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8日下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跨越边界:社会、政治与历史”学术论坛暨博士论文与学位攻读分享沙龙第一期在学院D1报告厅展开,赵日晔老师与三位博士生就博士生阶段相关程序解读和研究方法经验进行了交流与分享。本次博思论坛通过腾讯会议进行全程直播,活动前期共计64人报名,活动当天,线上高峰约70人,线下高峰约30人,活动反响热烈。
论坛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生党委主办,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20级博士生委员会承办,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会国际与学术交流中心、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第七党支部联合协办,是硕博联动活动的形式创新,也是学院学生党委贯彻落实党员办实事,全心全意为周边师生服务理念的体现。
现场与会师生合影
PART 1 领导致辞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耿慧志教授首先致辞,耿院长寄语在座的各位博士要静心好好搞研究,鼓励同学之间多多交流,突破瓶颈、取得进步,并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
副院长耿慧志致辞
学院党委副书记唐育虹老师致辞中介绍,博思论坛将分为上、下两学期举办,希望本次论坛能为各位博士生带来较大帮助。今后学院的活动会针对大家需求来策划更多内容,请大家拭目以待。最后,唐老师也祝愿本次活动圆满成功。
副书记唐育虹致辞
PART 2 程序解读与答疑
在本次论坛中,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务科赵日晔老师对博士生培养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主要包括学制、培养计划、论文选题、中期(综合)考核、论文阶段成果学术报告会、学位论文预答辩、论文查重和盲审、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申请学位要求和证书申报等方面内容。
赵日晔老师正在讲解
学制和培养计划
2018级以后,普通博士生学制为4年,论文选题与中期(综合)考核分别在第三、第四学期,论文答辩安排在第八学期。 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分要求不同,必修环节也有差异,每个学生都要清楚知晓自己的培养计划并按时完成各环节。
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要按时申请并审核,参加选题报告会,论文选题2次不通过(包含旷考)的予以退学处理。
中期(综合)考核
中期(综合)考核内容分为4部分:思想品德与学术诚信、课程学习、学术素养、学位论文中期进展情况。其中任一部分成绩不通过的均记录为不通过。考核两次未通过或超过学制年限仍未完成中期(综合)考核者将终止学业,按退学处理。
论文阶段
1. 论文阶段成果学术报告会要在预答辩前完成,至少作6次公开的口头学术报告,6次审核通过后记1学分。 2. 学位论⽂预答辩要在盲审前完成,预答辩通过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隐名预评审。 3.论文查重与盲审:查重通过后进行盲审,博士生全部参加教育部送审平台的双盲评审,两份盲审都通过方可进入答辩程序。
最后,赵老师对博士生们提出了三点建议
PART 3 论文交流与博士阶段经验分享
01 《私人生活的变革》读书分享与定性研究方法介绍 朱牧文博士生 朱牧文博士与我们分享了人类学家阎云翔先生的著作《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基于此拓展到阎云翔先生的近年在该村回访中的新发现,关于代际关系和孝道变迁,中国特色的个体化进程等。 朱牧文博士生分享的部分内容
02 《“双循环”新格局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及规划学科的响应》 方辰昊博士生 方辰昊博士以“双循环”新格局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及规划学科的响应为题,阐述了当今四个方面的问题。 此外,方博士也分享了他在博士阶段论文写作的计划安排和心路历程,特别是要平衡学业与锻炼的经验。 方辰昊博士生分享的部分内容
03 《韧性城市建设与基于自然的方案》 孟海星博士生 孟海星博士本次论坛分享了他关于韧性城市建设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研究。 孟海星博士生分享的部分内容
本次论坛于下午16:30左右圆满结束,内容兼顾程序解读、研究交流与经验分享,与会同学深受启发者有之,强烈共鸣者有之,众人皆受益匪浅,共同期待下一次交流活动。
现场与会师生合影
审核校对:唐育虹、赵日晔、孙亚琛
供稿:同济大学CAUP研究生第七党支部
责任编辑:刘诗琪、郭小溪
版面设计、校对:李思静、牟晨文
内容整理:王启轩、徐驰、魏易芳、彭锐、许珂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