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海报
poster



活动预告


回首1907年,同济大学的前身德文医学堂在时代浪潮中诞生,自此开启了一段风雨兼程的伟大征程。一路走来,它亲眼见证了中国近现代教育历经的沧桑巨变,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同济人的梦想与不懈奋斗,更幸运地见证了三个“一百年”的辉煌篇章逐一书写。
而大礼堂,这座建成于1962年的建筑奇迹,更是同济人心中永恒的骄傲。它曾是“远东第一跨”,50米跨度的拱型结构,无柱空间设计,简洁轻盈,其建筑美学和设计巧思,至今都令人拍案叫绝。2007年,为迎接同济大学百年校庆,大礼堂在精心保留原有风貌的基础上,成功完成了节能改造,摇身一变成为了新时代的节能典范,在传承历史的同时,又闪耀着现代科技的光芒。
大礼堂内举行学生毕业典礼
大礼堂内举行奖学金颁奖仪式
在本次活动中,您将如同穿越时光的旅人,深入了解大礼堂从规划到建成的曲折历程,领略它独特的设计亮点,体会它在同济漫长历史中扮演的关键角色。从习近平同志亲临百年校庆的感人瞬间,到师生们平日在这里的欢声笑语,都早已融入了大礼堂的每一砖、每一瓦,每一处角落都藏着一个温暖人心的故事。4月7日下午,让我们与关工委、党委的老师们相约经纬楼,聆听这座建筑背后温暖而深刻的记忆,一同探寻大礼堂承载的厚重意义与珍贵价值,感受岁月的温度......


活动信息


“寻访校园建筑,
赓续红色血脉”
/活动时间/
4月7日 13:30 - 14:30
/活动地点/
同济大学经纬楼一楼玻璃房
/活动嘉宾/
同济大学关工委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分会
退休教师 贾瑞云 李文敏 宋德萱 赵贵林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生党委
支部指导教师 郑晨 姜凡
/联合主办/
同济大学关工委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分会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研究生第十六、七党支部

同济大礼堂



本期建筑故事会系“寻访校园建筑,赓续红色血脉”系列之一,由同济大学关工委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分会、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第十六、七党支部主办,旨在结合学院学科特点,将专业知识与党建工作相结合,理论联系实践,通过探寻同济经典建筑背后的故事,传播深远的红色精神和校园文化。欢迎大家线下参与、交流!

1
END
1
供稿|研究生十六支部、七支部
文字、排版|柴雯雯、唐伊雯
海报制作|叶子涵、赖枫雄、陶晗
审核|郑晨、马煜箫、李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