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年度第二十三周 春意正浓 渐入佳境
发布时间:2008-05-04

阳光明媚、万里无云。

 柏林的春天实在是让人陶醉的季节。上海的五月往往已是盛夏的前奏,而这个时候的柏林实在是一年中恰到好处的时节。阳光灿烂而不燥热,花团锦簇而不繁芜。不知不觉中,我们也已经开始了自己在柏林的第二个学期,柏林的留学生活还剩下四成。如果说上周末(开学第一周)赴汉堡和吕贝克的远足还可以看作寒假穷游的延续,那么五月的阳光已经唤醒我们神游多日的心思,唤我们回到到“阔别已久”的书桌和课本旁,唤我们细细打量一个生机勃勃、春意正浓的柏林。

 记得初来乍到之时,柏林也是用这般醉人的阳光迎接我们。不同的是,彼时彼刻我们是异乡的来客,四处打量迥异的景观;此时此刻,我们却好似归乡的游子,在寒假旅行多日之后待带着裹有疲倦和乡愁的行囊回到柏林。久别柏林后的重逢,使得这座原本归于异乡的城市,在我们心中频添了几分家的感觉。有如眷恋这春天的阳光,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对这座城市的眷恋。就别重逢,同学们自然少不了聚餐和畅谈,今非昔比的自制佳肴显示出大家日渐成熟的厨艺。除了旅行的体验和惊喜,餐桌上的谈资自然还少不了同学们对新学期的展望和规划,的确,时间不等人,下半年的学习和生活渐渐步入正轨。

 这学期我们终于告别了上半年的research studio,而能开始真刀真枪的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了。对于学建筑的我而言,实在是找回了久违了的干劲和充实。由于工大相关部门老师的努力以及同学们德语水平的长进,这学期我们的design studio选择余地大了许多。有些同学选择了德语授课的设计课,其中不乏非常有趣的课题方向。也有同学选择建筑电影等德语等选修课或是是面向全校学生的体育课程。大家都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做好了这个学期的规划,热情满满。

 本学期设计课的选择范围很大,题材非常多样,从飞速发展的迪拜,混乱的印度小城市到纽约和柏林等大都市的问题;从住宅设计、历史街区更新到区域规划设计。其中,我们参与的设计课题有:城市规划和区域发展方向的 “How Europeanised‘ is urban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Tracing EU impacts in Berlin” Prof. Gualini授课;建筑设计方向的:“Berlin StudioIndia ImprintUS Survey”课题组,由Prof. Luis Feduchi指导;“Urban 0+”课题组,由Nancy CoulingProf. Zillich授课;当然还有法教授Vassal主持的“Rethinking Berlin”。

 我选择继续老师的柏林课题作为设计课,每周两次的强度的让我预见到这学期的充实和紧凑。老师要求的最终汇报的2mx2m的大模型,则是对我们这些不善于用模型思考的中国学生的不小挑战。这学期,老师的具体课题研究方向是“abandoned colonization”,让我们以历史和区域为依据在柏林寻找四个代表性的居住区。老师一如既往的高要求和无明确方向,使得许多新加入的同学有些不知所措。幸而得到我们这些“老人儿”的指点迷津,老师是很典型的引导型授课方式,他绝不会手把手地告诉你该怎么走,而是给你展示一个体系和战略,你可以在里边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和方向,并且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之一方向。设计进展中,老师会在适当的时候轻轻推一把,使你不至于步入歧途。在这种与我们所熟悉的教学方式迥异的方式中,我渐渐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感觉,希望这学期的设计课能够在扎实研究,理性推进的基础上获得对这座城市及其丰富的住宅类型学的进一步理解和学习。

 新学期,精品的历史课程继续由博学严谨的Prof. Harald Bodenschatz主持。继续上学期对欧洲城市设计历史纵向的概览,这学期的话题主要集中在当代城市设计的社会语境。11次课程安排非常充实、全面,包括多次对柏林历史区域的调研和对当代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的系统的专题研讨。我还参加了由资深国际问题专家Prof. Adrian Atkinson主持的“Technical Infrastructure and the Management of Urban Resources Problematic”。该课程依旧保持了Atkinson教授一贯的国际视野以及对环境和人居的关注。两个周末全天的seminar强度很大,给我们这些中国学生创造了了解和关注一些从前从没有概念的社会、环境和人居问题的途径。其他的一些选修课不乏语言和体育课程,以及教授软件技术和电影制作技术的自游选修课,都是非常实用和有趣的课程。

 课程虽然密集充实,但也无法阻扰大家忙里偷闲抽空旅游的情致。大家都在根据自己的时间表找到合适的时机外出旅行。在google earth 上,“野心勃勃”的探险家们一起研讨绘制征服欧陆的蓝图。比起先前的旅行,大家已经多了一些针对性和专业性,游与学相结合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拥有课程计划和“征战”蓝图,等待着我们的将是一个非常充实而又有意义的新学期。

 近日,柏林市立公交公司的职工又展开了无限期罢工,每天需做巴士去火车站的我们不得不徒步往返。好在这样的清晨和黄昏,林间小路的步行叫人顾不上抱怨,却每每陶醉于Schlachtensee湖畔的秀美景色和柏林近郊的恬静氛围。踏着洒满阳光的异乡的路,我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故乡和那里的亲友、师长。彼时彼刻,历历在目。是的,我们并非仅仅因为我们自己而站在这里,我们要珍惜这异国他乡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珍惜亲友和师长对于我们的期望和嘱托;珍惜自己的使命和职责;珍惜这阳光和温暖的时节……在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上,踏着浓浓的春意,我们已经步入新的路途,我们正调整自己,我们正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