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活动 | 博思论坛:跨越边界——社会、政治与历史学术论坛

来源:建筑与城规学院党建网发布时间:2021-06-10浏览次数:11

2021年6月8日下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跨越边界:社会、政治与历史”学术论坛暨博士论文与学位攻读分享沙龙第一期在学院D1报告厅展开,赵日晔老师与三位博士生就博士生阶段相关程序解读和研究方法经验进行了交流与分享。本次博思论坛通过腾讯会议进行全程直播,活动前期共计64人报名,活动当天,线上高峰约70人,线下高峰约30人,活动反响热烈。


论坛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生党委主办,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20级博士生委员会承办,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会国际与学术交流中心、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第七党支部联合协办,是硕博联动活动的形式创新,也是学院学生党委贯彻落实党员办实事,全心全意为周边师生服务理念的体现。

现场与会师生合影

PART   1

领导致辞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耿慧志教授首先致辞,耿院长寄语在座的各位博士要静心好好搞研究,鼓励同学之间多多交流,突破瓶颈、取得进步,并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

副院长耿慧志致辞

学院党委副书记唐育虹老师致辞中介绍,博思论坛将分为上、下两学期举办,希望本次论坛能为各位博士生带来较大帮助。今后学院的活动会针对大家需求来策划更多内容,请大家拭目以待。最后,唐老师也祝愿本次活动圆满成功。

副书记唐育虹致辞

PART   2

程序解读与答疑


在本次论坛中,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务科赵日晔老师对博士生培养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主要包括学制、培养计划、论文选题、中期(综合)考核、论文阶段成果学术报告会、学位论文预答辩、论文查重和盲审、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申请学位要求和证书申报等方面内容。

赵日晔老师正在讲解

学制和培养计划

2018级以后,普通博士生学制为4年,论文选题与中期(综合)考核分别在第三、第四学期,论文答辩安排在第八学期。

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分要求不同,必修环节也有差异,每个学生都要清楚知晓自己的培养计划并按时完成各环节。

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要按时申请并审核,参加选题报告会,论文选题2次不通过(包含旷考)的予以退学处理。

中期(综合)考核

中期(综合)考核内容分为4部分:思想品德与学术诚信、课程学习、学术素养、学位论文中期进展情况。其中任一部分成绩不通过的均记录为不通过。考核两次未通过或超过学制年限仍未完成中期(综合)考核者将终止学业,按退学处理。

论文阶段

1. 论文阶段成果学术报告会要在预答辩前完成,至少作6次公开的口头学术报告,6次审核通过后记1学分。

2. 学位论⽂预答辩要在盲审前完成,预答辩通过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隐名预评审。

3.论文查重与盲审:查重通过后进行盲审,博士生全部参加教育部送审平台的双盲评审,两份盲审都通过方可进入答辩程序。

最后,赵老师对博士生们提出了三点建议


(向上滑动启阅)

致同学们:

第一、建议同学们多关注自己学分学业情况,着重关注未完成的部分;

第二、由于规定随时会发生变化,大家不能仅以高年级学生问询的消息作为参照;

第三、建议同学们多关注微信群和学校系统的各类通知。

赵老师最后进一步强调了学校严肃管理的要求,期望同学们能严格遵守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做好学习计划和时间安排,顺利完成学业。







PART   3

论文交流与博士阶段经验分享


01

《私人生活的变革》读书分享与定性研究方法介绍

朱牧文博士生


朱牧文博士与我们分享了人类学家阎云翔先生的著作《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基于此拓展到阎云翔先生的近年在该村回访中的新发现,关于代际关系和孝道变迁,中国特色的个体化进程等。



朱牧文博士生分享的部分内容

滑动了解更多

该书通过社会民族志,展现了在国家和市场的双重力量推动之下,乡土社会的私人生活变迁,一方面,个体重要性上升,表现为自由选择、情感表达、物欲合法化、隐私意识、权利概念等等;另一方面,个人主义发育不良,表现为权利和义务的失衡。作者在扎实的经验研究背后有着更为宏大的关怀,即“立人”与良善社会。


此外,朱牧文博士还从研究方法方面讲述了该书在方法论上带给我们的启示,一个真正好的研究最根本的是从新的经验证据中提炼出新的概念,以解答重要的理论问题。该书中作者最初发现了许多私人生活变迁的鲜活事实,提出了对传统“合作社模式”的质疑,以及“无公德的个人”的新概念。至于如何来确定我们的研究问题,一方面是理论和现实脱节的方面,另一方面是不同流派的交锋之处。该书中作者关注到了前者,在中国私人生活发生巨大社会变迁的情况下当时我们的理论还是固守在原来的“合作社模式”下,作者便是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上述的一系列研究。


02

《“双循环”新格局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及规划学科的响应》

方辰昊博士生

方辰昊博士以“双循环”新格局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及规划学科的响应为题,阐述了当今四个方面的问题。


此外,方博士也分享了他在博士阶段论文写作的计划安排和心路历程,特别是要平衡学业与锻炼的经验。


方辰昊博士生分享的部分内容

滑动了解更多

1.从政策梳理、我国内/外循环格局发展态势、我国城市发展态势三个方面,对我国内/外循环格局的发展现实进行了认知。我国曾经快速融入外循环,并使其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也成为了“世界工厂”。但2008年以来,我的内需市场不断壮大、产业链不断完整、分工环节的价值区段不断提升、我国内部分工占全球分工的比重不断提升,这些趋势共同体现出现我国的经济发展逻辑逐渐突破了以西方发达国家为核心的的“核心-边缘”结构下半边缘国家的发展逻辑,这一变化也反映在了我国的城市发展中。


2.分析了内/外循环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关联性:就经济发展而言,城市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因而城市的发展逻辑变化对应于国家的经济发展逻辑变化;从空间发展而言,不同的经济格局对应不同的经济活动组合,需要对应的空间格局支撑,因此经济发展逻辑的转变需要空间供给的变化来支撑。


3.对“双循环”的内涵进行了解读,并从产业结构、城市网络、价值区段、区域协调四个方面对我国城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判。


4.目前有大量的关于城市发展的概念、理论、工具来源于西方,其经验基础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现实;而这与“双循环”格局下的经济发展逻辑和发展趋势存在显著差异,这就导致了相关概念、理论、工具的我国的适用性存疑,亟待我国规划学科做出本土化理论方面的响应。


03

《韧性城市建设与基于自然的方案》

孟海星博士生

孟海星博士本次论坛分享了他关于韧性城市建设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研究。

孟海星博士生分享的部分内容

滑动了解更多

韧性城市是指针对可能面临的各种各样的灾害,所设计的具有减轻灾害破坏作用的长效机制的城市。韧性城市建设在国家和地方层面的政策中受到重视,其对于城市所面临的全球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频发、资源环境危机、城市病、生态空间萎缩、生物多样性丧失和人类卫生健康等现实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在城市韧性研究中,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通过维护、强化和修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作为一种同时解决多种问题的手段来实现以韧性为目标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在韧性城市实践中,应当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重视对尺度、维度和对象的界定;注重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城市韧性需求的匹配,实现多重效益;注重科学技术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结合;加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韧性实践制度保障,如协调机制等;增加对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投资、融资等。


随后孟博士交流了自己博士期间的学习经验以及论文写作经验,建议大家多向导师沟通请教,多向周围的老师、同学学习,可以组建一个写作小组来互相监督,提高效率,此外在写文章时可以尝试同时、不断地写多篇文章,切换时能够给自己一个放松的机会,还可能产生共鸣性的收获。



本次论坛于下午16:30左右圆满结束,内容兼顾程序解读、研究交流与经验分享,与会同学深受启发者有之,强烈共鸣者有之,众人皆受益匪浅,共同期待下一次交流活动。

现场与会师生合影

论坛现场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与会同学兴趣盎然

论坛即将开始

与会同学正在聚精会神地聆听

朱牧文博士正在发言

孙亚琛老师正在主持

审核校对:唐育虹、赵日晔、孙亚琛

供稿:同济大学CAUP研究生第七党支部

责任编辑:刘诗琪、郭小溪

版面设计、校对:李思静、牟晨文

内容整理:王启轩、徐驰、魏易芳、彭锐、许珂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