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青年 说·西迁精神 | 国之所需 心之所向

来源:建筑与城规学院党建网发布时间:2022-02-20浏览次数:16



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

图片

西迁精神图标



历史背景



合理工业建设格局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巩固新生政权建设,党中央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引下,我国开发建设了一大批基础工业,初步改善了工业布局严重失衡的状况。

人才是兴国之本。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直接面临的就是专门工业人才缺乏的问题。交通大学作为中国创办最早、学科建设最全的沿海高等工业大学,肩负着为国育才的重大责任和使命。因此,针对合理工业格局的客观需要,加上当时国防形势十分紧张、上海办学空间局限较大等因素,党中央决定将交大西迁,服务国家整体发展、支援西北重地建设。




均衡高等教育布局

与严重失衡的工业布局相似,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高等教育布局也不平衡。全国有高等学校中,华东区73所,华北区29所,而西北区只有9所。西北内陆地区高等院校数量如此之少,直接决定着西部地区的人才培养力量严重不足,限制了西北地区的建设发展。



为了切实均衡中国的高等教育布局、缓解东西部教育差距,解决阻碍西北地区发展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等问题,以交通大学、华东航空学院、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校、科研院所向西北进军。弥补了西北地区重点工业大学建设空白及科学研究的短板,增强了西北地区高等院校和科学研究综合实力,均衡了中国的高等教育和科学机构布局


知识分子响应号召

1955年,党中央做出交通大学西迁的决定后,以彭康、钟兆林、陈大燮等为代表的交大人,不顾西部地区条件的艰苦以及西迁过程的重重障碍,视党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毫不动摇地拥护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无怨无悔地支持学校的迁校决定。1956年,交通大学副校长苏庄率领上千名师生员工和家属,乘专列从上海驶向西安,开启了大规模的迁校之旅。

从专家、教授到工人、后勤人员,广大“西迁人”为了祖国西部的开发、国家的繁荣富强,将自身利益抛之脑后,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献身于大西北的建设。交大西迁为西部大发展所需,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内涵阐释


胸怀大局 无私奉献 弘扬传统 艰苦创业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作为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西迁精神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始终激励着代代西迁人用满腔热血践行着忠诚为国、服务人民的不变诺言。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

从黄浦江畔到渭水之滨,向西而歌的西迁人承袭中国知识分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社会理想和交通大学兴学强国、培育栋梁的初心使命,以大西北建设者、黄土地拓荒人的身份构筑起西部教育事业发展的坚强阵地,一扎就是一辈子。始自1955年的这场“大树西迁”,正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知识分子在“爱国、兴国、报国”的爱国奋斗精神的指引下,投身西部建设的缩影,饱满的情绪、激昂的誓言让整个时代都为之激荡。


实践案例


北清华、南交大。交通大学于1896年以南洋公学之名创建于上海,是中国早期最富声望的理工院校之一,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是学校的一贯传统。1959年,西安交大成为全国16所重点大学之一。在机、电、动传统学科基础上,无线电、原子能、工程力学等一批新兴学科相继创建。老交大优良校风学风得以保持发扬,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新的提高,人才培养规模进一步扩大。迁校最初10年间,输送人才即达万人之多。大量学术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大批人才在西部和全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骨干生力军作用。

西迁精神不仅作为交大的文化名片,更应内化为每个人的行动指南。西迁精神三代传的典型例子就是黄席椿教授与儿子黄上恒教授、孙子黄浩翔的事迹。黄席椿教授和黄上恒教授是交大无线电工程系的主要创建者,而黄浩翔身为一名生于交大、长于交大、工作在交大的西迁人后代。良好的家风家教深深影响了黄浩翔的成长,他认为自身追根溯源的行事风格、热爱读书的生活习惯和丰富多样的人文追求都是西迁精神的映射。

心得体会

西迁精神是集体的一次选择,做西部大开发的先行者,他们不止体现了自己更高的人生价值,更向大家、向全国人民展现了他们对事业的热爱、对自已理想的追求。“西迁精神”激励着我们敢为人先、克服创业中困难的勇气,也激发了我们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使命和责任。

对于新时代的我们,应该树立“个人与国家命运相关联”的观念,在行动层面,向西迁老前辈学习的重要性,在做好学习科研的同时,积极参与组织活动,用自身实践行使西迁精神具象化,如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偏远山区支教或参加基层选调等。

本期CAUPer |  马婕

统筹编辑  |  李晔

活动策划 | 欧阳燕菁

指导老师 | 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