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青年 说 · 沂蒙精神|水乳交融 生死与共

来源:建筑与城规学院党建网发布时间:2022-02-05浏览次数:18




沂蒙精神图标设计


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临沂考察时的讲话

精神概述


沂蒙精神是临沂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创造出的先进群体精神,它不仅是红色革命精神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是临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传承。

革命战争年代的沂蒙儿女以“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大无畏精神,书写了军民一家、共同奋战的壮阔篇章,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推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如今,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历久弥新,在新时代焕发出了新的光芒,具体包括以下八点精神品质。


1、吃苦耐劳,勇往直前

沂蒙精神创造于人民群众之中,蕴含着沂蒙人民面对挑战时的倔强和拼劲,吃苦耐劳。战天斗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永不服输,敢于胜利

用乳汁救伤员的红嫂,拼死掩护八路军的村民,一个个事迹都体现出淳朴、正直的沂蒙老百姓身上有着永不服输的革命精神。


3、爱党爱军,开拓奋进

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再到现在,沂蒙人民一直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上世纪六十年代,涌现出九间棚等吃苦耐劳的创业集体;八十年代又有刘家团林村等一批小康村出现,在艰苦创业、追求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推动着沂蒙精神与时俱进。

实践案例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垛庄镇,是全国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回望孟良崮战役那段血雨腥风、两军鏖战的历史,孟良崮战役胜利的辉煌是由华东野战军、地方武装和120万沂蒙支前民工共同铸就的。1947年5月13日,为粉碎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孟良崮战役打响。一方是装备精良的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一方是小米加步枪的共产党华东野战军。在这场战役中,沂蒙人民组成了浩浩荡荡的支前民工大军,用小推车抢运弹药、运水送粮、运医送药。车轮滚滚,民心如潮,人民军队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奇迹,一举扭转了华东战局。孟良崮战役的胜利,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史上竖起了一座威武的丰碑,昭示了沂蒙人民全力以赴支援前线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一辆又一辆木架木轴、粗老笨重的独轮推车里,蕴含了沂蒙精神的关键密码。


乡乡有红嫂,村村有烈士。在这片被鲜血染红的土地上,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沂蒙妇女李桂芳等拆掉自家门板,跳入冰冷的河水,用自己的身躯架起火线桥;沂蒙母亲王换于创办战时托儿所,抚养40多名革命后代长大成人;沂蒙红嫂明德英先后救助两名落难的八路军战士,危急时刻更是用乳汁挽救了身负重伤的子弟兵。一个个普通又伟大的沂蒙儿女、一段段感人至深的实际故事,生动诠释了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印证了沂蒙人民对革命的无私奉献。


心得体会




岁月冲不淡红色的记忆,历史掩不住革命的光芒。纪念历史、缅怀先烈,是为了更好地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沂蒙精神告诉我们:正是中国共产党真心实意为人民谋利益、谋解放,才赢得了沂蒙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正是中国共产党践行群众路线,才激发了沂蒙人民改天换地的革命热情。作为新时代的沂蒙青年,我的内心时刻铭记奋发向上、拼搏进取,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


本期CAUPer      |   徐馨阳      

 统筹编辑       |   杨君        

活动策划       |   欧阳燕菁    

指导老师       |   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