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IEID绿色低碳技术与产业分会顺利召开

Green and Low-carbon Technology and

 Industries sub-forum was successfully hold

8个小时的会议

8位嘉宾的分享

2个主题的讨论

4.5w字的研讨内容只为

营造 1个美好的家园

Poster of the conference © Image From IEID

2019918日,IEID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会议绿色低碳技术与产业分会于上海国际会议中心5F欧洲厅顺利举行。日本工程院院士,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教授高伟俊;英国卡迪夫大学建筑学院教授Phillip Jones;香港理工大学教授、SCI学术期刊'Energy and Buildings'主编牛建磊教授; AS+事务所合伙人与设计总监Renata Sentkiewicz;欧洲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Neil Leach教授;  AI Space Factory首席执行官兼创意总监David Malott;伦敦大学学院建筑学院院长Bob Sheil教授;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斯威本科技大学Mark Burry教授参与论坛并进行主题演讲。论坛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孙彤宇教授和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袁烽教授主持。

会议现场  © Image From ZhanQiang

本次论坛是由中国工程院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共同牵头,由同济大学和国际工程科技知识中心协办。论坛以 “绿色智能” 为主题,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如何通过计算性算法、数字孪生、智能化建造等方法提高建成环境性能、适应性与资源利用效率,改善人类生存质量,减少环境恶化以及全球变暖等影响。此次分论坛涉及新材料、能源、生态、城市、绿色建筑等多个相关产业领域。世界知名企业家、产业界领军人物以及院士、高校专家学者等,通过全新人工智能技术与哲学视角,探讨如何去赋能绿色低碳发展这一议题。我们将共同分享“绿色智能” 的学术前沿及其的科技成果,探索可持续发展之道、引领未来科技发展、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最终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永续发展。

会议分为上下午两场,上半场集中于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的环境友好型建筑。下半场则是聚焦于数字建造,通过更好利用数字技术,打造多学科视野下的可持续设计和可持续城市。

孙彤宇教授  © Image From ZhanQiang

论坛开幕式首先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孙彤宇教授致辞。他首先感谢主办单位中国工程院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牵头组织以及同济大学和国际工程科技知识中心负责筹办本场学术盛会。随后他对远道而来的8位知名学者及到场的观众们表示欢迎,并表达了对本届绿色低碳技术与产业分会顺利举办的支持与期待。

高伟俊教授  © Image From ZhanQiang

日本工程院院士,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高伟俊教授首先进行了《氢能在城市与建筑中的应用》的专题报告。他指出可再生能源制氢不仅可以弥补即将枯竭的化石能源,还可以为具有间歇性特性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寻找一条出路。高教授通过地区能源结构预测模型构建、可再生能源发电高效制氢手段分析、协同电-氢综合能源系统结构研究、城市高效应用的运行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城市应用研究,向我们揭示可再生能源高效制氢及城市应用机理以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牛建磊教授  © Image From ZhanQiang

随后香港理工大学教授,SCI学术期刊、Energy and Buildings主编牛建磊教授进行题为《营造室外热舒适微环境》的专题报告。牛教授从城市热岛问题迫使人们长期待在空调环境中的现状谈起,提出增加室外活动的必要性。进而他以建筑架空为例,探讨结构立柱将建筑物本身“抬升”离开地面来营造出自然风“自由”吹过高密度城市中开放空间而产生的风环境。在汇报中他介绍了其团队近5年依托香港特区政府所进行的专项研究所取得的相关成果。

圆桌讨论  © Image From ZhanQiang

在牛教授精彩的演讲结束后,孙彤宇教授就建筑领域的能源利用与高伟俊教授、Phil Jones教授及Renata Sentkiewicz教授进行了探讨。他们针对能源储存、氢能源推广应用、零能耗建筑发展前景等诸多热点议题展开了精彩的讨论。

Professor Phillip Jones  © Image From ZhanQiang

在短暂的茶歇过后,来自英国卡迪夫大学建筑学院的Phillip Jones教授开始进行《零碳正能耗建筑》的分享。教授认为降低建成环境的化石燃料消耗、能源使用和二氧化碳排放刻不容缓。教授向我们介绍了零碳和正能耗建筑结合的节能设计和可再生能源系统以及正能耗建筑的运行原理。报告结合英国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设计和研究案例,系统性讨论了零碳正能耗建筑设计的全建筑系统攻略。

Professor Renata Sentkiewicz  © Image From ZhanQiang

上半场由Abalos+Sentkiewicz AS+事务所合伙人Renata Sentkiewicz教授压轴出场,分享《超越可持续性排名体系的热力学建筑》。Renata表示作为实践者,不能以牺牲公共空间作为建筑内部能耗平衡的条件。讲座结合Azuqueca de Henares休闲中心等3个不同规模和地点的实践案例,向观众展示如何结合当地文化条件,通过参数化的设计工具和基本热力学原理来满足建筑形式/物质/能量流动之间的关系。

在午休过后,本次分享论坛进入下半段议程,下半段分享会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袁烽教授主持。袁烽教授首先表示十分荣幸能够借助这个平台邀请到8位特别优秀的讲者。中国、上海、同济都是人才济济、开放兼容的地方,希望以后能与嘉宾们进行更深入的学术交流合作。随后他向在座的观众们隆重介绍了下午演讲的四位嘉宾。

Professor Neil Leach  © Image From ZhanQiang

下半场由欧洲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客座教授尼尔·里奇是率先进行关于《地月3D打印》的报告分享。2019年,是人类登月50周年。尼尔·里奇教授基于空间探索中的“就地取材”原则,从Maryian HabitatsIn Situ Resource Utilization这两个研究项目切入,展示了其在实践探索3D打印结构在月球上使用的可能性。随后他结合当下,与我们分享那些为在外太空的3D打印结构而发展的技术是如何被巧妙应用到地球上那些缺乏传统建造资源的地区,从而进行可持续性建造的新尝试。

David Malott  © Image From ZhanQiang

随后,AI Space Factory首席执行官兼创意总监David Malott分享人类如何《从火星到地球》。他首先和观众们分析了地球现在所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以及地球火星环境之间的异同点,提出火星地球化的建造畅想。随后他基于对可再生能源和建造技术的分析和多个3D打印火星未来人居环境实践研究项目的分享,表示应用于火星的技术的建造技术的广阔应用前景。

Professor Bob Sheil  © Image From ZhanQiang

伦敦大学学院(UCL)建筑学院院长Bob Sheil教授结合UCL当下正在展出的作品为切入点进行《实践的新形态》分享。他表示研究员应突破学科壁垒,以一种多元视角来应对棘手的环境挑战。他分享了UCl近期在伦敦的“机器增量成型工艺品”展览。其中,有基于环境性能和生物材料来探索形态范式的作品——这也是一个典型的囊括了物体、空间、人和系统的交互设计。此外,他还介绍了其新出版的《Drivers of Change》。该书聚焦全球性建造环境问题,提出针对未来的开拓性解决方案。

Mark Burry  © Image From ZhanQiang

最后由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斯威本科技大学Mark Burry教授分享与智慧城市有关的精彩内容。教授针对智慧城市,提出全民参与的未来城市决策制定,未来城市移动性能,未来居住空间等多个智慧城市相关的设计策略。他通过多个实践项目案例及学术课题研究,生动有趣的分享了他在进行实践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圆桌讨论  © Image From ZhanQiang

在下午的嘉宾演讲之后,袁烽教授主持进行了下半场的圆桌会议。袁烽教授与Neil Leach教授、David MalottBob sheil教授、Mark Burry教授、Renata Sentkiewicz教授共同就数字化时代建筑师身份再定义、执业前景、建筑学教育的课程构架与共享知识体系等进行了探讨。

在研讨会的尾声,袁烽教授再次对今天到场的8位嘉宾和各位参会人员表示感谢。他指出这场会议是对中国数字建造领域来说一场非常独特的会议,通过邀请全球的专家分享他们先进、创新的观点,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国际化学术沟通交流平台。随后他宣布了本次研讨会的顺利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