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立德树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研究生群体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为广大研究生搭建一个相互切磋、交流学习的平台,学校特举办“同济大学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征文活动”。活动将评选优秀征文并选送至“弘扬科学精神,争做新时代优秀研究生”首届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论坛,该论坛在上海市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支持下举办,并由复旦大学承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文主题
“弘扬科学精神,争做新时代优秀研究生”
选题范围:
1.我心目中的优秀研究生、优秀导师;
2.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在研究生学习、科研过程中如何恪守学术道德规范;
3.结合所在专业学科领域,分析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关系;
4.结合专业学习和科研经历,谈谈如何加强科研伦理;
5.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推进科研诚信制度化建设之我见;
6.他山之石——国外高校研究生科研诚信建设经验借鉴;
7.警钟长鸣——从学术失范案例吸取教训;
8.分析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对学术行为引导的作用机制;
9.学术失范的根源、成因、解决对策分析;
10.其他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相关的议题。
二、征文要求:
1.来稿必须是原创文章,尚未公开发表。
2.文章字数在3500-5000字左右,摘要200字以内。
3.文章格式要求:标题,小三号黑体,居中;摘要和正文,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在文章标题下方注明作者信息(五号宋体):姓名、学号,学校院系、年级、专业,联系手机号、电子邮箱。
4.所有注释与参考文献一律采用“页下脚注”格式,“脚注”的序号每页用阿拉伯数字“1、2、3……”独立编号。“脚注”示例:著作类: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9页。期刊论文类:阎学通:《中国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世界知识》2000年第3期。
5.来稿要求为word文档,并以“作者姓名(空格)高校名称(空格)论文标题(空格)手机号码”命名。
6.截稿时间:2019年5月31日。
7.论文电子版投稿邮箱:xscxzw@163.com(邮件主题请注明“学院+姓名+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征文”)。
三、论文评审、交流与出版
请各学院支持并配合此项工作,每个学院请至少提交1篇论文。学校将于6月上旬组织专家对投稿论文进行校内评审,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若干。
学校将从投稿论文中择优选送至论坛主办单位对论文再次进行评审。入选论文作者(如多人合作论文,则为第一作者)将受邀参加8月下旬在复旦大学举办的“首届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论坛”作会议交流。优秀论文作者将获得相应奖励证书;入选论文将结集出版。
会议议程及后续相关工作安排等事宜,待投稿截止后,会另行通知。
特此通知。
联系人:蒋哲宇 联系电话:65984998
赵遂南 联系电话:17721053536
同济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
共青团同济大学委员会
同济大学研究生会
2019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