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第四、十四支部“走进传统建筑、体察营造之法、学习匠人精神,牢记使命初心”主题党日活动

来源:建筑与城规学院党建网发布时间:2022-03-08浏览次数:69




活动内容





2022年3月8日下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第四支部和十四支部举行联合党日活动。主题是“走进传统建筑、体察营造之法、学习匠人精神,牢记使命初心”。本次活动由同济大学建筑系李浈教授带队,带领同学们走进“真如寺”,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中国营造法”背后的精髓,培养大家对传统建筑的关注与热爱。传统建筑是国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理解、继承与保护是我们每一位党员的责任与义务。








真如寺是我国现存佛教寺院中为数不多的元代建筑之一,位于上海普陀区真如镇街道,原名“万寿寺”,也叫普陀真如寺。原位于官场(今大场附近),时称真如院,南宋嘉定改院为寺,元延祐七年迁至现址。寺庙自元代迁至现址,经历代扩建,至清时达到顶峰,此后年经战乱,寺中仅存正殿,近年来经多次维修,扩建完善院内建筑,终成今日规模。1996年真如寺被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此次党日活动中,李浈教授首先以史为例,通过介绍梁思成等先辈在建筑史学习中的经验,使大家了解现场实地调研在传统建筑学习中的重要性,之后又为大家介绍了诸多例如口述访谈、碑刻史料等重要信息获取的调研方法,并着重强调了“人法物”需互相结合,以动态的眼光看待建筑。通过现场教学,大家了解了中国早期官式建筑的基本特征,以及真如寺作为重要的历史文物,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及其自身的特别之处。







讲解之后,大家自行参观了寺院整体规划布局,建筑大木作的精美构造,重温历史,学习工匠精神,感受着上海这座现代化城市中难得的元代建筑,感受着历史在脚下流淌的痕迹。此次活动拉近了大家与历史的距离,进一步感受到理从史中来的重要性,培养了同学们对历史人文的关怀,增强了大家对党对国家的由衷爱戴,感受着作为党员对历史与现代接轨的重要使命,“走进传统建筑、体察营造之法、学习匠人精神,牢记使命初心”主题党日活动圆满结束。









活动成果





本次“走进传统建筑、体察营造之法、学习匠人精神,牢记使命初心”活动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多思考,大家展开讨论,记录自己的感悟与体会:




史文剑

这次活动的效果比在计划组织的时候想象的要好,首先大家的积极性很高,两个支部联合举办,参与的人员有五六十人,大家的参与度是很高的。其次是这次活动我们也切实的做到了把党日学习活动与各自的专业学习相结合了,我们考察了历史建筑,上海非常宝贵的元代木构遗产,同时在李教授的讲解下,大家学习了木构建筑的营造之法,体察古代匠人精神,这同时是对我的一种启发,回到当下,我们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最后,这次活动的组织形式、带动效果是很好的,我们不仅支部同学参加了,一些党员、预备党员和积极分子争相报名,同时一些群众、团员也被鼓舞起来参与了进来,还有几位来同济大学进行学术交流的访问学者也参与了活动,这是对我们支部联合党日活动形式和内容的肯定,同时也是一种宣传,希望大家再接再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初春乍暖,我有幸跟随支部来到真如寺参加党日活动。在李浈教授细致的讲解中,我们对真如寺大殿这座上海地区最古老的木构建筑有了初步的认识,也了解到一些江南地区厅堂建筑的基本特征。通过对真如寺的实地考察,我对于历史建筑有了更加脚踏实地的了解,也更认识到建筑史研究的魅力和价值。赤脚踏乡土,在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格外关注理论学习和实地调研的关系,用自己的所学为我们国家建筑历史的研究和保护贡献一份力量和热忱!


赵振宇



程利

很开心有机会现场听李浈教授讲解中国传统建筑。中国传统建筑博大精深,要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就是实地勘察,正如李浈教授所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亲自看到传统建筑中的木构件要远比书本上的死记硬背让人印象深刻。此次活动中李浈教授带领我们认识了真如寺中覆水椽的做法,普拍枋和阑额的关系,古建筑中透视的运用等等,让人收获颇丰。在实践中获得真知是党对我们的教导,我们要时刻牢记党的教导,多多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在这次考察活动中,李浈老师从乐嘉藻的“从书本到书本”的著作《中国建筑史》讲起,由此引出了现场调查的重要性这一话题。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有时也有着看书一年不如出去看一个月的说法。“实践出真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身为党支部的一份子,我们更要深刻了解“笃行”的重要性,在生活中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知行合一的精神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尚行、敏行、力行,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素质,提升能力,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付润馨


供稿 | 孙苗

编辑 | 李家鑫

校对 | 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