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鉴文化、感悟生活”——CAUP女教师艺术品鉴文化传承系列活动之陶艺制作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9-11-01

20191031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工会、女教师联谊会联合主办“品鉴文化、感悟生活”——CAUP女教师艺术品鉴文化传承系列活动之陶艺制作在学院D楼陶艺室举行。本次活动特邀当代著名陶艺雕塑家,学院美术教师刘秀兰教授主讲,活动对全院女教师开放,并邀请了兄弟学院测绘与信息学院女教师代表参加。

  

  

  活动开始后,刘老师先做了国内外雕塑及陶艺作品展示,介绍了本人系列获奖作品。随后,就器皿陶艺现场教学,并为大家现场展示了人物陶土制作。女教师们边观摩边现场实践,创作了一个个鲜活而有趣的作品。

  

  


通过一个下午的陶艺初体验,女教师们都惊叹于刘老师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和高超的技艺,她不善言表,却将生活的热情和人生的感悟全部融入其艺术创作中。刘老师说:“艺术源于生活而不局限于生活,初学者对于泥性的了解,以泥为塑,以韵而先,将意境融入作品中、将情感融入陶器里,在线条和造型的把握上强调动静结合、韵律的和谐。”

  

刘老师概括了她雕塑陶艺创作特点:用大写意般运用雕塑的造型语言,又结合陶艺的表现技法,让手中的泥土焕发出新的生命之光,在反复实践和摸索中逐渐形成打泥片成型技法。以泥片作为雕塑的造型基础,灵活运用卷曲、贴片、摁压、线刻等多种手法,形成各种人物形态。泥片的柔软性、延展性和可塑性使得作者得以将奇思妙想表达出来,大量采用夸张、写意的手法,手中的泥片也时常随意而变,成为变化无穷的软性材料,最大程度地表现雕塑的延展性、饱满感及无限张力。

  

女教师艺术品鉴文化传承系列活动是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工会特色项目之一。系列活动关注女教师艺术品位提升,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丰富女教师精神文化生活。本次活动通过体验陶艺制作,旨在提高女教师艺术修养,感受艺术的魅力的同时在手指的触感中体验创作的快乐,通过陶艺作品展现女教师对于生活的感悟。

  


主讲人简介:

  刘秀兰当代著名陶艺雕塑家,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工业协会陶瓷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中国陶瓷艺术家协会理事。

  三十年来,刘秀兰教授悉心指导本科教学和研究生雕塑教学的同时,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获得诸多国内外奖项。如:纪念毛泽东同志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国际陶艺大会学术交流优秀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作品被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贵宾厅等多家博物馆、大学名校、美协、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文化机构及艺术中心等收藏,并与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内外重要专业期刊和报刊上。曾在中央电视台、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纪实频道、日本NHK等电视台进行专题报道;并出版《刘秀兰作品集》,《走进陶艺》,《雕塑与建筑和环境》,《泥·韵》,《紫·韵》等著作。曾获得上海市同济大学记功荣誉,上海建筑装饰集团教育奖励金,米兰伦巴弟大区教育部主任瓦伦蒂娜女士频发的纪念奖章,同济大学卓越女性文化传承创新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