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研究生党总支于近期举办了挂职锻炼干部座谈会暨“挂职锻炼收益对象的普适性研究”专题会议。院党委副书记陆居怡与部分参加过及正在进行挂职锻炼的研究生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会的挂职研究生有张建忠、陈保禄、钱欣、陈鸿、孙奇、童鑫、周源、郁震飞、张霁婷等。研究生第五党支部书记陈鹰、支委赵亚楠、宋嘉、师任远、吴燕文等全体党员同学出席了会议。
选派研究生到基层挂职锻炼是我院培养高素质研究生的重要举措之一,从2001年至今的八年多的时间里,我院成功开展了数十项研究生基层挂职锻炼的项目,特别是2007年起,学院研究生党总支推出了《研究生挂职锻炼管理办法》后,拓展了挂职锻炼的渠道,一年多时间成功开展了十多个项目,数十名研究生受益。会上,陆老师基于素质教育的角度,从学院对研究生的培养规划和研究生本人的学习生涯两个方面,谈了对于挂职锻炼的理解,说明了挂职锻炼这种培养模式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了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和与会的党员同学开诚布公的讨论了同学们在挂职过程中的工作、学习、生活问题。
陆居怡老师指出:从学校学院的角度说,挂职锻炼是一种重要的素质教育方式。学校不仅可以给同学提供学习专业知识的机会,也为同学提供社会实践方面,尤其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机会。通过外派挂职学员的工作,增进学校对地方、一线实际工作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校的声誉;从学生本人角度说,挂职是一种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比较好的方式,是一种高端的具有知识密集度的实践模式,参加的同学可以学以致用,并通过身份的转换,从设计者转换为管理者的身份,换位思考,拓展看待问题的角度;挂职还是一个走向社会的台阶,为同学提供更为广阔的就业机会。相关的挂职同学也谈了挂职过程中各方面的问题。
这次党员支部活动通过与相关挂职同学近距离的访谈接触,真实地了解挂职锻炼这种培养模式,通过这次访谈提供一个平台,一方面,使学院更加了解挂职工作的状况,帮助挂职同学解决问题,为学院的工作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也为将要参加挂职工作的同学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以利于以后的工作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