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家的成长:建筑大师自宅文献展(1930s-1960s)

Growing Home: Archive of Master Architects' Own Houses (1930s-1960s)


早期的现代建筑其实是非常多样的,而非某些理论家所陈述的那样教条刻板,至今它仍然拥有非凡的生命力。本次展览定格在现代建筑风雷激荡的年代,选择对象均为现代建筑运动中的作品——建筑大师自己设计的家。建筑师既是甲方也是乙方,住宅既是生活场所也是工作空间,日常活动既是生活态度也是建筑宣言,自宅既是温暖的港湾,也是个人商业价值的名片。无疑,家呈现了建筑师各自的眼界,它们随着时代变化成长,提供了眺望现代建筑丰富性的小小站点。


开放的遗产与公众认知



研究选择了13座自宅和1组自宅群,合计14个案例作为展示对象。根据现场勘察和原始图档,进一步运用模型和轴测图剖切、平移大师自宅,以便清晰地反映出要素之间逐层建构的关系。小小的家横跨5大洲,它们必须尚存,登录为保护建筑或标志性建筑(Iconic House),包括初出茅庐的作品,也有大师志得意满的人生华章。欧美建筑大师自宅多被基金会、博物馆托管,11处自宅以各类形式定期或永久开放,成为一处处建筑遗产教育的国际索引。情况特殊的是中国大陆,广州林克明自宅及上海原法租界近代建筑师自宅群暂不对外开放。本次展览从外部空间出发,阐释了建筑师自宅与建筑师事业版图共同成长的微妙关系,它们是大都市逐渐远去的记忆。


全球视野中的亚洲建筑大师

很多亚洲建筑师主要在欧美接受了系统的建筑教育,他们留学所赴的国度和时期在现代建筑移植方面留下了时空烙印,某些建筑师战后成为国家独立、追求民族可识别性的领军人物。创作和奋斗是人生常态,亚洲独特的气候特征和文化语境导致其不可能简单地去复制他国,自宅承载了展览难以容纳的历史信息,稍略可以展现亚洲跻身现代建筑洪流的独特篇章。




莫利万宅轴测图


尊贵展品

文献,一个时代从此开始并仍在延续。很荣幸,展览承蒙同济大学图书馆的厚爱,走过八十年风雨的尊贵展品将与观众见面。


展览板块



读·欧美

阿尔瓦·阿尔托(芬兰):家即工作室

迪斯丁·马提森(南非):生活中的立体主义

伊姆斯夫妇(美国):战后案例“8”

哈里·赛德勒(澳大利亚):热浪里的阴影

艾恩·雅各布森(丹麦):联排住宅的东南角

勒•柯布西耶(法国):终极平面

巴塞尔·斯宾塞(英国):如船一样简单

奥斯卡·汉森(波兰):自由形式


遇·亚洲

前川国男(日本):30坪

林克明(中国):战前岭南的家

王大闳(中国台湾):宅与园

弗雷德里克·西拉班(印度尼西亚):穿堂风

凡·莫利万(柬埔寨):错层之屋


影像

择地而居:上海原法租界近代建筑师自宅群


研究者介绍

朱晓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致力于我国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国际期刊《Construction History Journ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Heritage》等评审专家。代表作包括《当代英国建筑遗产保护》(朱晓明,2007)、《勃艮第之城—上海老弄堂生活空间的历史图景》(朱晓明、祝东海,2012)、《建筑大师自宅1920s-1960s》(朱晓明、吴杨杰,2018)。


吴杨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博士研究生,著有《建筑大师自宅1920s-1960s》(朱晓明,吴杨杰,2018)。



展览信息


研究人

朱晓明 吴杨杰

策展人

苏杭 许月兰

策展团队

李辉、吴淑瑜、王禹惟、徐佳逸、张述轩

学术支持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

同济大学图书馆

鸣谢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Alvar Aalto Foundation

Polly Seidler

Vann Molyvann(1928-2017)

XFRAME

台湾铭传大学 徐明松


时间:2019年5月25日-2019年7月14日

地点:香港大学上海学习中心底层艺廊

地址:中国上海市虹口区北苏州路298号



来源:HKUS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