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青年 说 · 太行精神|百年风华正茂 精神薪火相传

来源:建筑与城规学院党建网发布时间:2022-02-01浏览次数:13


太行精神图标


“结合新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大力弘扬太行精神,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忠诚;坚持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锤炼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品格,始终保持知难而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守党的政治本色,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2009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时的讲话


血照渌江水,气壮太行山。

才华横溢谁属,更胆赤心丹。

巍巍太行山的革命之路上,

曾留下无数革命人士艰苦奋斗的足迹;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

新一代共产党人也应秉承传统,

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克服一切艰难险阻,

继续艰苦奋斗、锐意进取。


01 历史背景

抗战烽火孕育出太行精神


抗日战争爆发后,一二九师八路军挺进太行山,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开展根据地工作。1937年11月中旬,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创建;1940年6月,太行军区成立。1943年7~8月开辟豫北卫河以南的新区;同年10月,中共太行区委成立。1944年至1945年,太行军民对日军展开攻势作战。

在中共中央北方局的直接领导下,广大军民团结一心、前仆后继,共同克服山中生产难题,与日军进行艰苦卓绝的抗争,铸造了不怕牺牲、不畏艰难,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太行”精神。

02 精神之核

太行精神的伟大内涵

不怕牺牲、不畏艰难:不论处于哪一历史阶段都不畏艰难险阻,这是中华民族历经风雨而保持昂扬斗志与旺盛生命力的伟大精神财富。

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在太行山上,面对日军的步步紧逼与艰难的生活环境,共产党人凭着内心的坚守与信念坚持奋斗,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万众一心、敢于胜利:在艰苦的抗战岁月里共产党人秉持为民情怀、风雨同舟,执政70年后依然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坚持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以人民利益为至上目标的精神。

英勇奋斗、无私奉献:面对日军一次次的“扫荡”行动,太行将士不屈不挠、奋勇抗争,冒着生命危险抛洒热血,将党与人民的利益置于自身的利益之上,奉献了宝贵的年华。

太行精神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在当时不仅支撑着革命将士们克服了战时物质匮乏的难题、在与日军的艰苦抗争中取得了最终胜利,更促使军民间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系,锻造出了太行将士无私奉献的拳拳为民之心。

太行精神内涵


03 红色记忆

抗战时期的革命记忆

太行山的山岭间、田野上、村邻里,数不清的革命旧址与生产工程皆是革命见证,在人民的脑海中镌刻下无法磨灭的红色记忆。这其中,有着“九千将士入涉县,三十万大军出太行”的佳话,以及八路军129师不畏艰辛环境,在荒地上辛勤开拓、修渠造田的身影;有着左权、李林等抗日英雄不畏生死,在保卫根据地时与日军殊死奋战、为机关与群众牺牲自我的不屈身影;有着八路军将士将物资优先让给百姓、太行奶娘冒着风险哺育八路军后代,太行军民团结一致、为了革命胜利相互守护的默契身影。

刘伯承、邓小平曾率领八路军129师挺进太行,驻扎于河北省涉县。1942年为了对抗严重的旱灾、蝗灾,边区政府曾带领129师将士与涉县百姓,克服资金缺乏、设备短缺等种种难题,共同修建了长达30公里的漳南大渠,人称“将军渠”。这是军民同心克服困难、共同开拓拼搏的象征,至今仍灌溉着附近近4000亩良田,成为太行精神代代流传的印记。

太行根据地历史影像


04 发扬传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精神延续


共产党人始终秉持为民服务的优秀传统,发扬太行精神,竭诚奋斗,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例如,面对家乡平顺西沟的产业转型与发展难题,共产党人申纪兰不畏辛劳,带领百姓积极进行建设,扶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探索出了产业扶贫新模式;她时刻联系群众,直到高龄依旧在为当地脱贫致富四处奔走,促成了集中供热、供气工程等民生工程在平顺县的落地,提升了当地生活水平。

新时代的中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复制的国际形势,在太行军民身上体现出来的始终对自身前景保有信心的革命精神、为民族生存不懈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依然适用。我们应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将太行精神贯彻到底。

太行精神传承者申纪兰女士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精神之源代代相传,红色血脉薪火不熄。我们应勇往直前、不怕失败、竭诚奉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继续践行太行精神。



本期CAUPer |  陈俊延 

统筹编辑  |  杨君

  活动策划  |  欧阳燕菁    

   指导老师  |  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