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在不断开创新时代基层党建新局面下,自2018年开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和第六党支部以“让党建走进生活”为主题,借助同济大学学生处和后勤部门改造党建活动室的契机,对四平路校区西南三楼、西北四楼、西南九楼、沪北二舍、嘉定校区九号楼、嘉定校区十号楼等宿舍的党建活动室进行了方案设计与施工指导,以改善部分学生宿舍党建活动室场地缺乏,且难以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
本次活动结合建筑学的专业特点在三个方面的实践上做出一定的探索与贡献。“为党建”:将学生党建扎根学生密度最大的社区中,做最有效的入党启蒙,做最贴心的党员教育;“为党员”:依托学生公寓的地理环境,为党员活动提供固定场所,为党员交流营造氛围;“为学生”:为同学们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了解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提供学习交流专属根据地。
发挥专业优势,参与学生社区微更新
支部对四平路校区所有学生宿舍楼的党建活动室进行了现状梳理,基于学生宿舍党建活动室的现状调研结果和需求分析,初步确定了活动室的功能定位和主题特色。改建主题按照“理想信念教育”、“理论素养养成”、“党员教育”、“党员活动中心”和“微党课中心”五个主题进行分类,为下一步的改造设计和总体规划提供建议。党建活动室改建不仅是一项宿舍改造工程,更是一次由学生自主参与设计的尝试。活动希望促进支部党员充分发挥先进性和主观能动性,参与学生社区党建活动室的改造设计与更新,为党建活动环境的改善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学生宿舍党建活动室分布现状
现场勘察与测绘
建筑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讨论党建活动室改造设计方案和交流经验
成果展示
项目成果以党员发展流程对应党建活动室的功能进行分类,包括入党启蒙、党员发展、党员教育、三会一课和服务社区的党建活动等,且按照不同学院的学生需求、场地实际情况等,有侧重性地突出各党建活动室的特色与功能。
1、沪北校区二舍主题:“理论素养养成”
“理论素养养成”旨在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提供理论学习的固定场所,满足学生经常性学习理论知识和检验自身理论水平的需求。以“忆苦思甜”为设计主题,通过室内设计的部分还原,忆往昔艰苦岁月,体会现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墙面配以党的发展史宣传画报。(设计者:乔小容、王钰君、胡治国)
沪北校区二舍(设计效果)
沪北校区二舍(实际效果)
2、四平路校区西南三楼主题:“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旨在为学生提供入党启蒙教育,拓展学生党建工作的渠道,扩大党的覆盖面。其设计原则为最大化利用墙面空间,大小不一致的墙面需要变换布局方式。其中,设计的墙面分为入党材料展示、党建logo、活动展示墙三个部分。(设计者:俞源杰、郭昱、曾宪宪)
西南三楼(设计平面效果)
西南三楼(实际效果)
3、四平路校区西北四楼主题:“党员服务中心”
“党员服务中心”旨在作为党员面向群众的服务窗口,立足基础学科课业辅导和优秀党员面对面两大功能,突出红色主题。主要的设计概念为“模式化设计”和“复合功能”,基于多功能结合的要求考虑模块化设计,使空间可以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进行灵活调整。(设计者:陆文虎、施雯苑、管梦玲)
西北四楼(设计效果)
西北四楼(实际效果)
4、四平路校区西南九楼主题:“微党课服务中心”
“微党课服务中心”旨在促进组织生活和党员教育管理常态化、规范化、具体化发展,具有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特点,成为可以充分发挥学校堡垒作用的有效平台。设计基于可移动、多功能化使用的思路,通过移动隔板、桌椅等,使微党课服务中心具备党课教室(录播室)、会议室两种使用模式,满足其使用需求。(设计者:张琪,李凌洲)
西南九楼(设计效果)
西南九楼(实际效果)
5、嘉定校区九号楼主题:“入党启蒙与党员教育”
“入党启蒙与党员教育”旨在将学生党建扎根学生密度最大的社区中,做最有效的入党启蒙,做最贴心的党员教育。空间主要划分为四大区域,分别是展示区、宣誓与会议区、文化活动区、微党课录制区,同时满足了党支部日常三会一课、集中培训、谈心谈话等功能,整体设计实现了功能的高度复合,并营造出开放活跃的氛围。(设计者:侯苗苗,白雪君)
嘉定校区九号楼(设计效果)
嘉定校区九号楼(实际效果)
嘉定校区九号楼(实际使用效果:宣誓区营造出入党宣誓神圣的仪式感,展板后的展示区用于介绍党史党规、章程等)
6、嘉定校区十号楼主题:“入党启蒙与党员教育”
“入党启蒙与党员教育”旨在依托学生公寓的地理环境,为党员活动建造了阵地,为党员交流营造氛围。空间主要划分为五大区域,分别是展示区、宣誓与会议区、微党课录制与观影区、文化活动区、阅览区,整体设计实现了大气、简洁、高效的特点,真正将学生党建工作扎根于广泛的学生群体中。(设计者:侯苗苗,聂大为,杨闻博)
嘉定校区十号楼(设计效果)
嘉定校区十号楼(实际效果)
活动收获与展望
此次活动不仅为我校各宿舍楼增加了具有吸引力的党建活动室,还加强了支部内的党员互动与联系,培养了党员间合作、服务的精神,提高了支部的凝聚力。
除此以外,本次活动也为基层学生党员支部开展服务社区、服务学生的活动,积累了相关经验。虽然每个党支部的活动内容各异,但希望通过本活动的策划、人事安排、实施机制的建立、成果整理与反馈、突发情况应急机制等方面的经历,给予其他基层学生党员支部相关经验,为他们开展社区服务、服务学生提供思路,更好地调动同济大学学生党员的积极性,更好地运用自己的所长,为创造周边的美好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支部的专业来看,学生处、后勤部门和本学院的合作为建筑学的支部成员们提供了服务社区、服务群众的机会,学校部门也可以依托于校内群体更便利地开展活动。后勤部门作为强大后盾,与本学院支部强有力的设计力量结合,可以对更多的校园环境、空间进行改善,创造更美丽的校园环境和更好的学生生活体验。
供稿支部:建筑与城市学院研究生第三、第六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