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以“乡村的厕所革命”为主题的亚洲校园计划2019上海暑期学校于8月21日圆满落下帷幕。为期2周的暑期学校包括设计营和教学周两个环节。活动期间营员们迎着台风考察了本次设计基地金山区漕泾镇水库村,完成了水库村公共厕所概念设计和公开评图,一起学习了来自中日韩三所学校教授们精心准备的7场专题讲座。
同济大学彭震伟教授讲课
釜山大学李仁熙教授讲课
九州大学范懿助理教授讲课
8月21日下午举行了授奖仪式,向设计获奖的小组颁发获奖证书,也为所有参加本次暑期学习的中日韩学生颁发纪念证书。
参加颁奖仪式的嘉宾包括来自日本九州大学赵世晨教授、黑濑武史教授、范懿助理教授;来自韩国釜山大学李仁熙教授、金允贞讲师等;参加颁奖的中方成员包括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彭震伟教授、副院长孙彤宇教授、副院长李翔宁教授、姚栋副教授等。
颁奖仪式合影
来自中国同济大学、韩国釜山大学和日本九州大学三所高校,分别属于建筑、规划、景观、室内设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专业的21名同学参加了本次暑期学校。学生们被混编为6组开展设计工作,为金山区漕泾镇水库村设计公共厕所。每个小组的作业均包括一个水库村公共厕所的选址规划,以及3~4个公共厕所的概念设计方案。
No.1 Porter of Nature
由釜山大学郑载勋副教授指导的方案“Porter of Nature”获得第一名,成员包括釜山大学学生JEON, Bu Hyeon、HE, Lei,九州大学学生吴蔚和同济大学学生黄晓军。设计亮点是河道上的浮动厕所和改造废弃大棚的生态循环中心。
一等奖方案(局部)
No.2 Naturailet
由同济大学姚栋副教授指导的方案“Naturailet”获得第二名,成员包括釜山大学学生SEO, Sae Gyo,九州大学学生CHOWDHURY, Wahida Sakura和同济大学学生聂大为。设计亮点是凸显荷塘、树林和稻田等不同自然景观的公共厕所建筑。
二等奖方案(局部)
No.3 Part of the Community
由九州大学范懿老师指导的方案“Part of the Community”获得第三名,成员包括来自釜山大学学生JUNG, Yueun,SEONG, Jin,同济大学学生林晓宇和张曜麒。通过访谈了解村民的意愿,方案突出了公共厕所作为村民公共活动空间的可能性。
三等奖方案(局部)
亚洲校园计划2019上海暑期学校由同济大学、九州大学、釜山大学和上海市金山区漕泾镇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从同济大学、釜山大学和九州大学共同加入亚洲校园项目开始,三个学校强化了校际的学术纽带,加深了对于亚洲城市和建筑议题的理解。本次暑期学校积极回应了限制城市蔓延、重建自然景观、缓解城市生活压抑的社会发展需求;以“乡村厕所革命”为命题,用公共厕所的创新设计探索平衡乡村现代化和自然保育的新发展模式。
供稿:姚栋
摄影:姚栋、彭雨晗
编辑:蒋之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