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丈量百年蝶变:走访城市社区、认知社会生活、感悟今史图卷(一)

来源:建筑与城规学院党建网发布时间:2021-11-01浏览次数:51


☆ 活动背景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城市发展理念。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第五、十六党支部策划了以“脚步丈量百年蝶变”为主题的系列党建活动,希望结合专业特色,以对城市的考察和对其发展建设历程的认知为基础,促使党员们对城市与人的关系和共产党人在城市建设中的使命与社会责任形成更新、更深的感悟。

2021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人民城市”为主题;借艺术季举办契机,2021年10月23~31日,研究生第五党支部组织开展了以“走访城市社区、认知社会生活、感悟今史图卷”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党日活动。两个周末的时间里,支部党员走访了普陀区曹杨社区、长宁区新华社区、杨浦区四平社区、虹口区四川北路社区、徐汇区田林社区、浦东新区陆家嘴社区等6个区位和特质不同的城市社区,通过实地探访、参观和学习加深了对社区发展历程和建设成果的认知,对居民的生活形态及其现实需求形成了更加切实的了解,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城市建设专业所应在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发挥的职能和自身未来应当努力前进的方向。





一、曹阳社区



寻访历程



▲ 高线公园

参观活动从曹杨路的百禧公园开始沿着高线公园进行,之后沿着曹杨环浜参观了人民城市客厅等众多体验馆。

百禧公园展厅伊始便是对于曹杨新村的整体介绍,作为新中国兴建的第一个工人新村,具有当时先进的“统一规划、统一建造”的住区建设模式,是“15分钟生活圈”的雏形。其改造保留了原有社区“弯、窄、密”的路网体系构成的空间格局,弥补了老旧社区的功能短板,并实现了人行优先,提升了居民生活幸福感。

而百禧公园本身则是一个铁路市场,在本次“15分钟社区生活圈活动”中转型为了一个复合型的社区公园。在这样一个高密度的住区内部,能够建成一座城市公园,真的为城市带来了相当的活力和舒适度。公园内部空间类型丰富,横向分为上下两层,局部三层,最底层是半室内的展厅,上面两层则结合步道设置室外篮球场、休闲空间、小型剧场空间等。竖向上墙面分为内外两层,内层更接近游人,主要布置垂直绿化,外层界定了公园与周边住区。

▲ SUSAS“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主题展览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其更新改造正如习总书记所提出的,为人民提供了休闲、健身、娱乐的公共空间,在相对封闭的社区空间里提供了连续的步行廊道,有着丰富的空间体验。廊道上的居民们、小朋友们休闲漫步,廊道下的便民摊位生意红火,城市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重要的是公园充分满足了周边群众的需要,诸如点缀以彩画和各种立体LED图案的墙面等设计十分人性化,利用城市边角空间营造了舒适宜人的城市小环境。

而在沿着曹杨环浜的漫步参观中,我们看到老人在河道边散步,孩子们在口袋公园玩耍,沿街统一设计的店家招牌下弥漫出早餐店的香气,耳边传来市场的叫卖讨论声,这些都共同展示了曹杨社区“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幸福生活场景。

▲ 社区花园

▲ 社区艺术设计




活动感悟



这次对“人民城市”主题下曹杨新村改造的参观,为我们的步行空间及社区微更新课题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建筑师在人民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建筑学的学生,我们需要坚持“人民城市”的理念与思想,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研五支部成员




二、新华社区



寻访历程



▲ 上生新所

▲ SUSAS展览中心

新华社区起源于公元970年建成的法华禅寺,得名于有花园马路美誉的新华路,是众多别墅洋房、名人故居集聚之地。同时,百年历史使得社区具有老旧社区的共性特征,如社区建成度高、空间资源有限、老旧建筑占比较大、人口密度较高、老龄化程度高等。2019年在长宁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华社区率先启动了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在风貌人文、空间品质等方面体现了具有新华特征的行动特色,并已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亮点项目。

▲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支部同学参观了上生新所、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以及新华里巷市民中心。上生新所高墙立起的生物实验所向外界打开后重新焕发出活力与生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空间改造和功能革新“双管齐下”,形成15分钟生活圈为人们带来了便捷的生活。在散布于社区中的“玩乐间”,大家深刻感受到双减背景下的社区关注儿童成长、培养儿童兴趣、完善儿童人格的内在人文关怀。

▲ 街道改造

▲ 社区中心





活动感悟



看到充满历史气息的老建筑在改造过后以崭新的姿态展现,新旧并置的社区环境吸引了众多的外地游客,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城市更新带来的活力和生气。“第一次体会到社区营造的重要性,看到设计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这么大的改观,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做一个优秀设计师的职业理想。”这次参观让大家看到了政府、设计师、居民相互配合,共同参与社区更新的可能性;在一个动态、可持续发展的社区生活圈中,社区的多元主体连接为一个互信、协同、共赢的社区共同体网络,推动社区治理格局建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空间怎样以“人”为核心,切实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新华社区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范本。

——研五支部成员



供稿丨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第五党支部

整理丨蒋竹翌 吴炎阳 王汉鹏

编辑丨孙佳俊 宋连创

审核丨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