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豪斯周记第四期第8篇(2009.10.26-11.01)
发布时间:2009-11-24
          
乘着study project考察的春风,我们拜访了柏林和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一周的话题都围绕着旅行的行程安排。
一个月前我们来柏林参加德国同济大学论坛,曾利用空暇时间走马观花走过了一些著名景点,这次再访柏林算是局部深度游。我们首先参观了城市博物馆,巨幅精致城市模型、书本从曾多次看到的柏林各个历史时期的图纸,这次看到原版图集,感受自然不一样。时间紧凑,参观结束后在Hotel放下行李,我们就去走访基地。study project的基地位于spree河边,两天下来反复走过基地以及周边,看到柏林气质颓废的另一面。近年柏林正进行一项spree河滨水区的大规模改造项目,我们的基地就是其中一部分,这里多是废弃的旧厂房,和上海黄浦江世博区选址的情况差不多,那里是很多艺术家和乐队团体的聚集地,空旷的大厂房、昏暗的垃圾堆场、荒芜的停车场、斑斓的涂鸦,整个地区的气质给人的感觉就非常另类。基地还有一个保存相当完整的柏林墙,据说是现存最长的,墙体着满涂鸦,风格各异,抽象的,写实的,反讽现实政治的,表达个人理想的,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柏林兼收并蓄的宽容气质。
第二天中午我们就乘火车奔赴阿姆斯特丹,经历了火车头坏掉换火车头的风波,我们一行人到达时已经是午夜,在带队老师的带领下从火车站广场的混乱中冲出重围,30多人的队伍行走在城市最主要的道路上,也是相当的壮观。
阿姆斯特丹位于艾瑟尔湖西南岸,阿姆斯特尔河从市内流过,从而使该城市成为欧洲内陆水运的交汇点,成为欧洲文化艺术的名城。想想700年前来的世世代代的荷兰人筑起水坝,将一个渔村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国际大都市,确实让人佩服。阿姆斯特丹景观独特:人居水上,水入城中,人水相依,景自天成,全市共有160多条大小水道,由1000余座桥梁相连。这座“北方威尼斯”由于地少人多,河面上泊有近2万家这种独特的“船屋”。很让我们惊喜的是,我们的落脚点居然是一个“船屋”,这是一艘退役的渔船改造成了水上旅馆,紧邻NEMO博物馆,景色非常好。
第二天早餐后,就在老城区的Mac bike车行租好自行车,然后再荷兰接待方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队伍骑行在阿姆斯特丹的大街小巷上。漫游老城,河渠纵横,桥梁交错。岸边密实排布的楼宇,河道中一尾接一尾的游船,还有那随处可见的踩着脚踏车飞驰而过的身影,当地人抑或旅行者,面孔陌生而熟悉。
当天参观了IJHaven北岸的滨水改造的项目,这边类似于开发还不成熟的浦东时期,很多设施建成,不过人气不够,更多的就是废弃的码头,空旷的河滨区。接下来一天则参观了建设成熟的IJHaven南岸的滨水地区,社区结构相对完善许多。一路上荷兰建筑师的讲解也不断满足这我们对这个陌生国度的好奇心。
来荷兰的第三天,我们在我们住的“船屋”进行头脑风暴讨论练习,2-3人一组,围绕领到的clients编出fantasy的故事。于是乎,来自各国的学生天马行空,奥特曼救美记、忍者龟进程记、蜘蛛侠结婚记等等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