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青年 说 · 老西藏精神|扎根雪域 薪火相传

来源:建筑与城规学院党建网发布时间:2022-02-19浏览次数:28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

图片

老西藏精神图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藏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老西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是新时代西藏各族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为我国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历史背景


1




     孕育

“老西藏精神”诞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1950年3月,以人民解放军十八军为主力的部队,为解放深受封建农奴制压迫的百万农奴,拉开了进军西藏的帷幕。18军进藏、筑路和生产任务的胜利完成,孕育了“老西藏精神”。


2

发展

驻藏部队在平叛斗争、民主改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展了“老西藏精神”。十八军进藏部队的军人和老一代进藏工作过的人们,展现了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优秀品德,以及“爱国主义、自力更生、吃苦耐劳、边疆为家”等基本内涵。


3

升华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思想阵地的激烈交锋,升华了“老西藏精神”。1990年7月22日江泽民考察西藏期间,在听取各方面的汇报后,提出了发扬“老西藏精神”的号召,并将这一伟大精神高度地概括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业” 。


实践案例

“特别讲忠诚”

维护统一,反对分裂,每个人都是祖国的坐标。

只有29人的玉麦是中国人口最少的乡,8名党政干部轮流守护着中印边境1987平方公里的国土。每年8个月大雪封山,吃到新鲜蔬菜成为奢望,更难忍受的是无尽的孤独。

为什么不离开?乡长达瓦说:“不能走啊。这是我们的国土,玉麦每一个人都是祖国的坐标。” 在西藏长达4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数不清的党员干部就这样默默坚守。


“特别能创新”

勇于开拓,攻坚克难,推动雪域高原跨越式发展。

藏族大汉孙宝祥当曲水县县长已经7年了。他力推曲水成立了西藏最早的县级工业园区之一,雅江工业园;带队招商引资,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来,靠“最真的诚意和最厚的脸皮”打动企业家。7年间,曲水县财政收入翻了10倍,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翻了10倍。从基础设施改善到农牧民增收,从特色产业培育到经济总量连破百亿元大关,从传统文化弘扬到教育、医疗、养老事业的进步,一点一滴都凝结着西藏党员干部的心血和汗水。


“特别能担当”  

旗帜鲜明,敢作敢为,挺起共产党人的脊梁。

  西藏高原先心病发病率是内地的2至3倍,而在海拔3500米以上地区做心脏手术,全世界尚无先例。李素芝连续20年艰苦攻坚,决心勇闯高原医学“禁区”。 

2000年11月10日,在海拔近3700米的拉萨,世界首例高原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即将开始。带着沉重的使命和期待,李素芝一刀划下。这一刀,划破了国外专家“海拔3500米以上不能做先心病手术”的断言,给雪域高原带来了福音。


“特别能吃苦”    

永远和人民在一起。

2012年3月18日,嘉黎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忠义村驻村干部李芬玉和乡亲们一起修水渠。同事发现,她弯腰用锹把紧紧顶着胃部,豆大的汗珠从蜡黄的脸上往下掉。同事劝她赶快请假到医院看看,李芬玉再次选择坚守。一周后,病痛再次发作,她猝然离世。全村群众自发点起了酥油灯为她祈祷。她救助的低保户、她谈过心的村支书、和她一起劳动过的小伙子们,都哭了。


以艰苦奋斗为核心的“老西藏精神”激励着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斗志,

而新世纪西藏共产党人群体之中孕育生成的“新西藏精神”,正在各族百姓心中树起一座新的丰碑。


学习心得

“老西藏精神”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具有鲜明的西藏地域和民族特色。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经过实践的淬炼最终汇流为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

伟大时代需要伟大精神,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需要继承和弘扬“老西藏精神”中的艰苦奋斗品质,以“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精气神踏实走好新时代奋斗路。

正是有了老西藏精神的熏陶和滋养,爱国主义精神之火薪火相传,西藏各族儿女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共同书写新时代爱国固边的动人故事。


本期CAUPer |  杨文韵

统筹编辑  |  李晔

活动策划 | 欧阳燕菁

指导老师 | 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