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丹,志丹》歌剧观后分享会

来源:建筑与城规学院党建网发布时间:2021-04-28浏览次数:379

序章  前言

428日晚,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第十三党支部组织支部成员在四平路校区大礼堂观看同济大学原创民族实验歌剧《志丹,志丹》。

观演后支部组织学习和了解歌剧主角刘志丹的生平以及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建之初的艰难奋斗历程,党内同志积极主动分享了观演感受。

歌剧  背景学习

群众领袖,民族英雄

刘志丹1903-1936——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刘志丹原名刘景桂,字子丹,出生于陕西省保安县(今志丹县)。

1921考入榆林中学,曾任学生会主席并组织领导学生运动。同封建军阀势力做斗争。1924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春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选派至黄埔军校学习。

1926秋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担任中共山西省委秘密交通工作。后多次迁任,组织领导了多次起义,学习井冈山斗争经验,艰难开辟并巩固发展了陕甘边苏区。

 “左”倾路线统治时期,刘志丹被逮捕,备受折磨却坚持原则。不久后中共中央到达陕北,毛泽东、周恩来等迅速纠正了陕甘苏区党内“肃反”的错误,刘志丹获释。此后刘志丹依旧信仰坚定,从大局角度思考战局,并紧密团结在中共中央周围,绝对服从中共中央的领导和差遣。在他的领导下,陕北红军与中央红军团结一致,共同对敌。

19363,刘志丹率红28军参加东正战役,挺近晋西北地区,相机夺取黄河渡口,打通与陕北苏区的联系,保证东征主力背靠苏区。414,红28军进军重兵把守的战略要地三交镇,争夺十分激烈。军长刘志丹冒着枪林弹雨,行进至距离敌军阵地不足300m处直接指挥,不幸被敌军枪弹击中,壮烈牺牲,年仅33岁。

1936424,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举行追悼大会,沉痛哀悼刘志丹将军。毛泽东题词:“群众领袖,民族英雄”。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将保安县改名为志丹县。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建与发展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共陕西省委和陕甘边特委领导,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带领红二十六军和陕甘边人民,历经艰难曲折而逐步建立和发展的重要根据地。19352月,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与陕北革命根据地统一成为陕甘革命根据地,在党的历史上有着起承转合的特殊地位,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01建立陕甘边革命武装

深刻总结几次起义的经验教训,1929中共陕西临时省委收到中共中央两次指示信与《陕西问题决议案》,尽力扩大党在群众中的工作、加强党对群众斗争的领导、开展农民游击战争、建立苏维埃政权等指示,省委派出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革命先辈深入陕甘一带开展兵运工作。19319,刘志丹和马锡五等先后到南梁地区,建立了党直接领导的工农革命武装——南梁游击队。学习井冈山经验,领导和发动群众打土豪,抗粮抗捐、分粮分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极大地激发了根据地群众的革命积极性。他们领导的革命队伍,在群众的支持和掩护下开展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

1932825,省委决定创建红二十六军。1224在宜君县转角镇(今属旬邑县)举行陕甘游击队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团授旗仪式,下辖骑兵连、步兵连和少年先锋队,共200多人。

02开辟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根据地

红二十六军成立后,挥师东进宜君县焦坪,南下照金香山,与渭北游击队协同作战,奔袭淳化,攻占金锁关,歼灭了旬邑、彬县等地民团势力,开辟红军新的游击区,在照金苏区建立党的组织、苏维埃政权和各种群众组织,逐步形成了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

选举产生新的陕甘边革命委员会领导群众成立区、乡、村革委会,没收地主、反动富农和祠堂、庙宇的土地,根据人口与劳动力相结合的原则,分配给雇农和贫农,补充土地不足的中农,扶持农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

面对照金苏区与渭北苏区的紧密呼应以及红二十六军的发展壮大,国民党当局武装照金周围的反动民团,调兵遣将“围剿”照金苏区。在刘志丹、习仲勋等的领导下,红二十六军和苏区军民浴血奋战,开展了激烈的反“围剿”斗争。刘志丹率陕甘边红军主力向北出征,攻克了合水县城和庆阳三十里铺。与此同时,数千国民党军大规模“围剿”照金苏区,边区领导机关率领留守游击队和后勤人员扼守关隘连连挫敌。

19331015,叛徒陈克敏带领敌军乘夜从后山登上薛家寨。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边区党政军领导果断作出保存实力、分路突围的决策,1016,照金苏区陷落。

03巩固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根据地

1933113日至5,陕甘边区党政军领导人在合水县包家寨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撤销陕甘边红军临时总指挥部,恢复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并尽快组建第四十二师,分别组建以安定、南梁和照金为中心的三路游击总指挥部,红二十六军居中策应,开辟南梁苏区。118,红二十六军在合水县莲花寺正式恢复,并成立第四十二师、建立中共师党委,下辖第三团和骑兵团,全师共500多人、战马200多匹,开展游击战争、发展壮大力量,并打破了国民党军的大规模“围剿”。

19341,第二、第三路游击总指挥部相继成立,并以所属部队为基础分别组建了红四十二师第一团和第二团,近400人。在边区特委领导下,先后建立了中共陕甘边区南区委员会和赤淳工委,许多乡村也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114日至6,陕甘边区特委和边区革委会在南梁荔园堡召开陕甘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选举习仲勋为主席,贾生秀、牛永清为副主席,一致通过了政治、军事、土地、财政、粮食等决议案。同时,成立陕甘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和边区赤卫军总指挥部,刘志丹任军委主席,朱志清任赤卫军总指挥。工农兵代表大会的召开和苏维埃政府的成立,实现了临时政权到正式政权的转变,标志着不稳固的游击区域已经转变为巩固的革命根据地。

1935年初,面对蒋介石调集6个师的兵力和各县民团近6万人,对陕甘边根据地和陕北根据地发动大规模“围剿”的严峻形势,陕甘边特委和陕北特委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成立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统一领导陕甘边和陕北两块革命根据地,实现了两支红军的统一指挥和协同作战,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从此成为陕甘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座丰碑,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是对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创造性实践,在创建革命武装、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红色政权的积极探索中,为中国革命作出了独特的重要贡献。

歌剧  感悟呈现

礼堂灯光关闭,全场陷入一片黑暗当中,由激昂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鼓点将舞台骤然点亮,歌剧在1928年晚秋的一片深山中拉开了帷幕。

P1《深山火种》片段

腹背受敌,受困于山林中的游击队伍已然饥寒交迫。精神与躯体的双重压力下,关于如何脱困队伍中出现了激进的声音。这时,刘志丹现身,以生动亲和地言语抚平队伍中的焦虑,指明了脱困的方向。

  —— 林耀

P2《城门遇险》片段

城门下的一次巧遇,让我们看到了时代下泾渭分明的两种选择。坚定理想,不惜放弃唾手可得的财富地位,为人民抗争的大奎;目光短视,只为金钱利益放弃崇高精神,与敌人为伍的叛徒吴仁智。

 —— 秦志宇



管弦合奏的背景渲染出紧张刺激的氛围,在剧情的推动下我们为刘志丹被认出而紧张万分,又为大奎冒着风险舍身相救的气魄感到庆幸和敬佩。赞美时代背景下为崇高革命理想而奋斗的革命先辈们。

 ——王琦

P3《亲情如水》片段

是什么样的大爱才能让一个人放下对温暖家庭的渴望,克服对深爱妻子孩子的愧疚毅然奔赴前线。又是多么深沉的爱,才能让一个妻子十年如一日为丈夫缝鞋祝福。

  —— 陈胤徽

P4《囹圄真情》片段

刘志丹蒙受冤屈、身陷囹圄之际,在地上用力书写了“信仰”二字,这一刻他对革命信仰的执著坚守无声但有力。

 —— 林耀

歌剧  心得分享

歌剧展现了刘志丹在革命低潮时放下对妻女的眷恋坚持回陕北斗争,一心为民建立和巩固革命根据地。在接受组织考验时无怨无悔坚定信念理想,最后率师东征,壮烈牺牲的革命故事。观影后,支部各位党员同志们深受触动,积极交流。身为入党积极分子与发展对象的几位同志纷纷主动分享个人心得,更加坚定了入党的信念。

刘志丹同志突破重围,坚定信仰,在国家、民族、政党和个人的困境中从未选择退缩,而是以大无畏的精神在低潮中奋勇前行。这种英雄气概和革命斗志恰恰是那个年代的共产党人的生动写照。观看这场歌剧,我沉浸在这种历史氛围中,被艺术家们的表演深深感动,刘志丹的人物形象通过他们的肢体与言语再现,得以让新时代中的我们重温这段革命先辈的光荣故事。

 —— 徐艺桐

观看《志丹,志丹》歌剧,我感悟颇多。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是千百万烈士用生命换来的,同样也是烈士刘志丹不畏强敌,带领干百万红军奋力作战才能有今日。

我们必须学习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树立为党和长期人民艰苦奋斗的思想,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和坚韧的革命品格。

 —— 潘文仙

此次有幸观看了《志丹,志丹》的话剧演出,深受鼓舞与启发。剧中,清华起义失败后,刘志丹带领着不到二百位的红军突出重围,走出大山。之后又回到家乡,建立起革命根据地,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而正当革命事业如火如荼开展之时,刘志丹却受到党内左倾思想的影响遭受不白之冤。尽管如此,志丹同志未曾对党有过一丝一毫的怀疑,依旧坚定追随着党的步伐,听党指挥,最终在战争中英勇牺牲,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志丹同志短暂的一生坎坷而壮丽。现在回想起话剧中的一幕幕 ,不免感叹,我们之所以能够享受着丰富的物质资源,过上幸福无忧的生活,都是因为有了这些前辈的奋斗与牺牲。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铭记党带领人民走过的艰辛道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朱冰

有幸观看了《志丹 志丹》这部由多方打造的民族实验歌剧,整部剧讲述了一段革命英雄与时代楷模不屈斗争的壮烈史诗,演员们用其精湛的演技向我们展示了英雄们在革命历程中不畏牺牲、坚贞不渝、视死如归的光辉形象。主人公刘志丹在革命陷入困境之时,毅然回到陕北,建立起以民众为基础的革命根据地,为中央红军保留了重要的战斗力与人员,其忠心向党、一心为民的满腔热血与朴实稳重、真诚勇敢的个人品质深深打动了群众,也打动了我。

观看歌剧后,我更坚定了入党的决心,希望能够像战争年代的革命英雄一样,始终保有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当代社会价值和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与同样志向的同志群体们共同谱写着时代的华章。

 —— 倪梦竹

今晚非常有幸观看了我校的原创民族实验歌剧《志丹,志丹》,其实这是我第一次现场看歌剧表演,演员们饱含情感的演出、美轮美奂的舞美灯光、乐团恢弘磅礴的配乐演奏等等,都使今晚成为了一个难忘又感动的夜晚。

刘志丹将军革命途中被诬陷,身陷囹圄,却坚守心中的信念,决不妥协。了解了一些背后的历史,原来当年在“左”倾路线统治时期,有许多忠于党和人民的革命志士被诬陷、冤枉。一心为革命却遭同伴敌对,可以想象他们有多么的伤心失望。但是真正坚守正义的人不会轻易妥协,就算遭到迫害,刘志丹的心中依旧对革命充满热情和希望,他也坚信,身正不怕影子斜。平反之后,刘志丹将军依然毅然地冲锋陷阵,让革命的火种洒满西北大地!

赏歌剧,学历史,我们传承发扬刘志丹在任何环境中都坚定立场的精神,不忘初心,怀着革命精神,刻苦学习,艰苦奋斗,为人民谋幸福、谋发展!

 —— 张婧怡



参考资料:

[1] 《刘志丹》,新华网[引用日期2013-04-13]

[2] 《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刘志丹》,人民网[引用日期2021-04-27]

[3] 《刘志丹简介》,人民网.2008-8-22[引用日期2012-11-10]

[4]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与发展》,人民网[引用日期2019-06-14]

[5]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新的出发点》, 央广网{引用日期2021-01-26]

供稿: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第十三党支部

文字整理与排版:林耀

校对:王琦、秦志宇

审核:唐育虹、孙亚琛、郑晨、肖求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