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国内外300名大学一年级学生、48栋中空板建筑,2019同济大学国际建造节暨2019 “风语筑”塑料中空板建筑设计建造竞赛活动于2019年6月6日-9日,在端午假日伴着高考得“粽”的明媚夏日来啦。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本届建造节的设计意向源泉是宋代诗人欧阳修的《蝶恋花》上阕第一句,此设计主题也使本届建造节的作品突破了往年单一空间的塑造,转而呈现出更为丰富的动人空间和形态,从中不但看到了同学们基于对传统文化理解和空间转译的功能考量和物质建构,展现了不同文化和教育背景下的思维及行动模式差异,同时更折射出共同的浓厚人文情怀。
建造节现场
开始于2007年的同济大学建造节,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主办的大学生实验与实践活动。自2012年起成为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2019年更名为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指导下的全国性实验邀请赛,2015年开始成为国际性实验邀请赛。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而又激发热情的建筑设计竞赛。每组队员需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创造性地利用塑料中空板的材料特性,在基本结构单元与整体空间形态中呈现清晰合理的逻辑关系基础上,通过实验、分析、研究、设计和实体建造,塑造富于想象力的动人空间和形态。
通过这个建造实践,学生们将获得对材料性能、建造方式及过程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同时,通过在建筑空间中进行的活动体验,初步把握建筑的使用功能、人体尺度、空间形态以及建筑物理、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充分激发和调动师生建筑设计的热情和创意。
参加本届国际建造节的除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与创意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和浙江学院之外,还邀请了来自欧洲、美洲、大洋洲及亚洲等12个国家的13所国际建筑院校,以及19所国内大学建筑院校共襄盛会。这样一个盛大的建造节,充分展示了同济大学的国际化和开放性。
在6月6日至9日这短短的3天时间内,凝聚国内、外近300名一年级学生创新与智慧的48栋中空板建筑已成功地展现在大家面前,让每一位参与者体验了建造所包含的意义。
建造过程
通过特邀专家评委团专业而认真的评选,本次竞赛共产生了27个获奖参赛队,包括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优胜奖9名。其中获得一等奖的三个参赛队分别来自意大利威尼斯建筑大学、奥地利格拉兹工业大学和中国湖南大学。
同济大学国际建造节也已成为一年一度的公众嘉年华,每年都有大量市民、学生前来观摩。创新是一股神奇的力量,所有的人们都会被感染和激发,并为之感动。
参赛队名单
国际建筑院校13组
凡尔赛国立高等建筑学校(法)
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西)
威尼斯建筑大学(意)
米兰理工大学(意)
格拉兹工业大学(奥)
莱布尼茨大学(德)
邓迪大学(英)
佐治亚理工大学(美)
麦吉尔大学(加)
墨尔本大学(澳)
国立釜山大学(韩)
九州大学(日)
伊斯兰堡大学(巴基斯坦)
国内建筑院校19组
清华大学
东南大学
天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重庆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湖南大学
中央美术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深圳大学
北京建筑大学
长安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大学
台湾朝阳科技大学
同济大学16组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12组
设计与创意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浙江学院各1组
评委团主席
徐卫国 教授 清华大学 建筑学院 建筑系
蔡永洁 教授 同济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建筑系 系主任
评委团成员
Gisela Loehlein(国际评委):西交利物浦大学 建筑系 系主任
Lee Inhee(国际评委):韩国釜山大学 建筑系
James Wei Ke(国际评委): Chiasmus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持建筑师
鲍 莉:东南大学 建筑学院 副院长
张昕楠:天津大学 建筑系 系主任
刘宇波:华南理工大学 建筑系 系主任
龙 灏:重庆大学 建筑系 系主任
薛名辉:哈尔滨工业大学 建筑系 系主任
叶 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系 系主任
曾 群: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副总裁
李 晖:上海风语筑展示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裁
一等奖
威尼斯建筑大学(意大利)
评审意见
意大利威尼斯建筑大学参赛队的作品用现代材料表现了意大利传统的经典空间,并以简约的手段极致地发挥了材料特性。
湖南大学 建筑学院
评审意见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参赛队的作品造型完整,用一种手段塑造了多层次的空间;以整体的方式巧妙地实现了结构落地。
格拉兹工业大学(奥地利)
评审意见
奥地利格拉兹工业大学参赛队的作品建构逻辑清晰,运用简单的几何原则,巧妙地回应了空间和意境的要求。
二等奖
哈尔滨工业大学 建筑学院
同济大学 设计与创意学院
天津大学 建筑学院
同济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建筑学国际班
重庆大学 建筑城规学院
同济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城乡规划2班
三等奖
上海交通大学 设计学院
九州大学(日本)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 建筑学院
米兰理工大学(意大利)
墨尔本大学(澳大利亚)
同济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建筑学1班
同济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建筑学2班
国立釜山大学(韩国)
优胜奖
沈阳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
清华大学 建筑学院
同济大学 浙江学院
同济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风景园林1班
昆明理工大学 建筑城规学院
麦吉尔大学(加拿大)
凡尔赛国立高等建筑学校(法国)
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西班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