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我们到魏玛已有两个多月,在十月份正式进入专业课的学习后,就没有像之前那么闲暇的生活了。我们建筑的大概要选5-6门课(其中有设计课),规划专业的相对比我们轻松一些,只用选4门课程左右。我们每天上课都要爬一座小山坡, 但是沿途景色超好,从桥上穿过ILM公园,每天看见无数只野鸭子,一对对鸳鸯,还有一只白天鹅在水里嬉戏,心情也会变得更加开心。。
这里上课与与在国内是有一些区别的,在这里,每门课学生都在15-20个左右,与老师的交流或者同学之间的探讨十分方便。一般采取的是讨论的形式( SEMINAR),所以课前需要阅读一些材料,课程上才能更好的消化、吸收与思考。课程前三节一般由授课老师引导与讲解,后面会让我们选出自己感兴趣的TOPIC做PRESENTAION,不过没有太具体的条条框框限制。
在经过之前我们大显神通各方面调查后,总结出来我们必须要满足的选课类型而且授课内容比较有意思,老师也比较好的SEMINAR有
Academic skills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 ---- 这门课教会我们一些写论文需要的研究方法,怎么有效的查询数据库的信息,怎么利用基础数据完成论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电子学术资源非常丰富,有很多数据资源库,查询下载都非常方便,这为我们硕士论文的提供大量全面的查阅资料:)
The expanding of public realm --- 关于公共空间的一些探讨,大家的PRESENTATION角度新颖,可以激发对公共空间另一面的认识与感悟。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 Cities and Climate Change --- 可持续发展是当下热点课题,尤其是欧洲国家在这方面处于前列,这门课从政策、手段、城市、建筑等各个方面介绍可持续发展及其深远意义。
Introduction to Moderation -- 不同于以上的SEMINAR课程,这门课锻炼的是每个人的协调、组织能力,如何成功的组织一次会议或是讨论,吸引每位参与者的注意,取得应有的积极效果。这些技能和方法对于我们今后是有很大帮助的。 当然,课堂气氛也是相当活跃的。
第一次做汇报就是读了“MODERATION” 各组分配的那部分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用小卡片,马克笔等工具做个PRESENTATION。 我们组3个人当时选的内容正好是本书的中心部分—conducting a moderation. 阐述了moderation 的各个步骤的一些可以应用的方法。我们在每个步骤中选了一个典型方法,又在组内激烈讨论中确定了如何将这些方法融入一个实际的过程,并作了一些相应的小卡片。经过一番忙活后,结果还是不错的,得到了老师和同学初步肯定 ^-^
除了之上提及的SEMINAR 课程,还有一门Lecture –Theory and History of the European City. 与 一门Study project ( 建筑专业的必选) 。设计课是做德国图林根洲一个老城中心区的改造与复兴,虽然这门课比较花时间,要调研,做模型,画图。。。。。但是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可以使我们更加了解欧洲的历史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