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达: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来源:建筑与城规学院党建网发布时间:2021-06-26浏览次数:1187

校友简介:

肖达,男,汉族,中共党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先后带领团队完成百余规划设计项目,曾获“上海市十佳青年规划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优秀管理奖”、“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汶川地震芦山地震再到长宁地震,肖达作为同济规划院代表,勇担大任,奔赴一线,总结出“在地服务”规划模式的工作机制,为我国的灾后重建规划领域增添了宝贵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在规划实践中,肖达时刻牢记自身党员身份,义不容辞发挥先锋带头作用,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忘我的工作态度,辛勤耕耘,默默坚守,服务群众。

肖达


汶川地震:全程参与,深刻反思

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肖达作为映秀镇的主要规划者,提出映秀镇的规划建设应当以“温情小镇,宜居家园”为目标。

在重建规划方案上,肖达主动回应“人如何与废墟共存”的关键问题。映秀镇漩口中学在地震中成为一片废墟,掩埋了很多教师和学生。是推平重建,抹去人们心中的悲痛记忆;还是将废墟作为一座纪念碑,时时刻刻提醒人们灾难的真实?最终的方案是将遗址的外围用竹篱笆和看起来富有生气的绿色植物围绕,透过它们能隐隐看见遗址,但空间又能有所分隔。这样的设计包含某种心理暗示:当你望见遗址,伤痛就算难免,也应该是若隐若现的,同时也会有生机和希望并存,就像这些绿色掩映在废墟上。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评价这是“为了忘却的纪念”,是对国之灾难的共情与铭刻,更是对当下美好生活重归与提升的反衬。

“新映秀是镇,是充满温情的小镇。城市刚性高速,而小镇悠闲舒适,让人时刻从内心深处感觉到淡淡的幸福。”在重建规划中,肖达时刻提醒自己不忘还人民温暖家园的初衷,把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放在第一位。作为总规划师,亦是党员先锋,肖达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规划实施代表民众、情系民众。如今,新映秀早已恢复生机勃勃。


芦山地震:厉兵秣马,再次出击

2015年4月18日,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都江堰分院负责人肖达赴四川省宝兴县灵关镇,对“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编制与实施工作进行检查与指导,以汶川地震映秀重建的经验为基础,肖达与同济规划院在灵关镇再次描绘了科学重建的蓝图。肖达认为不能简单地或者粗暴地把原来的产业和未来的城镇生活简单地割裂开,一个城市的发展还是需要有产业支撑的,因此,在灵关县城的灾后重建规划里面,有意识地把它的支柱产业大理石开采、大理石加工、大理石销售、大理石展示,以及它本身所有的生产防护、绿化隔离,包括它的污染降低等等,都有机地跟城镇建设结合在一起,都做了统筹的一个考虑,以解决生产和生活之间的关系。


长宁地震:千里驰援,火速奔赴

2019年6月17日,宜宾长宁6.0级地震发生后,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第一时间组成“长宁灾后重建规划工作组”赶赴重灾前线——震中长宁县双河镇开展驻场工作。肖达副院长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带领工作队员抵达前线,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与县领导及长宁县重建规划领导小组连夜研究受灾较重的南部九镇规划需求,最终确定重建规划工作分为两个层面开展:一是南部九镇需要重点梳理建设项目需求、安置区选址与区域性道路交通建设;二是聚焦双河镇的灾后恢复重建,确定了双河镇近远期需要开展的重建项目、规划思路。连日的驻场奋战展现了“同舟共济”的同济精神,践行了“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同济理念。肖达带领团队全心全意为重建宜宾美好家园而努力,群策群力构建出了灾后重建规划新范式。此后,肖达与同济规划院持续地关注着长宁县的重建发展。


出版著作:十年心血,凝为一册

有一种责任,叫先锋模范;有一种重生,叫自强不息。在映秀镇灾后重建的那段时光中,肖达从投标、中标、完善方案直到管理实施,全程参与了所有工作,使新的映秀镇矗立在人们面前。2014年,肖达将第一手资料与体验感受汇总成册,出版灾后重建规划著作《大爱小镇:映秀灾后重建规划的五年实践与评估》

这部著作从专业视角对映秀过去五年间的规划工作做出了全面的评估及反思,既是作为成熟经验的推广,也是对未来城市规划的期望,尤其是期望对小城镇规划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映秀镇在某种意义上是中国三十年规划思想集中应用和检验之地,书中对其规划建设的反思具有深层次的理论价值。


“在地服务”规划模式的践行者

2008年,应上海—都江堰对口援建任务和四川地区的援建工作需求,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抽调骨干技术人员于都江堰正式设立了“同济规划院都江堰分院”,肖达任负责人。援建规划不同于传统自上而下任务分解式的规划要求,既要从行业技术高度谋划长远发展,也要深入一线反馈基层的民声意愿,更要全程跟踪确保规划的实施落地。援建规划的每一个任务都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挑战,编制成果提交结束则意味着更重要的长效服务周期的开始。

爱岗敬业、主动作为,牢记自身责任与使命,“爱岗敬业竭全力,心底无私天地宽”是肖达秉持的党员信念,2008年至2018年,肖达在同济院参与了众多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规划编制实践,包括《都江堰灾后重建总体规划(2008-2020)》、《映秀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四川省都江堰市壹街区综合商住区详细规划》等数十项重点项目,也正是因为参与相关项目以及技术团队在川长期驻地,同济院开始了全过程、在地化的规划工作实践,为各项工作的长效服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路径。肖达认为,“在地服务”规划模式,就是从“等需求”被动应对向“优服务”主动出击的战略转型。通过在地化的规划工作,构建长效服务地方发展的规划模式。

通过梳理映秀镇、壹街区、“灌区”城镇(乡村)等相关规划,从流程创新、视角创新、组织创新等角度理解“在地服务”规划的特征,肖达总结出“在地服务”规划模式的核心是建立从项目服务转向平台服务的全程长效的规划机制,规划师的身份从项目参与者转向地方体验者;同时,通过“在地服务”规划设计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一站一营一库”的“在地服务”规划设计工作机制。

至此,同济院“在地服务”规划设计的发展模式与工作机制应运而生,同济规划人才源源不断地奔赴祖国五湖四海,助力各地地方发展,为国家建设和复兴贡献同济智慧和同济力量。



访谈实录:

1.请问在同济期间,对您影响最大、印象最深刻的老师是哪一位?为什么?

对我而言影响比较大的老师是硕博期间的导师朱锡金先生,以及本科设计课教师匡晓明老师。匡晓明老师从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开始教我,那时我们其实才真正的开始接触城乡规划专业相关的内容。所以三年级遇到匡明老师,其实对我在专业上有一个启蒙的作用。

2.请问在同济期间,您的课余时间是怎样度过的?有没有参加社团活动或社会实践?

我从三四年级开始的课余时间,基本都跟着匡晓明老师做一些具体设计类型的社会实践。在课本上学习到的知识点和理论反复地在这些实践中得到验证,这段经历对我现在的从业生涯也有很重要的启蒙意义。

3.请问从同济毕业后,您从事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当初为什么选择这份工作?

我在同济的经历比较简单,本科、硕士、博士都在同济读完之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同济规划院。从1992年入学到现在已近30年了,2008年去成都都江堰主持灾后重建工作,五年之后又将工作重心放回上海,这五年感觉其实只是工作地点的变化基本上可以说我工作的整个体系,包括工作中的学习氛围都没有离开过同济。

当初选择从事设计工作其实也和本硕博期间参加的社会实践工作有关。我从本科三年级开始参与一些具体的实践工作,过程中其实对专业有了越来越深的了解。城市规划专业通过课本上获取的理论知识可以进行理论研究,但是在实际实践中会遇到许多不一样的问题。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我考研备考期间,有了社会实践的积累,在面对知识点时会有完全不一样的、全新的视角。我认为实践对我们专业而言有很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我很想分享的有关学习和工作的一点经验。

4.对于现在的同济学生,您最想分享的学习或工作经验是什么?

其实我很希望我们学院的学生参与到更多的实践项目中去。我最近在同济规划院也负责一些招新的工作,发现现在的毕业生在学生阶段参与实践比例和我当年相比似乎有所下降。我们那一批学生在课程设计以外,会主动的跟着老师去做一些具体的设计实践工作。对于设计院而言,如果同学能有这样的实践经历,可以帮助他们很快地融入设计院的工作。现在的学生优势在于理论研究能力特别强,但我仍希望我们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同学在设计实践这方面多做一些争取和尝试。

5.都江堰的灾后重建项目是我们规划专业学生很值得学习的范例,特别是壹街区项目已成为小街区规制的典范,请问灾区重建规划和一般的城乡规划由什么不同(机遇和挑战)?如果同学们也想在此类事件中发挥作用,需要怎样的知识储备?

无论从事规划设计还是城市开发等各个专业方向,我们都会面临知识储备和实际困难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的问题。都江堰灾后重建项目从规划到建成只有不到1年时间,这是我们从未参与过的类型。当时我已经工作很多年了,对于规划设计已经相对熟悉,但是要在短时间内建成,就需要牵扯很多后续的工作,包括和其他工种的联系、和管理部门的沟通,这些对我而言都是全新的课题,而且会对以往的设计手法、设计理念形成一定的挑战。此外,前段时间规划院参与到雄安新区的规划中,其实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战。雄安新区规划是国家的千年大计,它几乎完全颠覆了我们之前20年来所形成的新城开发的套路,此外,国家针对雄安新区建设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些要求很难用以往的设计手法去一一对应。

我相信我们的毕业生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会不断的遇到这样的问题,如果我面临的问题超出我原来的知识储备怎么办?就这个问题,我个人的感受是每一次碰到这样的瓶颈和难题,都是一次非常好的成长的机会。如果每个人都只做自己熟悉的事情,那我们同济规划就很难实现创新,而我们一代一代的创新其实是在不断地攻克难题。在同济规划院的八字院训中,“解难”二字被放在了很重要的地位,解难才会带来创新,挑战自己才能不断地成长。对于我们同学们而言不仅仅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获得知识储备,更要做好心理准备。我们要有解决困难的决心。解决困难的过程会很痛苦,因为我们跳出了自己的舒适圈,甚至很多时候并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完这个事情,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个过程必然是纠结的,但是跨过去这个难题就会有很多收获。于个人而言,解决难题的心理建设比知识储备要来得更重要。对于我们学院的同学而言,通过5年的学习,包括之后完善的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我相信我们的知识储备是不成问题的,难的是我们解决困难需要有的决心和恒心,这很重要。


供稿:研究生第九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