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冯纪忠教授高龄仙逝,使我们失去了一位敬爱的师长,60年来,他的教诲、言谈、音容,似乎还在眼前,并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他对现代建筑理论全面综合的探索和发展,对我国建筑事业和建筑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他担任同济大学建筑系主任26年(1955-1981年),潜心专业教育和教学,创新实践,推动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学科三个专业发展。他的学生遍全国。
现就冯先生创建我国第一个城市规划专业、风景园林专业的过程及功绩做一些记述。
二战结束后,冯先生从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Technische Hochschule)学成归国, 1946年在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工作,1947年起任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在工学院土木系教授房屋建筑学等课程,1948年他专任同济大学教授,时任校长夏坚白请冯先生考虑筹办建筑系。1950年他与金经昌教授在土木系高年级开设市政组(土木系还有结构、路工、水利组),冯先生讲授房屋建筑、房屋设计及建筑艺术(建筑历史)课程,金先生讲授市镇计划、市镇道路工程、给水工程、排水工程课程。他们还特聘陈盛铎教授开设美术课。这些成为1952年院系调整时,同济新建建筑系及开设城市规划专业的前奏。
1952年,全国进行院系调整,华东地区十余所大专院校的土木系与建筑系师生集中到同济大学,并在圣约翰大学、之江大学建筑系及原同济大学土木系市政组的基础上新建建筑系。冯先生参加了由金经昌先生任主任的城市规划教研组(当时名称是都市计划教研组),其他成员有哈雄文、李德华、董鉴泓、邓述平。
在建筑系筹建过程中,他与金先生预见到全国大规模建设亟需城市规划与建设人才,极力主张设立城市规划专业。冯先生不赞成城市规划是建筑学的扩大或是其分支、在建筑学专业设专门化的培养方式,不认同在建筑学专业高年级加一、两门课就可以承担城市规划工作,他们两人坚决主张城市规划应单独成立专业。
当时教育主管部门规定,专业设置及教学计划一定要学习苏联,应按苏联的大学专业目录设置专业,而当时的苏联并无独立的城市规划专业,只有一个“城市建设与经营”专业较相近,他们就只好采用了这一专业名称,而实际目的是要培养城市规划人才,便将该专业的教学计划做了较大的修改,增加建筑学的课程及美术课,从低年级就安排为城市规划与设计打基础的课程,还增加城市现状调查及专业实习的内容。
1958年冯先生与金先生带城建专业毕业班做上海市郊南翔镇规划,他们很强调城市规划一定要密切联系实际,真题真做,对南翔镇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现状进行了详细调查,绘制现状图,做用地规划方案,并向镇领导汇报及征求意见,再作修改。南翔镇规划是城市规划教研组带学生做的第一个城镇规划。
为了适应“一五”计划期间内地城市大建设的形势,冯先生要求选择一个建设中的城市,又与老城区有紧密关系的规划设计课题作为55届毕业班毕业实习内容。教研组研究后选择兰州,并派邓述平去兰州联系,当时兰州已编制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并展开大规模建设。时任兰州市建设局局长的任震英热情接待,并亲自驱车陪同参观建设工地,现场选点。最后选定做七里河区的详细规划和晏家坪居住区规划。1955年6月冯先生与董鉴泓二人带领学生赴兰州。冯先生与同学们同吃同住,指导现状调查及做规划,要求现状调查准确无误,连一棵树木也要在图上标明。
55届城建专业毕业设计也由冯先生、金先生、钟耀华先生选题及指导,完成了上海市肇嘉浜林荫道城街规划设计、嘉兴市总体规划和上海市苏州河及两岸建设规划设计。毕业设计答辩十分隆重,特聘陈植教授任答辩委员会主席。55届这一班学生从二年级(1953年)开始的建筑及规划课都由冯先生与金先生教授,这个班的同学中后来有不少人在工作及教学中做出成绩,其中有邹德慈、陶松龄、徐循初、张绍樑、李铮生、严仲雄、汤道烈、李锡然、陈业伟等。
以城建专业名称培养的城市规划人才有55届26人,56届28人,57届65人,58届95人。这些学生分配至中央及全国各省市,其中许多人都成为城市规划专业的骨干。
1955年底冯先生担任建筑系主任后,积极向教育部申报设置城市规划专业。1956年被批准,随即将55年入学的城建专业(60届)60人中分出30人,开办城市规划专业,学生有宗林、郑正、吕慧珍等,这应是中国最早的城市规划专业,也是世界上第四个专门的城市规划专业。
1956年(61届)城市规划专业正式在全国招生,入学后加试素描。该班在三年级时,冯先生又决定分出十几名学生,按园林专门化方向培养,这也成为后来设置风景园林专业的前奏。“文革”后,冯先生恢复建筑系主任职务,1979年从规划教研室抽调人员开办全国第一个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专业并开始招生。实现了冯先生在建筑系同时设办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三个专业的宿愿。
1979年同济大学城规专业被评为全国重点专业,在以后6年一次的专业评审中,均获通过并名列第一。2001年7月首届世界城市规划院校大会在同济召开,国外有60多个城市规划院校参加,也是同济大学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国际学术会议。冯先生已86岁高龄,但仍坚持参加会议,他还说如果金经昌先生还健在,能看到他们亲自创办的同济大学城规专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将多么高兴。
1981年冯先生被评为第一批建筑学及城市规划学科的博士生导师,他指导的几位研究生在旧城更新改造及风景园林方面完成了优秀的博士论文并出版专著。
冯先生中西文化底蕴深厚广博,才华横溢,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及风景园林教学和实践中均有重要的开拓与创新。冯先生发表有关规划、建筑设计及风景园林设计原理的重要论文多篇,为中国现代建筑创作引路,成为中国现代建筑奠基人之一。冯先生提出的“缜思畅想、博采众长”及“与古为新”等创作理念,表现在他众多的规划设计、园林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作品上,如武汉东湖客舍、武汉医院主楼、花港茶室以及上海松江方塔园设计等等。在极左思潮的干扰下,尽管他的作品和理论曾多次在政治运动中受到批判,但历史是公正的,真金不怕火炼。作为中国城市规划专业与风景园林专业创始人,中国现代建筑、城市规划及风景园林教育的一代宗师,冯先生的学术思想和创作理念影响深远,将永恒存在。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