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规划到城市精神

来源:建筑与城规学院党建网发布时间:2024-11-04浏览次数:56

“从城市规划到城市精神”

——CAUP研究生十支部与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开展校馆合作

图:活动合影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亟须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人民城市”这一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概念与建筑规划学科息息相关,一直以来都是建筑规划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实践的重点之一。

415日下午,由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主办、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第十党支部协办的“从城市规划到城市精神”艺术沙龙活动在艺术百代美术馆成功举办。本次艺术沙龙希望能够通过校馆合作共建的方式,邀请参展的艺术家、学院教授与支部党员交流对于城市发展的不同见解,加深对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解和感悟。参展艺术家汪家芳、田学森,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周鸣浩副教授,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馆长刘子惠共同出席,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执行馆长邱书婉主持。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辅导员姜凡老师、新生院济美学堂辅导员胡志超老师,研十支部、新生院第七党支部的党员和积极分子共同参与了此次沙龙活动。

图:沙龙嘉宾(从左至右:邱书婉,田学森,汪家芳,周鸣浩,刘子惠)

在沙龙伊始,刘子惠向同学们介绍了上海百代美术馆的基本情况以及贯穿“十四五”规划、为期五年的奋斗系列美育展。随后,各位出席嘉宾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想,为同学们阐述了自身对于城市规划和城市精神的独到见解。

汪家芳老师——城市精神与人民息息相关、代代传承

汪家芳:“在年轻的同济大学学生们身上,我看到一种年轻的活力,这种活力也是上海城市精神的一种彰显。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从年少时代到现在,我走过了六十四个春秋,见证了上海的发展变迁,体会了海派城市呈现出的日新月异的气象。上海的城市风度深刻地烙印在此地的人身上,它的发展和每个普通人息息相关,它能够成就在这里奋斗的人民。”

汪家芳老师根据上海十四五规划所绘制的组图《上海Go High》,每一处绘制景象都记录着上海枝繁叶茂的过程。汪老师认为,艺术是一种多个角度和多层面的交流方式。艺术家是把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绘画的形态,来与观众对话。这种对话超越了任何人、人与作品的物理隔离,从静态到动态,打破年龄和国界、文化的一种交流。

图:艺术家汪家芳老师

田学森老师——不忘初心、保持热诚

田学森:“我应美术馆的邀请创作了《日出东方》,选择了上海的外滩风景画了一幅日出景象。我希望像这座城市和它的人民一样,拥有朝阳一样的希望。”

田学森老师讲述了自己历时一年沿边境线游历大半个中国、深居华山两年、在青海和法国等地采风写生的人生故事。在自然山水和城市间来回游走的人生经历,不仅使他用一种新的框架来理解城市,亦使他能够将华山的华夏之根、天地之骨精神传递到城市中。田老师在发言中表达了希望青年人保持纯粹、保持热爱的期盼,并用亲身实践证明“不忘初心”绝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需要真真切切去践行、修炼的人生真谛。

图:参展艺术家田学森老师 

周鸣浩副教授——人民城市:从概念解读到建设实践

周鸣浩副教授解读了人民城市的核心理念。首先,在人民城市的理念下,每一个人都不是消极被动的客体,而是一个积极能动的主体,把城市建设的眼光从云端拉回人间,不是一种理想国,而是让人民能参与到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决策中。其次,人民城市的建设需要政府、市场、社会的协同协力。随着城镇化进入到下半场,提升城市的空间环境品质,提升城市活力与魅力,从而吸引和留住人才,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我们现在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把百姓的需求满意度与感受纳入其中。随后,周教授提及人民城市的内涵十分丰富,人民城市包含了三个不同层次的“人”。其一是人的个体性,每个人就像马斯洛的金字塔,都有物质和精神需求,最后是自我实现的需求,艺术家是追求最高层次自我实现的一种人;其二是人的社会性,是复数的人,我们党的二十大精神非常强调“共同体”,不论社区共同体或中华民族共同体,或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共同富裕,都突出了复数的人的理念;其三我们还要考虑下一代人,即人的代际性,因此强调青山绿水和文化历史、可持续发展,都代表了可持续城市理论。

最后,周教授表示人民城市的建设,需要覆盖和综合四大维度。在价值取向上对效率与公平的“左右兼顾”,在宏观策略制定和基层管理的“上下互动”,在前期规划建设和后期运维管理上的“前后贯通”,以及打造城市文化历史承续的软实力与硬件设施建设和提升的硬实力之间的“软硬结合”。


图: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周鸣浩


刘子惠馆长——城市精神在于城市中的每个普通人

刘子惠:“在我们美术馆的展览作品中,可以看到有关‘蜘蛛人、环卫工人、建筑工人、消防员等普通角色形象,包括艺术家,他们都是广义上的‘人民城市人民建’这一定义的范畴,他们在生活中努力建设着我们共同的城市美好家园,用心地服务于这座城市。”

刘馆长为大家品析了几件《城·长》中的几件作品,如《上海中苏友好大厦落成》、《城里的人》、《锦瑟年华》。其中,《锦瑟年华》的艺术家张泓关注到了城市生活中朴素却实用的物品——蛇皮袋,它是城市建设中随处可见的元素。蓝白红三色象征了劳动工人的艰辛付出和背井离乡;平平无奇的蛇皮袋,编织进了生活的酸甜苦辣。生活的精彩与难忘,往往凝聚于那些简单却形影不离的事物之中。


图:艺术百代美术馆馆长刘子惠

沙龙现场气氛活跃,艺术家与专家对于“人民城市”、“城市精神”的理解与阐释独到而精辟。参与本次沙龙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第十党支部、本科生第七党支部的党员和积极分子覆盖了本科、硕士、博士多个阶段,建筑、规划、景观多个学科,讨论的内容也引起了同学们结合科研、实践的深入思考。

研十支部的党员同志在交流中问道:“从艺术家或专业学者的角度去看城市建设与精神,感受是非常不一样的。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上海如何结合本土的在地性,延续和更新它的城市精神?”

汪家芳回答道:“上海有六十七条永不拓宽的马路,这些小马路的烟火气息会永远存在。而在市民身上,对于‘腔调’的执念、对于外来住民海纳百川的包容气质,都是不变的。”

在田学森看来,在全球化这样一个时代,我们还在不断接受更多外来的文化思想,城市精神和时代精神需要在人的生活中去提炼。“我们需要从哲学、审美和历史文化中去寻找无用之用的事物,应用到生活中,滋养我们的心灵。无论外界怎么变化,我们可以有一块心灵的空间是不变的。”

周教授谈道:城市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去优化、提升和改造,它是不同代际的人们努力叠加出来的成果。把灵魂赋予这个城市,城市内在的基因永远都会延续下去的,人民城市人民爱。


图:同学们与专家交流想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理论创造力,提出了关于城市工作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揭示了城市建设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的重大命题,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实践方向。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扩大公共空间,让老百姓有休闲、健身、娱乐的地方,让城市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

作为建筑规划学科的学生,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支部在支部建设中一直探索人民城市的实践路径,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贯彻到支部的特色品牌活动中。本次“从城市规划到城市精神”艺术沙龙是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第十党支部开展“校馆合作”的新尝试,将中央精神、学科特色、青少年“美育”结合,为支部建设探索新路径。


撰稿人:常瑞康,刘思涵,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

审稿人:姜凡

照片:林诗佳,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