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乡村共创,学史共建美好蓝图

来源:建筑与城规学院党建网发布时间:2021-04-20浏览次数:10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第十六、十、九、五党支部

绍兴市上虞区东关街道

|党建联合活动成功举办|


在中央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背景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区域背景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十六、十、九、五党支部与绍兴市上虞区东关街道于4月17日-4月18日合作举办了党建联合活动,利用东关街道现状发展机遇与支部博硕士研究生党员建筑、城乡规划专业知识,推动东关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同时为学生党员深入了解基层、实现知行合一提供了一次宝贵的机会。

本次活动历时两天,分为了“校地共建,乡村共创”、“走进乡村,策略共享”、“寻访古迹,城乡共建”三个主题,共有20位学生党员参与其中。



 01 校地共建,乡村共创


校地党组织共建活动


#  共建活动启动会议

共建活动启动仪式


4月17日上午,双方在绍兴市上虞区东关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召开了此次党组织共建活动启动仪式,会议由东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郭旭同志主持,党工委书记王佳琦,副书记单建权、朱建超、朱杭军,党工委委员陆卫元、殷毅刚,办事处副主任王胜江;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分团委书记方勤、副书记赵承志、辅导员郑晨、研十六党支部书记尉闻等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  会议具体内容

走进上虞,理论研讨


首先,由上虞区王书记对东关街道进行了概况介绍,上虞区在绍兴主城区东侧,与主城联系紧密。东关街道素有水乡、酒乡、名士之乡的美誉,一直秉承“发展为先,民生为本”的建设方针,近些年随着乡村振兴、城乡统筹等战略的落实,城乡环境样貌得到很大改善,社会事业也在稳步发展,并表达了对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专业水平的认可,期待此次合作能够为当地城乡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其次,方勤书记发表了讲话,介绍了本次活动中同济大学参会人员情况、学院在乡村振兴研究方面的学科基础以及社会实践情况,表明了学院及学校对于此次活动的重视和用专业知识推动上虞区城乡发展的决心。

而后,由研十六党支部书记尉闻做了关于新时代背景下乡村规划建设和思考的专题演讲,共包含三部分主要内容——乡村规划的目标需求、乡村建设的相关内容、学院师生的有关实践结果。会议最后,上虞区工作人员为大家播放了东关街道宣传片,介绍了东关街道的重点整治项目,并由郭书记介绍了后续活动安排,汇总了调研村庄对规划需求比较迫切的部分现实问题,以待下午进行考察调研。



 02走进乡村,策略共享


走访调研东关街道村庄


4月17日下午,一行人员在东关街道领导的带领下深入村庄内部进行实地调研,此次共选择了四个村庄——东塘村、凌江村、金鸡山村和大西庄村,各村村支部书记对每个村庄的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  乡村调研——东塘


东塘村走访调研


东塘村位于东关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交通便利,由原来的东关村和樟塘村合并而成。现共有总人口2638人,总户数1050户,其中约770名为外来人口。东塘村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呈现出城乡融合的产业状态,以个体商贸为主。通过走访调研,发现的主要问题是:在经济产业方面尚未完全体现当地特色,缺乏产业亮点。在土地使用方面,村庄用地如何与出让用地相互和谐,提升出让地块的环境,保留村庄用地的特色。在环境改造建设方面,如何利用古运河两侧的自然景观打造休闲亲水空间,提升村庄品质。


  #  乡村调研——凌江

凌江村走访调研


凌江村位于上虞东关街道南部,于2006年由原凌村村、横江村两村合并,邻近萧曹运河、104国道,具有交通与运输优势;在此基础上,村域内设有竺可桢智创工业园区,工业较为发达。经过调研及访谈,了解到当下村委主要的建设与发展诉求有4个方面:(1)希望在一处遗留的原集体企业用地上建设民工公寓,更好地安置外来务工人口;(2)对村里核心空间结点利用和扩建,提高人流接待能力;(3)对章家池区域的产业进行整体策划与改造运营;(4)增建仓储用房。基于以上问题,老师和同学们积极提出了思考和建议,探讨了以各种模式改造的可能。


  #  乡村调研——大西庄


大西庄村走访调研


大西庄村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西部,毗邻越城区,紧依104国道,距离即将开通的杭绍台高铁东关站直线距离仅约600m,交通方便,区位优势明显。目前村庄现状发展中存在部分问题:(1)医疗设施不足;(2)区域连片发展问题。村庄能否进一步争取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充分利用104国道和高铁站沿线用地,最大程度发挥线路溢出效应,是未来规划的重点和症结所在;(3)村庄建成环境良好但缺乏自身特色。


  #  乡村调研——金鸡山

金鸡山村走访调研


金鸡山村是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东关街道下辖村,位于东关街道西南面,自然环境优渥,内有金鸡山山体,水系经过整理已形成水体景观,道路体系健全,住宅布局灵活有序,设施完善, 但现状发展中仍存在不少发展瓶颈和问题:(1)集体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2)村庄布局优化过于分散,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低,公共服务设施服务半径大,使用效率低;(3)高铁站征地后的拆迁户安置问题。(4)亟需明确村庄今后的发展目标。村庄原来的产业结构包括养殖业和矿山开采,现已暂停生产,因此寻找新的着力点尤为重要。



 03寻访古迹,城乡共建


浙东古运河(上虞段)


  #  活动概况


2021年全国高等院校浙东古运河(上虞段)概念设计竞赛


4月18日,一行人参与了2021年全国高等院校浙东古运河(上虞段)概念设计竞赛启动仪式以及实地踏勘,此次竞赛由绍兴市上虞区和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积极促成,围绕古运河遗址公园设计、古运河沿岸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设计及“荷花荡”生态湿地公园设计三个选题开展研究,着力挖掘古运河的“符号意义”和“文化认同感”,推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利用。


  #  竞赛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现场


在启动仪式上,同济大学特聘教授、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朱介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遗产中心(上海)秘书处秘书丁甲宇,绍兴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人才办常务副主任王国飙出席并致辞。同济大学副教授、上海市豫园专家组顾问、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分院理事鲁晨海等相关专家参加活动。


  #  古运河遗址踏勘


实地踏勘现场


启动仪式后,各参赛团队分赴浙东古运河(上虞段)各地块开展现场勘探,支部内参与竞赛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借此机会也对上虞区的历史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相信大家在接下来的方案设计阶段,也会通过扎实的专业知识为上虞区打造更美好更宜居的城乡环境提出宝贵的建议。


【踏勘结束后,此次的党组织共建活动也拉下帷幕,丰富且极具实践意义的活动内容使参与的每位同志都收获满满,一别于往常在校园内开展的模式,校地合作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党员同志提供了深入到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平台与机遇,也让其更好的了解了如何将理论学习运用于实践行动中、如何将党建活动与民生工作进行结合,在“迎百年,学四史”中追史思今,不忘初心。】


策划:尉闻、康宁、蒋竹翌、秦梦迪、解子昂

供稿:张相双、刘雨晗、蔡通、张诗洁、徐弈、孙佳俊、俞爽

供图:翟端强、张雅兰、李紫玥

编辑:张相双、赵立文

校对:尉闻,解子昂

审核: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