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2013年6月6日,为迎接国家“遗产日”并庆祝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创立十周年,同济大学举办了系列活动,包括保护与再生成果暨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建设汇展、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专题报告会和保护与再生研究与教育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和上海历史建筑保护界的专家参加了此次活动。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吴长福院长主持了展览开幕式,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上海市文物局褚晓波副局长、同济大学伍江副校长和著名保护学者阮仪三教授致辞;之后同济大学周祖翼书记为单霁翔院长授予了“同济大学顾问教授”的证书。授证仪式结束,单院长为同济师生与嘉宾做了《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六百年》的精彩报告。下午的保护与再生研究教育论坛,来自东南大学的朱光亚教授、天津大学的徐苏斌教授、北京建筑大学的刘临安教授、香港大学的李浩然教授和同济大学的周俭教授、常青教授、戴仕炳教授分别作了主题发言,发言嘉宾与同济师生进行了热烈的学术讨论。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建设成果展”汇集了该专业在教学体系、对外交流、核心课程和实践环节等方面的教学研究成果,展示了学生毕业后深造、就业及社会反馈等方面内容。学生的保护设计和测绘课程作业也做了详细展示。同济大学的“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是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我国建筑院系中首创的本科专业。该专业开办十年来,以院系雄厚的教学资源为依托,以长期的遗产专题研究为底蕴,通过引进专精师资力量,建设了多门核心课程,与国内外名校保护专业建立长效交流机制,创建国内建筑院校第一个保护技术实验室,初步形成了适应国情、接轨国际的建筑遗产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迄今已培养160余位毕业生,有60%以上的毕业生在中外高校继续着专业方向的深造,在就业的毕业生中有90%以上的人从事着相关专业方向的工作,并倍受用人单位称誉。2010年该专业入选国家特色专业。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遗产领域成果展”则展示了同济大学的专家学者在建筑历史、理论与评论,历史建筑保护与再生的理论、技术与实践,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多个专题的丰富研究成果。学科团队除了承担完成包括国内各地多项世界文化遗产在内的保护规划和保护设计项目,还特别坚持了以学术资源服务地方为学科立足点,完成了上海“外滩源”、“外滩9号——轮船招商总局大楼”、“外滩15号甲——外滩公共服务中心”和上海世博会地区工业建筑遗产的保存、修复、补阙、再生等工程设计;完成了“南京路步行街”、“多伦路”、“思南路”、“武康路”、“新华路”等历史文化名街的保护与整饬工程设计;参与完成了外滩3号、18号、“新天地”、杨树浦工业建筑遗产等项目的修缮与活化设计项目。
在庆祝国家“遗产日”和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成立十周年的特殊日子里,通过大型专题展的形式回顾学科发展历程,对总结经验、推进建设意义非凡。相信在各方面的真诚投入和协作努力下,同济大学的建筑与城市遗产保护与再生事业定会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本次活动受到广大社会媒体关注,并进行了专题报道。
【文汇报】同济历史建筑保护专业10年庆
【文汇报】故宫游客如织 几人能识精妙
单霁翔感慨“直往中间挤”让很多人与珍品擦肩
【人民网】同济大学举办城市遗产研究与实践成果展
国内建筑院系首个“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本科专业创办十年
http://edu.people.com.cn/n/2013/0606/c1006-21767100.html
【上海教育新闻网】同济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创立十周年成果展揭幕
http://www.shedunews.com/zixun/shanghai/gaodeng/2013/06/06/528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