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玛包豪斯周记(第十二 -- 十三周 2008年11月16日-11月30日)
发布时间:2009-01-12
   
时间过得飞快。已经1/4年过去了,刚好一个季度,从秋天走到了冬天。德国的冬天很冷,尤其是今年,大雪早早地就到来了,10月就飘下了第一场雪。
有一天,上public realm课,听着大家讲ppt,突然发现,自己一直觉得外国人讨论问题老局限在自己的文化价值认识中,中国人因为处于发展中国家,所以眼光比较国际化,其实并非如此,我们也局限在自己文化认识中,差异和错误不可避免,也许错误的出现是更正的起始,恩恩,认为这是个好现象,至少可以有问题解决,这才会促进认识的进步,恩恩。也许大家都太封闭,了解得不够深刻,需要了解一个城市和一个国家,必须了解他的历史和文化,必须深入感受和体会它的生活方式、节奏与场所,必须抛开主观与狭隘,必须精确和严谨,必须真诚… …至少我是这么认为。
周末去集中营参观,本来看起来很严肃的活动,又是看尸体的照片,又是看焚烧炉又是看刑具的,大家集体行动,倒不是觉得很恐怖。虽然有点点压抑。所以参观完集中营,到了在纪念塔前我们就开始激情释放,模仿烈士拗造型,还在纪念坑里躺在在草地上摆TJ IIUS的图案。不过总的来说,这次活动很有意义,第一次直面德国沉重的历史。记得有节课上有人专门做了这方面的presentation,德国人的回答是不希望自己的生活总是必须与这样的话题扯上关系,而对于德国而言的外国人又认为,这样历史是否需要在德国的街道与场所中都被记录下来和表达出来。当然这涉及的是公共场所与历史记忆的问题。在weimar又一条购物主街就曾经是纳粹当时拿犹太人来游行示街的地方,但是没有人可以从这条路上再看到任何历史的印记和回忆,有些记忆是人们希望留下的,有些则是希望被忘却的,历史是需要被尊重的,但是也许更多的是尊重现在,尊重人们的生活选择。回来的路上因为车子的时间没搞清,周末一般车子的班次会减少,1小时一班的就成了2小时一班的,结果参观好纪念碑后发现1小时内没车,外面又冷,在问路中好心的德国人居然主动答应让我们10个人搭车,我们那小破车共挤了3个女生和三个胖老外,另一个车更绝,3男4女都挤那了,再加一老外,这也算平生第一次搭车,今天经历颇为传奇,一定是谁人品爆发,运气这么好。。。回来后,我们狂对老外说thank you和danke。
某天大家一起小聚吃饭,有人突然发现窗外下起了大雪,一会雪就停了,此时已经半夜12:00将近,我们决定装备厚衣,楼下集合,去公园折腾,半夜除了我们估计只有酒吧最疯狂了,打雪仗衣服进雪也嫌麻烦,于是开始在地上作画,怪物的脚印,大鸡爪,心心,去公园胡乱拍了一通,ISO1600,回去开始乱搞电话亭,大摆pose,接着是铁板上以雪作画,最后在大众上作画,非常perfect的杰作:生活就该这么疯狂。半夜跑出去撒野,在上海估计不可想象,我肯定在家躺在暖暖的被窝,被我妈禁止半夜12点后睡觉,但是经常无法施行。因为,寂静的夜晚总是隐藏着狂野和不羁。恩,接下来还有很多事要做。明天何嘉和4个柏林的同学们会来,可惜邱和王姐姐不来,如果明天还下雪,那就该是个特别的weimar了。祝大家都做个好梦,在这个下雪的夜晚...good night

最近有个presentation,就是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估计是我这辈子做过的比较认真的presentation之一,估计一是因为和认真又有想法又是帅哥的帅哥合作,二是因为确实和我研究的方向比较契合也比较了解。和克罗地亚帅哥合作还是学到不少东西的,如何choose material,如何舍弃和如何理清思路,如何做一个简短有效的presentation,我很少准备甚至打印讲稿,这次除外。presentation我们做得非常简短甚至简单,但less is more,而且特别学术的感觉。present后大家讨论也很积极,老师很能扯,每次都扯很远。我们的pre不扯很多空谈和经济社会的问题。全部在之后的公共讨论中解决,这也是外国人Seminar的精髓所在,就是讨论。Urban Governance特别空谈,最近发现,而且总是在欧洲政体基础之上,跟中国国情太不同,所以听了几次后彻底放空老外了,让他们永远停留在自己的博物馆里“进步”吧。做完presentation,走到外面,山上积雪融化得慢,成了孩子的天堂。每次上山看着周围的树林,从郁郁葱葱到黄黄红红绿绿到黑漆漆到白茫茫,总是被大自然感动啊... ...
下周去Essen看鲁尔工业区的厂房改造; 圣诞节去西班牙和葡萄牙旅行,一切都准备得差不多了,期待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