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优秀典型,继承精神内涵——讲述你我身边的故事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第五党支部

来源:建筑与城规学院党建网发布时间:2021-06-27浏览次数:412

自2017年起,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第五党支部长期开展以“发掘优秀典型,继承精神内涵——讲述你我身边的故事”为主题的系列党建活动。该活动延续至今已四年有余,采访了学校内大量的优秀教职工党员,尤其是从事教学与学生工作数十年的、德高望重的老一辈党员同志们。他们向同学们传递着感动、感悟与经验。


典型一:“奉献自己,服务校园”——退休教授杨义辉老师

“我这一生最骄傲的事是桃李满天下。”——杨义辉老师


杨义辉老师讲述他的一生


2017年5月2日,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第五党支部王玮颉、王唯渊、罗瑞华小组有幸采访了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退休教授杨义辉老师。杨老师热情邀请同学们去往他在同济附近的家中,将他的一生娓娓道来。杨老师通过他人生的几个重要节点,讲述了他是如何从一个“行伍出身”的年轻人慢慢成为了奉献同济、奉献教育、奉献水彩的水彩画名师

杨义辉老师在家接受采访


个人奋斗与服务教育的紧密结合

1953年,年仅19岁的杨义辉抓住了全国高等院校系院全面调整的机会,进入了同济大学建筑系当一名小小的试验员,负责登记分数抄写文件等行政工作。由于热爱画画,他开始在北楼苦练技法,潜心作画,那段孤独又上进的岁月也成就了杨义辉。画作被冯纪忠先生认可后,经过学校官方流程他从试验员转成一名教学辅导员,靠着传道授业的那股激情,马上他又成为了实习助教。不久后,杨义辉转正成为建筑系的正式老师,最后还成为了学院的美术教研室主任,一直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从事美术教育直至退休。

杨义辉老师早年素描习作


回忆起这段奋斗史,杨老师坦言,年轻人就是要冲,要不甘于命运。杨老师行伍出身,也不是靠天赋,而是靠自信自强与后天的努力与汗水成功的途径不仅只有一种,多种方法都能到达目的地。在育人上,杨老师告诉我们,做人首先要志存高远,不要自卑,要自强自信,要有兴趣。如果没有兴趣,就试图去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成就。其次,当你起点低的时候,就要靠勤奋去弥补,只要有毅力,只要有真材实料,不要担心,是金子总会发光。


美术教育中对学生的无私奉献

由于自身经历,杨老师对于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因个人水平分优劣。他说,作为老师绝对不能差异化对待学生,学生起点高低有差异,但既然来学习就是有求于老师,作为老师就应该帮助他们,慢慢启发他们。杨老师也常常用自己的经历去激励资质较差起点较低的学生,通过他的一番教育与指导,不少学生进步很大,也很喜欢杨老师。

杨义辉老师现场授业解惑


提到他这一生最骄傲的事是什么的时候,杨老师毫不犹豫地回答,桃李满天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是很不容易。他提到了一个学生的例子——当今油画大师杨顺泰,当年他带学生外出写生时,杨顺泰常常在旁边观看。注意到这个迷恋画画又好学的孩子,杨义辉老师带他到自己家去观赏一批水彩画藏品,还指点杨顺泰学习临摹,可谓开启了杨顺泰“不是科班胜似科班”的学画历程,杨义辉也成为了一代油画大师的伯乐。


美学理念的广泛交流与传播

杨老师于1978年组建上海水彩画研究会,并任副会长。1994年杨老师应中国电视大学之邀,主讲水彩教学20讲,在全国播放。他的作品多次被列入《世界华人文学艺术名人录》、《中国水彩发展史》、《当代中国建筑美术名家作品集》、《上海水彩20家作品集》、《中国百年水彩画》等书籍中,并在国内也多次举办个人画展。杨老师的美学理念得到广泛传播,曾两度应邀赴德交流,其画作获得德国教授的青睐。

受访过程中,杨老师还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很多经典画作,现场传授他的绘画体会。他告诉我们,设计与美术创作要带有三杆枪:一杆外语、一杆照相机、一杆速写本,要广泛接收外界信息,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一定要带着好奇心,多观察生活多收集资料,随身带上照相机与速写本,随时随地记录,还要学习默画,也就是试图了解绘画的真谛。

杨义辉老师绘画作品

杨义辉老师绘画作品


杨义辉老师的一生就是和同济一同成长的一辈子,他将一生奉献给了同济建筑系,奉献给了他的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们,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水彩事业。

杨义辉老师与同学们合影


典型二:“一路艰辛创伟业,一世芳华照后人”——退休教师支部书记韩建新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这一年的5月27日,是上海解放的日子;到今日,恰好整整70周年。而韩建新老师出生于1949年的5月21日,他生在上海解放的前夕,与共和国同岁,伴随着上海的解放与新中国的建立,展开了他人生蕴藉沉厚的篇章。

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19年5月26日,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第五党支部以“从故事里感悟祖国”为主题举办了新一期的党建活动;邀请韩老师作为嘉宾与同学们分享其与共和国一同成长的70年的人生经历,学院的孙彤宇老师和唐育虹老师也出席了这次座谈。和许多共和国的同龄人一样,韩建新老师的名字里铭记着新中国诞生这一伟大的时刻;在这次活动中,他讲述了自己一生的线索与历程。70载走来,不论世事起伏变迁,韩老师坚持育人爱人,总持着一种淡然与挂念,永葆着一份对自己生命中所遇见的人们持久不变的善意与关怀。


以育人报国

上山下乡是韩老师那个时代的人们普遍的经历,韩老师1968年在高中即将毕业之际,分配到黑龙江建设兵团参加劳动,成为北大荒的拓荒者。

那时,开拓北大荒的先锋许多是朝鲜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兵,下乡的青年学生最开始的工作是给志愿军当助手,而韩老师的师傅就是一名曾经在战场上开过坦克的拖拉机司机。在学习开拖拉机、不断拓荒的艰辛中,所有的老兵和青年们不畏困难辛苦,全心全意,为祖国的建设付出自己所有的力量,在辛勤劳作中没有丝毫怨言。这让韩老师深受教诲,为祖国奉献虽有辛苦,但亦幸福而有价值

也正是在北大荒的四年,韩老师也逐渐明确了通过育人爱人实现奉献祖国的价值和理想。作为少有的拥有高中学历的人,他被安排了开办学校教导学生的任务。他亲自砌筑了作为学校的三栋泥瓦房,一个人承担了六个年级所有学科的教学任务。在没有钱买书本的艰难条件下,他还带领学生开荒种豆,用卖黄豆的钱购买教学用书。他不停地探寻与积累,最后不仅建立了一个小小的图书馆,还组建了一个乐队。由于教课的成绩卓越,韩老师获得了极好的评价和口碑,后来被调到师部进行教学,并被评为“牡丹江地区优秀教师”。

后来的韩老师,从同济大学毕业并留校之后,为学院的发展和教学默默奉献了数十年,既担任过任课教师,亦负责着学生工作,与学生们建立起深厚的情谊,他不仅见证了冯纪忠、葛如亮等前辈的风华绝代,也看见了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下,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从曾经的五七公社逐渐发展为如今的建筑、规划、景观各个一流学科齐头并进,从艰难而光辉的历程。如今的韩老师已经是许多老师的老师了,他的育人之树早已开枝散叶。

活动现场


育人要爱人

韩老师对身边的人总是怀着体贴的善意,秉持育人无差别,育人要爱人的信念。在建设兵团师部教学时,他接触到许多首长子弟,也接触到许多普通工人的孩子,他将二者间的不平等看在眼里。干部子弟的物质条件通常优渥,而工人子弟却时常破衣烂衫。他心疼那些贫寒的学生们。因而他私下里带着学生去开荒,采药材,装载车皮等,所获得的报酬,除一部分买书外,剩余的则为条件不好的学生买鞋,或支付一些他们必须的费用,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他们提供帮助。韩老师是学生心里尊重和依恋的人。1972年大学恢复招生,韩老师作为地区先进代表参加考试,以第一名的优秀成绩考入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在他考入同济离开东北的那天,火车站一半的人皆是为送他而去。

爱人的初心从不变。在同济求学期间,韩老师班上的同学在学历和文化水平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距,大家都抱着一颗虔诚求知的心,但许多同学由于之前的知识背景较欠缺,无法听懂老师上课的内容。在此情形下,韩老师主动提出,他愿意作为辅导者,为同学们先补上所缺失的知识内容;他体贴地关注着身边人的需求,并自愿承担起责任,提供力量为他人解决困难。而后在同济工作的几十年里,韩老师对待更多的学生、同事、师长,亦是如此。而对于学生,他尤其希望能够尽自身的力量,使他们能够明白,如何坚强地去面对人生中的不遂意与挫折。

韩老师对学生有发自内心的热爱,但他并不以传道者自居。他珍惜学生的陪伴。谈起曾经的学生,不论是东北建设兵团的孩子,还是后来在同济遇见的人们,他似乎总是会不经意流露出欣慰、牵挂和想念。

韩老师在活动中讲话


后记

爱人者、人恒爱之。韩老师说他很感激在他的人生路上帮助过他的人们,他认为自己曾在许多关键的时刻,得到过一些人的重要的帮助,在他看来,某种程度上他是一个运气比较好的人。但在我们看来或许事情不尽如此。我们认为是因为韩老师总是无私地、热诚地关爱着他人,才让众多的人感动、尊重,愿意以同样的善意相待。韩老师用坚韧而充满关怀的一生,叙写着共和国成长的点滴和一名共产党员的热忱与信念。从拓荒到育人再到退休后继续工作,韩老师没有因为岁月的磨砺改变自己的家国情怀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可谓一路艰辛,一世芳华。


尾声

在韩建新老师的故事分享和交流结束后,以此作为契机,孙彤宇老师为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党课。孙老师首先讲到,就像七十年来韩老师始终为祖国的建设付出辛劳,在人生的跌宕与起伏中从未退后或放弃一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同学们应该具有远大的目标,心怀理想,无论是否有不顺或坎坷,都能够一路上为之坚持。同时,要能够真心地关顾他人,如韩老师对待身边的人们从不改变的诚挚关怀一般。

其次,韩老师无论在什么样的境况中,对于学习与知识都抱有极大的热情,并乐意指引他人。在建设兵团的日子里,他努力寻求资源来学习文化知识,阅读各种书籍,并始终追寻着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的机会;来到同济之后,几十年间他亦从未停止过获取新知;这一点也让我们感触深刻。孙老师说,同学们也应该如此,使自己保持着终身学习的兴趣与能力,不断地阅读、思考,并且努力将自己的思考记录下来,形成文字

最后,孙老师提到,人应该追求一些更为本质性的东西,不要一味地追求过于功利化的利益。韩老师敬畏知识,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工作,关怀着身边的人,这使他在岁月里获得了淡和而坚韧的底质;我们看着他,感到这位长者使人敬佩而想要亲近。而我们在生活中,也当努力提升自己人生的底质,努力使自己的心所向往的地方,真正的高远。

韩老师与同学们合影


典型三:改革四十话沧桑——退休教师贾瑞云老师


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青年党员树立崇高的理想并努力提升自身的修养与能力,2018年11月4日,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第五党支部开展了以“改革四十话沧桑——一堂穿越时光的党课”为主题的党建活动。此次活动邀请了年逾八十岁的学院老一辈教授贾瑞云老师作为嘉宾,孙彤宇老师、唐育虹老师也来到了现场。在交流会上,贾老师向支部的同学分享了她入党、求学、工作的经历,从她娓娓的讲述中,同学们了解到了她几十年里丰富充实的人生经历,感知到社会产生的巨大变化与发展;同时,也深切地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充满了理想与责任感的老一辈共产党员,贾奶奶的诚挚、认真、关怀,以及她为了使身边的人过得更好、使社会取得更好的发展,如何在建筑专业领域与社会工作中尽着自己的努力。这使得大家从尊敬中更生出一种感动与震撼,也激励着我们,要使自己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尽一份力量,一直努力不停歇。

穿越时光的贾奶奶


六十三年的故事

研五支部的同学们事前与贾奶奶进行沟通,希望听她讲述一下自己四十年来的人生经历,而贾奶奶却决定将时光的镜头拉得更长,细细讲述了一个长达六十三年的故事。六十三年前,是贾奶奶进入同济的时间,她把这个时间作为了生命中一个最重要的刻度,也视为后来人生中许多重要经历的开始。在进入同济后,贾奶奶在这里学习、工作,也在这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她的讲述中,我们可以深深地感知到,她将学校视为生命中最珍视的一个部分,将党组织作为自己家一般的归属,一生都在为对这两者的热爱与信念贡献着自己的心力。她认为她从这个集体中获得了温暖,而我们觉得,正是像她这样的始终坚持着为他人和社会付出努力的人,为大家创造与提供着温暖。


“对同济始终如一的眷恋”

贾奶奶说,她对同济的深深眷恋,从跨进学校的那一天即开始。她入学时,乘坐的三轮车将她送到学校的大门口,就将她和行李都扔了下来。这一切被学校的门卫看见,理解她无法搬动过重的行李,因而积极出面跟三轮车夫交涉,要求车夫将她送进校园。而待车夫将贾奶奶送到新生报到的北楼后,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见到贾奶奶,主动从楼上下来,帮助她拿了行李,引导他办理了报到相关事宜,并将她送到了所住的宿舍。这简单的两个场景,成为了贾奶奶始终的感动,在她心里,直到今日仍柔软。而同济也正是这样一个地方,从细微之处,关怀着每一个人。


“为学校和社会做一些事情”

贾奶奶和她那一代前辈们在学校的建设中做了许多事情。现如今学校内的大礼堂、西北一楼等建筑由贾奶奶的同班同学所设计;三好坞的建设与整治,也是在1959年的3月8日,由贾奶奶带着当年建筑系的女生们挖下了第一锹;南北楼前道旁的许多树木,有许多还是贾奶奶和同学们当年所亲手植下的。这些年贾奶奶和同学们进行聚会时,总会去这些地方留影;用她的话说,这是由于对学校有着一种始终如一的热爱。除此外,在国家与社会的各种建设活动中,贾奶奶和同学们也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贾奶奶说,一辈一辈的学生们,为学校、为国家做了一些事情,而这样的事情还要做下去。她提醒大家,美好的景致,都要由劳动创造出来;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有过去的先辈的工作,才为我们如今的生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就如同改革开放这四十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无数人的辛劳与付出上建立起来。而如今,我们也要在这个基础上努力,继续创造新的美好的景象

贾奶奶在活动现场


感悟:种子与树

贾奶奶现如今已逾八十岁,却依然经常参与学院与党支部的各类活动,并且乐于与年轻的党员们进行交流,以她多年丰富的知识与经验为大家提供指引。在这次交流会即将结束的时候,贾奶奶略微谈及到她内心的想法:她从学院的工作岗位上退休了,但是党员的身份不会退休;她只是希望能够为其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大家都能够更加开心地生活。这样的精神对同学们的触动很大,就像她所说的那样,共产党员应该做一粒种子,在社会的建设里生根发芽,坚持为使这个社会变得更好而作出努力。而我们看见她,有一种更深的感受:穿越几十年的时光,她早已是一棵大树。

贾奶奶与同学们合影


典型四:“热望生活,顺其自然”——张建龙教授


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本学期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第五党支部开展的“三型”党建活动,以“如何认识自己,树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为主题,通过采访优秀教师,学习先进典型,了解其学生时代与教师时期的经历,使支部的每个党员都能重新认识自己,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支部党员于2017年12月11日,在建筑与城规学院C楼307办公室对张建龙老师进行了采访。

从1981-1987年就读于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再到1987年留校担任院系的教师,2017年是张老师在同济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周年。张老师认为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在人生很多重要的临界点上,他似乎没有做过什么惊心动魄与轰轰烈烈的选择,而是一路顺其自然地走上了这条教师之路。但这一切,从根本上来说离不开他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热望。

张建龙教授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年纪念


微小美好述回忆

张老师回忆起学生时代的经历,虽是细碎小事却足以勾勒出一幅幅令人难忘的生动场景:

一年级的圣诞节,自己亲手制作手绘明信片,拿去邮局邮寄引得旁人艳羡;

二年级仅凭借一门结构课程作业的经验,出色地完成了某个设计的配筋验算,却因此耽误了另一门课成为大学里的小遗憾;

四年级去宁波参加全国竞赛,六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夜半无人的车厢,行李架上放着图纸,桌上一袋小橘子,打开一本《收获》,不禁浮现出徐志摩那个时代的动人画面……

那些于我们而言陌生的场景却透过张老师闪光的眼神。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成长过程中,张老师本着对生活的热爱,不顾路途劳累,积极地参与全国各地的规划项目,即使那些都是无偿劳动,老师依然兴致不减,伴着一颗“贪玩”的心,各种丰富的经历让自己逐渐靠近一直所期望的生活化状态。

学生时代的张建龙(左二)


授人以渔重经历

张老师在教学中尤其关注社区,关注平民建筑,关注百姓日常他认为城市与建筑最终是要服务大众的。为了推进实验性教学,让学生能够多体验多感知,张老师奋力争取,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去往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学习体验不同的地域文化,充分认识社会的多元性和复杂性。而每次满载收获的出行背后,都是张老师因顾虑学生们的安全而悬着的一颗心。

张老师与国外院校师生的教学合作


当谈到他那一代和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区别时,张老师认为两者的知识建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如果说他们这一代中国建筑师的知识结构是一棵有主干有分支的大树,清楚自己哪些方面有所欠缺进而可以补足使得大树枝繁叶茂,那么现在年轻建筑师的知识结构则更像一团涌动的场域,虽然碎片化没有中心但却处于持续变化的状态,知识的来源广更新快,使我们拥有更多的可能性。他认为这两种建构方式都是顺应了社会的需求,不分优劣,社会进程会做出最好的选择,所以鼓励我们要去把握动态也同时提醒我们要注意知识碎片化的弊端。

张老师在办公室接受采访


针对当前行业的就业形势,张老师建议同学们多去尝试,不要局限。由于时代不同,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年轻就是资本,折腾是我们的优势和权利,所以不应急于把自己固化在一种模式之中,最重要的,是想清楚自己最喜欢的生活状态,然后通过不同的尝试去努力接近自己的理想状态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敢于尝试,勇于拼搏,每一次的选择都会让我们有所收获,每个阶段的尝试都会使我们不断朝着理想状态趋近。

张老师获 “CAUP可爱老师”奖


顺其自然话同济

在张老师看来,“同济精神”是包容,同济大学这所学校的建立从根本上就是独特的,是上海的地域、气候、环境和城市性格造就了同济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充满了民主与自由的味道。

同济的风格好比参数化,整体的意义是由单个的意义汇聚而成,各种各样的人都能够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齐头并进,而不是被某一种学派所占领。同济的明天总是充满未知,让一切皆有可能在这里发生,也因此吸引了更多的国际合作,产生更多对话的机会。

多元包容正是同济大学的精神所在,同时也是同济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

2012 CAUP 60周年文艺汇演


张老师一直给人平易近人的感觉,如今的张老师主动地寻找着退后的机会,希望让更多的年轻人走上重要的位置,而自己将会选择静静地告别这段生活,开启下一段精彩的人生旅程。通过此次采访,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张建龙老师在长达三十余年的大学生活中所建立起坚定的个人价值观,他秉持着对生活的热望,顺应时代的辩证思想,使支部的党员同学深受教育和启发,值得我们今天每个年轻人学习

参与采访的支部党员与张建龙老师合影


典型五:“甘于求索,习以修身”——阴佳教授


2017年12月15日,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形”的党组织,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第五党支部开展了以“如何认识自己,树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为主题的党建活动。当天,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第五党支部的党员们有幸采访了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美术教学团队的阴佳教授。通过阴教授对自身求学经历、创作经历以及教学生涯的分享,支部成员们感受到了作为一名艺术家,一名教师对于创作与职业如水澄净的热爱与如火炙热的追求。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党员,如何从学习中,工作中建构属于自己的价值观,成长成为一名甘于奉献,甘于为共同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的党员


求知:客居太行的赤子之心

谈到求学经历,阴佳教授分享了自己只身去往太行山写生的故事。他借住在当地。吃饭时,只有萝卜干、稀饭和玉米糊,人吃完便给猪吃。在枯燥而简陋的太行山下,阴佳老师驻足了一个月,用画笔记录了山色与人文。当问到创作环境是否艰苦时,阴佳教授笃定地说:“只要你喜欢做这件事,就不要谈艰不艰苦。”同时,他还鼓励支部成员,在年轻的时候,一定要体验生活,去农村,去钢厂。体验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取灵感,更在于锻炼自己。

年轻时代的阴佳老师


教学:不断探寻的问号之姿

从85年至今,阴佳教授每年都会带学生出去写生。但是,会尽量让学生画出和上一年不一样的东西。比如尝试用钢笔在宣纸上作画,钢笔没法停顿,所以线条必须肯定、大气、流畅。材料变,画法亦变。

而对于建筑系学生的美术教学,阴佳教授亦有要求。如今的建筑创作方法与教学方式日趋多元,往往与历史与古典区隔得很明确。而美术教学一方面能够通过基本功训练(如素描和钢笔画)让学生回归艺术创作的本源,同时也能与时俱进,适度跳脱出以写实为目的训练手段,尝试注重意象的表达,与现代建筑三维创作的方法相呼应。

阴老师指导的学生作业


创作:凌波前行的人本之态

关于艺术创作,阴佳教授更倾向从人的角度出发。例如,在地铁站设计艺术品,最吸引人的创作应该放在能够驻足停留的空间中,站台上则要尽量简明,避免拥堵。除了人本关怀,公共艺术还应关注时间的变化,不能拘泥于某一个固定的时期。例如阴佳教授在九十年代初为逸夫楼做的《理性的力量——微观、中观、宏观》,意在表达学校的不同专业,阴老师没有选择用当时流行的丁字尺来表达建筑学,因为他深知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有更多的创作工具。因此,他选择了更具有时间感的祈年殿作为设计来源。

阴佳老师的概念画稿


土壤:设计之外的自我酝酿

“无论是建筑还是美术创作,我们都不能只谈结果,而不谈经过,只谈果实,不谈土壤。”

阴佳教授认为,创作的过程往往能反映更多的理念,一个艺术家应该善于展示自己的理念,善于追溯作品的从所由来。就像弗兰克·盖里,他喜欢帆船运动,喜欢观察金鱼游弋的状态;再如卡拉特拉瓦,喜欢研究运动中骨骼的形态变化。因此,在思维训练上,需要自我注入,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不能只讲直觉和操作,而要有思维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修养:终之一生的观念建构

“建筑学不是为了培养画家。建筑学的艺术训练本质上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判断力与观察能力。通过绘画培养独特的眼光和提高审美能力,而不是只关注技术细节。就像梁思成先生讲的,建筑师需要文学家的敏感性、社会学家的观察力、工程师的精确性以及艺术家的审美,但前提是,应该做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艺术的学习是终身的。只有终身学习,才能具有创造力;只有夯实基础,才有更多可能。”

——阴佳教授

通过这次访谈,阴老师在学习和立志方面带给我们诸多的启发。作为建筑系的学生,我们不能将自己的思维局限在专业范围之内,而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建立多元的思维,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作为新时代的基层党支部的党员同学,我们应该热爱生活,热爱专业,不畏艰苦,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支部希望大家能以阴老师为榜样,立志立身,勤学笃行,为国家建设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阴佳老师与同学们合影


 供稿支部: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第五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