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玛包豪斯周记
发布时间:2009-07-02
魏玛包豪斯周记    
 
再见Bauhaus(一)
 
 
6月24日是我们这学期所参加的Europan 10城市设计竞赛Bauhaus学校这边公开答辩的日子。由于这次答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我们6月29号给欧盟赛事组委会交图前进行最后调整提出意见,所以这次答辩的形式不同于以往。
下午1点半,答辩在系里的yellow hall正式开始。评委主席Prof.Netwig要求每组派一个同学对本组的方案进行一个非常简短的介绍,主要介绍一下设计基地的一些相关背景资料,然后就是长达30分钟的评图时间。9位评委聚在3张A1图纸前开始了评图工作。他们这样做就是为了模拟9月份赛事组委会正式评审的场面。没有组员介绍,完全靠图纸表达设计理念。说实话,他们这样的做法有点出乎我们的意外。因为平日里,大家都习惯了在自己的图纸面前侃侃而谈,“手舞足蹈”,生怕评委老师忽略了我们所精心设计的闪光点,而且当时大家都穿得很正式,毕竟是学期末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公开答辩,男生们有穿上西装的,女生了大多选择了小西装或职业套装。15个人站或坐,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显得很干练。估计这也跟在德国呆了蛮长时间有关,穿衣理念受到了一定得影响。更出乎我们意外的,老师居然人手一支笔开始在我们的图上画起来。有些同学的第一反应是,完了,图又要重画重打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评委们在上面讨论的不亦乐乎,我们就这样在下面惴惴不安地坐了半个小时。当时忘了带相机,事后想起如果拍了照的话,一定很有意思。30分钟结束,评委们各自回到座位。评委主席走到图前,开始第一个评图提意见。他只说了5分钟,先拿这次的成果跟上次中期汇报进行比较,然后就是一系列一针见血的critics。接着是两个来自Amsterdam的开业建筑师的critics。他们有的以组委会评委的口吻来评,有的则用一系列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形象地表达出他的意见。之后上来的是来自德国GMP事务所的代表建筑师Mr Glass(上次利用评图的课后时间他给我们专门做了一次GMP事务所的体育场设计的专题介绍,话说上次他评图的前一天还在巴西利亚(著名的飞机型城市设计,巴西首都)跟当地市政府签订国家体育场的扩建合同,中午就从法兰克福机场坐火车赶到魏玛来给我们评图,非常敬业)。他是个心直口快的评委,直接拿着笔对着图说出了一系列他看懂的,以及很多他没有看懂或不明白的,还纠正了图纸上很多画图不规范的地方,边说边改。后来想来,这种方式确实不错,细想一想,如果他挑出了10处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如果都改进了的话,不就离成功的终点更近了一步吗?他在上面讲,同学们拿着笔记本在下面不停地记录。他讲完了,我们的手也酸了。接下来是主攻能源生态方向的评委(因为这次是一个真题竞赛也可以说是实际项目,如果最后获奖,按合同规定,是需要帮助当地市政府进行下一步城市设计的,所以不同于平时我们所认为的光凭一个小点子就能成功。交通,人口统计,市政工程,生态节能,可持续发展等等全部要考虑很细。光任务书就有近25页,大到整个城市的历史发展人口迁移,小到最后A1图纸左上角的参赛号外框的尺寸25mmX100mm都规定出来了。当时我光任务书就研究了整整一天)。他对方案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同时也反映出我们平时不重视生态节能。想想国内现在在大力提倡生态节能,但大多还都是在口号上,或仅仅集众人之力弄一个生态节能示范建筑出来,供大家参观学习。应用的层面还是比较薄弱的。说得再具体一点,德国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他们在能源方面的态度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每个坐过德国火车的人除了赞叹德国的绿化覆盖程度之高(铁路两旁全部是修整过的绿化和粮田,全欧洲独一无二),肯定看过不少用作风力发电的现代化发电风车,德国的风力发电技术,产量和设备出口是全世界第一,政府已出台相关法规,到21世纪中叶,全国80%的电力来自风力发电.风力发电不仅美化了环境,更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而且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之后的几个评委也都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有好几次,有同学都想站起来解释。评委立刻打断:You do not have a chance to explain to the real jury.他说完,剩下的是我们一丝窘态。一圈评下来,已经1个多小时过去了,café break之后,评委们又继续围在第二组的图纸前商量起来。我们就继续坐在下面,看着,听着,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