斯·兰多夫副教授(董海娜摄)、施佳颖(熊肸摄)


HIST副主任陈富龙教授的报告题目为《雷达干涉视角下的文化遗产异常形变监测与可持续化保护》他指出雷达干涉“天眼”技术提取环境及遗存双尺度形变指标,运用集成SAR层析成像(TomoSAR)和永久散射体时序雷达干涉技术(PSInSAR),已成为当前文化遗产风险制图的重要技术手段。介绍了如何利用拓展型差分SAR层析成像(D-TomoSAR)方法进行场地监测,并讲解了运用的思路。以我国南京明城墙和柬埔寨吴哥遗产地为例,揭示了D-TomoSAR技术在文化遗产形变风险监测与结构预防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技术推广潜力。


厦门大学李渊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基于有序Probit模型的遗产地居民步行环境满意度研究——以鼓浪屿为例》该报告主要关注遗产地空间内的居民,利用OPM技术调查遗产地满意度。本次报告以鼓浪屿为例,介绍了整个居民步行环境满意度调查的背景、研究过程和结论。研究将文化、景观与空间联系起来,从居民感知出发进行空间分析,以期为居民提供理想生活环境,也为遗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提供依据。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项波博士的报告题目为《时空数据融合的自然遗产地监测与保护管理平台设计方案》介绍了目前的自然遗产保护的背景和研究目标,重点介绍了利用空间技术管理自然遗产和遗产地的动态监测的方法体系。分析总结了国家、省、遗产地的三级管理机构对遗产动态监测、保护管理、教育展示等方面的需求。通过五个实际数据分析案例,展示当前数据接收和处理模式,表明不同的地区需要根据实际使用不同的监测研究方法。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杰伊·斯托克(Jay Stocker)的报告题目为《珀古路监狱的数字化保护:以建立记录和解释文化景观的框架》(《Towardsa framework for recording and interpreting cultural landscapes》)建筑遗产保护已经越来越依赖数字技术记录和文化景观的可视化,但目前的实践仍旧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法指导。本报告以珀古路监狱的实际数字化保护所做的具体工作为例,展示了此场地的历史背景和现状,利用数字化手段捕捉该遗产空间的价值,并用动画展示了3D扫描技术对遗产的保护成果。他的研究方式对思考如何利用数字模型来辅助决策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意义。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凯莉·格林诺普博士与克里斯·兰多夫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数字文化遗产的未来: 学术与实践中的进步、机遇与挑战》(《Digital Cultural Heritage Futures: Progress,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Academiaand Practice》)凯莉·格林诺普博士总结自己团队在过去七年所做的工作和对遗产地点的数字化记录、分析、诠释及存档的情况。选取了几个遗产场所的数字化及诠释作为案例,解读这一时期科技的发展,以及这些发展对遗产实践、研究及这些技术和方法的教学所带来的挑战。阐明数字化技术对文化遗产提供的机遇,以及数字文化遗产未来的可能性。


日本千叶大学施佳颖的报告题目为《视角系数能否预测景观认知:以东京文化遗产庭园为例》她介绍了所在团队的研究内容,包括在东京都内六个文化遗产庭院进行的游客认知调查,并利用球面相机全景图方位角投影得到的鱼眼图,计算观测点各景观要素的视角系数。她认为,该调查将景观认知的研究拓展到城市形态领域,为文化遗产景观的评价提供了潜在的环境指标,未来的研究将会通过众包技术和机器学习进一步探讨环境形态与更普遍的受访者认知的关系。


△分论坛2现场



分论坛3  非物质遗产的数字化保护



主持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贾建中秘书长


从左到右依为仵娅婷、池梦洁讲师、刘斌研究员


从左到右依次为赵潇欣(董海娜摄)、李纯、巫木旺


哈尔滨工业大学仵娅婷的报告题目为《使鹿鄂温克传统聚落“游-居”空间信息元提取与架构》她通过数字化的方式,以渔猎民族使鹿鄂温克聚落独特的文化基因为研究对象,把组成聚落系统中的自然信息、社会信息和文化信息进行分层的信息源提取与架构来分析传统聚落的空间,为濒危的民族文化遗产注入新的活态。


西藏民族大学池梦洁讲师的报告题目为《过去到未来——数字化对文化景观中个人情感与集体记忆的传承》报告以文化景观遗产传承的二元性为原则,提出数字化技术应该有效促进人类对于自身文化的记忆和认同、推动文化传播与传承、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举例论述数字化技术对于情感和记忆的不同实现程度,为文化景观遗产与数字化结合领域的未来发展指出一个方向。


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刘斌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明南京城“象天设都”文化景观及其保护实践》刘斌研究员通过实践探索,借鉴历史城市景观方法,分析明南京城“象天设都”的文化景观:南京城墙是与天地、山水相结合的古代城市设计典范,与城市环境关系紧密,自六朝建康都城到明都南京,皆以模拟天象布局对应都城营建。明初南京都城仿效宇宙天象投射,城墙整体呈“南斗与北斗”聚合形布局,成为典型的依附地形地貌的文化景观。从而实现对南京城墙文化景观的整体保护。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赵潇欣的报告题目为《数字化场所:通过数字技术揭示中国和印度定居点的物质、社会和文化意义》(《Digital Places: Revealing the phys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settlementsin China and India with digital technologies》)他探讨了如何使用数字技术考察城市和乡村文化遗产,推动其发展和再生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通过举例证明数字技术通过连接自然、社会和文化景观,为在建筑环境之外保存和展示我们的文化遗产提供了机会。


华中科技大学张昪(李纯代作报告)的报告题目为《康有为海外游记中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研究》报告以康有为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为例,对古旧都市的整治与保护、古建筑的革新与保存、园林的开放与管理等提出的建议,探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在近代从无到有的变革初期之思想萌芽与内涵雏形,以期为现今的文化遗产讨论提供历史参照。


浙江理工大学巫木旺的报告题目为《以张家渡村为例,讲解浙江的传统生态卵石铺装》他以张家渡村为例,从方法论的层面出发,采用测量与实地考察方法总结出传统生态卵石铺装的特点、营造技法。在此基础上,从“数字化”的角度提出“结构图纸化、流程可视化与设计模板化”三个传承、弘扬与发展传统卵石生态铺装技法的建议。


△分论坛3现场



分论坛4  新技术支持下的遗产评价与修复



主持人:东南大学成玉宁教授(熊肸摄)


从左到右依次为黄竞雄、都胜君、庞磊博士


从左到右依次为本尼达塔·卡格洛蒂(Benedetta Caglioti)(熊肸摄)、大卫·巴切洛(David Batchelor)、顾卓行、朱怡晨


厦门大学黄竞雄的报告题目为《绿视衰减曲线:文化遗产街区步行环境绿视率测度与评价》文化遗产街区是社会与自然环境持续演化的产物,也是城市既有公共空间的核心。在文化遗产街区更新改造中,步行环境与体验的量化分析方法备受关注。报告以厦门市中山路同文顶片区为例,通过实地采集视野图像中的绿视率参数,绘制不同绿化组合形式构成的“绿视率衰减曲线”,将绿视率平面化,为绿视率的定量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参考。


Revit-Autodesk(上海)都胜君的报告题目为《贫民窟的重生之路——以哥伦比亚麦德林危房改造项目为例浅谈数字化文化遗产的机遇与挑战》报告以2018年参与的危房改造项目为例,深入城市四周依山势堆叠的贫民住区进行居民探访和房屋测绘。介绍了基于LUMA(Looking, Understanding,and Making)的工作坊计划。在技术上,通过Point Cloud、Magic Plan、Dynamo、Revit等一系列软硬件的创新互联应用,提供了一整套BIM技术解决方案,极大提高了测绘与3D模型转换的效率,解决了海量数据的收集整理问题。


同济大学庞磊博士的报告题目为《数码孪生(Digital Twin)技术在风貌特色建筑保护中的应用初探——以上海同济新村为例》本报告主要关注数码孪生技术如何影响社区规划中的风貌特色建筑防灾。以同济新区70年来的的变化为例,采用基于网络分析、日照分析、通风分析、风环境模拟等,建构一个基于风貌特色建筑的NBDT(Network based Digital Twin),展示了新技术在城市中的应用。


费拉拉大学本尼达塔·卡格洛蒂(Benedetta Caglioti)的报告题目为《遗产修复与历史建筑信息模型:费拉拉朱莉奥·埃斯特宫遗址修复项目研究》(《Restauration and HBIM: a specific case in the restoration of the Monument of Ercole I D’Estein Ferrara》)介绍了费拉拉公爵马术雕像的修复,该雕像放置在带有基座和横梁系统的两个整体柱上,由于连接石质构件的金属连接器氧化破损,各个要素都需要进行修复。报告详细介绍了建立雕像遗产要素参数化三维建筑信息模型,使用数字化修复和管理的过程和方法。


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大卫·巴切洛(David Batchelor)的报告题目为《智慧遗产:遗产与智慧城市的融合》(《Smart Heritage: the Convergence of Heritage and the Smart City》)报告介绍了当今智慧城市的定义及该定义的发展历史及背景,并分析其概念,讨论其在遗产和不断发展的智慧城市话语中的应用,展示了智慧城市和智慧遗产结合的研究框架,对该术语进行全面定义。


同济大学顾卓行的报告题目为《基于集群多代理系统的历史保护建筑群公共空间结构更新研究--以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复兴路片区为例》报告以自主共识性算法为基础,对上海市衡复风貌区典型地块历史建筑与区域空间之间的物质与能量互动关系作了独特探索。在原有城市肌理下,建立以自主共识性算法为行为表现的数字化集群空间代理系统。最终尝试由场地信息梳理、数字化集群多代理模拟系统构建、集群系统与历史保护建筑环境相互动三部分构成的至下而上研究过程。


同济大学朱怡晨的报告题目为《历时与体验:数字交互技术在工业遗产景观的设计方法初探》本报告提出工业遗产作为城市景观的呈现应体现“历时性”特征,并举例说明数字交互技术在引导、再现、体验三个方面理念与策略层面的分析。并对三个工业遗产案例中,数字交互技术介入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方法进行研究与梳理,分析数字交互技术对景观体验的影响。


△分论坛4现场



分论坛5  文化遗产解说与知识传播



主持人:国际文化遗产记录科学委员会CIPA国际执委、

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贺艳院长


从左到右依次为林轶南博士(熊肸摄)、任伟博士(董海娜摄)、朱莉·尼科尔斯Julie Nichols)博士、达伦·方(Darren Fong)(熊肸摄)


从左到右依次为夏特·李(Leigh Shutter)副教授、吴志群高级工程师、张懿文、胡紫腾


华东理工大学林轶南博士的报告题目为《数字化时代的公众参与遗产保护——基于福州复园路的观察》该报告以福州复园路为例,介绍了在遗产保护体系内公众参与遗产保护的各类途径,包括移动互联网及其衍生的新媒体和数字化技术等。随着这些途径的民用化,公众表达意见的平台和方式逐渐多元化,满足了他们对于遗产保护日益增强的参与意愿。但其中,自媒体的快速传播效应对遗产保护带来的正/反面效应尤其值得研究。


同济大学任伟博士的报告题目为《欧盟地平线2020框架下新兴技术在文化遗产活化领域的应用》报告介绍了在欧盟地平线2020框架(EU Horizon 2020 Framework)下的文化遗产活化利用领域的新兴技术,包括三维可视化、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等。并通过对这些技术的系统分析,引发了对中国的三点启示:第一,相关政府部门应发挥政策宏观导向作用和加强新兴科技支撑;第二,建立新兴科技支撑的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人才机制;第三,鼓励当地利益相关者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


南澳大利亚大学朱莉·尼科尔斯(Julie Nichols)博士与达伦·方(Darren Fong)的报告题目为《重新思考助记符策略:针对亚齐的灾后景观》(《Rethinking mnemonic strategies: for Aceh's Post-destruction Landscapes》)报告以亚齐海啸后的Pantai Lumpuuk为例,将对遗产的理解扩展到“灾后”景观,并为灾后景观作为遗产地这一构想建立了一个交互式的、基层的表现方式,重新思考战略布局,促进灾后景观重建,为保护社区记忆、唤起社区对自身文化景观的渴望提供了重要机会。作为一种回顾性和投影助记符工具,灾后景观将重现过去,重新定位当地的理解,并保留来自特定文化实践的知识。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建筑系夏特·李(Leigh Shutter)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记录和存储库:我们如何处理我们的数字数据?》(《Records and Repositories: What do We do with Our Digital Data?》)报告具体讲述了在数字时代所衍生的一些产品,为人们提供了扩展的智力和生理能力。他指出利用数字技术形成记录和储存库来保存文化遗产,并提出一系列问题:如何能够应用我们的数据?我们要做什么?从中我们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以及公众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我们该用怎样的材料?谁能够获得这样的一些材料?以及未来有怎样的前景发展?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北建大科技公司吴志群高级工程师的报告题目为《VR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应用探讨》报告首先讲述了文化遗产现存的四个问题:其一,文化遗产多为不可移动的且极为珍贵的国家资产,不可再生,对地域有很强的依赖性;其二,大量游客同时涌入景区,极大程度地降低了游客的体验;其三,科技展陈在大部分景区、博物馆、纪念馆都比较老套;其四,城市文化通常很难让大众所了解,大众也很难直观的了解到城市自古以来的发展变迁。然后提出运用沉浸式虚拟现实(VR)等多技术融合,将众多古迹以三维场景的模式保护留存。


同济大学张书羽(张懿文代作报告)的报告题目为《狮城离乡人的“数字回乡之路”——水下古城的数字化遗产景观保护研究》报告讲述了对于千岛湖水下古城和水上景观的保护,从数字化、人机结合的方面进行探索,在对现有遗产最大化保护的情况下进行高精度、完整全面地呈现。并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和体感交互技术等数字化媒体,以沉浸感的方式,增强千岛湖游客行船中对古迹的体验。最后,运用数字化复原技术对狮城古迹进行保护与档案留存,通过网络和移动终端提升遗产解说和历史阐释。


湖南大学胡紫腾的报告题目为《数字化技术在历史校园文化景观保护中的策略研究——以湖南大学为例》报告首先讲述了校园景观遗产保护研究现状,然后以湖南大学为例,从文化景观的角度,通过探讨数字化技术在遗产领域中应用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有效性,提出保护动态化校园文化景观的设想。


△分论坛5现场




分论坛6  创新数据利用与遗产保护



主持人:同济大学周宏俊副教授(董海娜摄)


从左到右依次为斯坦尼斯拉夫·鲁达夫斯基(Stanislav Roudavski)(董海娜摄)、张德顺教授、莎拉·卡尔(Sarah Karle)副教授(熊肸摄)


从左到右依次为许晓青助理教授、赵烨讲师、周详讲师(董海娜摄)、程安祺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斯坦尼斯拉夫·鲁达夫斯基(Stanislav Roudavski)的报告题目为《面向保护超越人类遗产的树木栖居地的数字化成像研究》(《Digital Imaging of Arboreal Habitats for their Preservation and More-than-human Heritage》)大型老树是许多鸟类、蝙蝠、昆虫等的重要栖息地,但当这种树木在年老枯死后其栖息地价值也将随之消失。报告中评估了计算机断层扫描、摄影测量以及光检测和测距三种成像技术的潜力,并提出将大型老树提供的栖息地视为一种遗产和评估数字成像技术对其保护的能力。


同济大学张德顺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基于数据分析的世界遗产地生物多样性OUV指标、干扰因子及保护策略研究》张教授表示正确识别物种多样性OUV表征指标,对于世界自然遗产价值的认知、评估与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云南三江并流遗产为案例,将主要威胁因素与濒危世界自然遗产“濒危”原因比对分析,提出因地制宜的管理和保护建议,以确保生物多样性类自然遗产地资源的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总结了濒危世界自然遗产“濒危”原因和“脱危”措施。


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莎拉·卡尔(Sarah Karle)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数字化文化遗产与乡村景观:保存美国景观保护的历史》(《Digital Cultural Heritage and Rural Landscapes: Preserving the Histories of Landscape Conserv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报告探讨了数字遗产项目对美国大规模乡村文化景观的研究和阐释的巨大影响。以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计划-草原国家林业计为例,通过数字技术展示了如何对各种视觉和文本数据进行空间化处理,用以构造展示不同时间景观变化的地图。


同济大学许晓青助理教授与青岛理工大学赵烨讲师的报告题目为《基于数据分析的世界遗产标准vii运用趋势及其原由的研究》报告梳理了1978—2017年间全球范围内使用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145个样本,通过扎根理论及分析方法,分析了标准vii的运用并溯因。通过可视化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世界遗产标准vii的OUV所呈现出的从自然文化分野转向自然文化融合的倾向,以及这个转向在实践层面所反映出的运用特征,为世界遗产标准vii的进一步发展变化和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东南大学周详讲师的报告题目为《网络点评数据驱动下的历史城镇景观消费空间体验与感知研究》他通过NVivo软件对上海音乐谷的空间行为信息进行开放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编码三个阶段的分析,旨在阐述空间使用者对于历史性城镇景观的感知与认同机制是如何产生的。通过质性分析,总结出历史性城镇景观的当代表达存在着原真性理解的差异:地域风情的体验侧重游人消费体验的表述,而非地域文化原真性的表达。


同济大学程安祺的报告题目为《地质遗产数字化公众阐释前沿技术介述》报告以文献综述和案例研究为主要方法,对地质遗产数字化阐释的前沿技术进行了系统分析,归纳总结了四类数字化阐释技术:1)以激光雷达和摄影测量为基础的地质遗产高精度空间信息自动化采集技术;2)以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的地质遗产虚拟漫游技术;3)基于三维建模及三维打印的地质遗迹交互式展陈技术;4)依托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的沉浸式地质遗产全感复制技术。


△分论坛6现场



数字化文化遗产圆桌论坛


圆桌会议现场


23日晚上19:30—21:00还进行了数字化文化景观遗产圆桌论坛。论坛由凯利·格林诺普博士主持,参与圆桌论坛的嘉宾有帕特里夏·奥唐纳女士、陈富龙教授、西蒙尼·里卡博士、蒂姆·温特教授、贺艳博士、成玉宁教授、韩锋教授、卡里·歌德休斯副教授、汤姆·布里格登博士、马里奥·桑塔纳副教授。会议上大家就当天的演讲内容及当前数字化文化景观遗产中的多样化应用和相关技术挑战等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进一步了解了当前数字化文化景观遗产发展情况,充分探讨交流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促进了不同思想、理念、文化和技术的交流与理解。



闭幕式


24日上午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钟庭报告厅举行闭幕式,闭幕式由韩锋教授主持。


6位分会场代表李哲副教授、李渊教授、仵娅婷、黄竞雄、任伟博士、周宏俊副教授分别讲述所在分会场报告内容,并对分会场报告进行总结和分析。



从左到右依次为李哲副教授、李渊教授、仵娅婷


从左到右依次为黄竞雄、任伟博士、周宏俊副教授


克里斯·兰多夫副教授对圆桌会议进行总结。圆桌会议重点提出了对有形和无形遗产与数字化技术融合的思考从景观角度探研遗产尺度、体系、要素之间的联系,对遗产边界的思考。提出同时要考察数字化对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的影响,以及多学科内容、研究领域深度融合的前景。数字化研究的道路还很漫长,我们要努力实现数字遗产与文化遗产的联系,在技术对遗产本身影响最小的情况下实现改变。


△克里斯·兰多夫副教授


闭幕式举行了最佳论文奖、最佳学生论文颁奖仪式,WHITRAP(上海)副主任西蒙尼·里卡博士先生为获奖者颁奖。


1.最佳论文奖

李渊*,高小涵 厦门大学

《基于有序Probit模型的遗产地居民步行环境满意度研究——以鼓浪屿为例》


项波* 中国科学院;温婷,郭汉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刘红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时空数据融合的自然遗产地监测与保护管理平台设计方案》


任伟,韩锋*,杨晨 同济大学

《欧盟地平线2020框架下新兴技术在文化遗产活化领域的应用》


斯坦尼斯拉夫·鲁达夫斯基,朱利安·鲁滕(Julian Rutten)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利用数码影像保护树上栖息地这一超越人类的遗产》(《Digital Imaging of Arboreal Habitats for their Preservation as More-than-human Heritage》)


2.最佳学生论文

施佳颖 千叶大学;陈格,夏宜平* 浙江大学;古谷勝則* 千叶大学

《视角系数能否预测景观认知:以东京文化遗产庭园为例》


卡莉·马南尼(Kali Marnane),赵潇欣*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

《数字化场所:通过数字技术揭示中印聚落的物质、社会和文化价值》


韩锋教授感谢了各界人士对此次会议的支持,以及所有志愿者对此次会议所做的贡献,并主持了志愿者证书颁发仪式。最后韩锋教授宣布此次会议圆满结束。



上海城市遗产考察



24日下午进行了上海城市遗产考察,共有95位中外代表参观了杨浦滨江工业遗产。此次考察沿着杨浦滨江段,依次参观了城市空间艺术季-杨树浦水厂-东方渔人码头-绿之丘四个地点,对城市遗产保护和创新性可持续利用进行了热烈讨论。


考察人员合影

考察现场


文 / 朱远娜 张珂馨 熊肸 董海娜

图 / 除注明外,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