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方守恩书记致辞
尊敬的李楠副司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谢各位领导、专家莅临同济大学,出席乡村振兴人居环境协同创新研讨会,并见证“乡村振兴人居环境协同创新联盟”的成立。我首先代表学校,对联盟的成立和研讨会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专家、各位来宾的出席表示热烈欢迎!对教育部、兄弟高校和各设计研究院给予指导、支持与帮助表示衷心感谢!
提出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是党中央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上作出的伟大创举,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乡村发展问题始终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04年至今,中央1号文件已经连续十五年聚焦三农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也专门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部署。5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央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广泛参与。对于我们高校和科研院所来说,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日前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着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5月21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同志来到同济大学调研,他嘱托同济大学要为提升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竞争力提供智力支撑;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努力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
高度重视服务国家战略,勇于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承担起历史职责,既是同济大学的光荣传统,也是我们的使命担当。同济大学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即投身农村发展事业,国家设立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以来,同济大学在全国率先恢复乡村规划课程教学,发起组建全国性的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组织,也产生了一批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实践之中的教授团队。近年来,学校积极发扬“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传统,鼎力支持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学校在2013年成立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致力于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政策与技术支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杨贵庆教授等一批专家学者,带领师生深入乡村田间地头,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规划。学校还和地方政府合作,在浙江黄岩成立全国首家乡村振兴学院,携手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三农”人才。面向未来,同济大学将集成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力量,集中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继续深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
今天,在教育部的指导和关心下,来自产学研各界的代表们共聚同济大学,共同倡议成立“乡村振兴人居环境协同创新联盟”,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同济大学将全力支持乡村振兴人居环境协同创新联盟开展工作。同时,我们也希望未来有更多的来自全国各界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积极参与到联盟中,为乡村振兴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及所在机构对于组建联盟的热情支持。祝愿今天的研讨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