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驱动的未来学生中心更新实践:同济大学图书馆裙楼调研与设计项目

来源:建筑与城规学院党建网发布时间:2024-06-28浏览次数:1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在教育4.0时代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学习模式的深刻变革,传统的图书馆空间功能已日益显露出其局限性,难以满足新时代青年学子日益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和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发展。

研究生第三支部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接受学校与图书馆领导的委托,对同济大学图书馆裙楼进行全面的方案设计工作,以期打造一个集激发创新潜能、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促进终身学习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服务中心,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学子,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图一 同济大学图书馆

一、项目介绍

同济大学图书馆裙楼方案设计工作20233月启动,历时三个月。裙楼改造的设计理念是依托未来学生中心建设,旨在打造成为国家重点项目,引领行业发展。为了确保改造方案能够达到国家重点项目的申请标准,设计团队提出了以下关键要求与设计目标:

1打造同济大学网红打卡点:设计裙楼成为学校新的网红景点,吸引更多学生和访客。

2差异化设计,突出同济四平校区特色:通过展示橱窗等设计手法,突出校园文化与特色。

3着重数字化、未来感:引入最新的技术与设施,使裙楼具备现代化与未来感。

4关注学生需求,实现共同建设:通过深入调研和访谈,确保设计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

整个工作涵盖了裙楼的实地调研、对校内不同层次人群的专访,以及裙楼流线与功能的全面设计。这些工作为后续的具体设计和改造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际支持。

  

图二 未来图书馆概念框架


二、现场调研

在与图书馆方领导深入探讨了裙楼改造方案后,支部成员们迅速行动,对裙楼的上下两层及图书馆西侧最新完成升级改造的空间进行了详尽的实地调研。调研中,发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裙楼一二层的卫生间存在返味现象,空间利用不够充分,学习区照明偏暗,部分设施陈旧且老化,整体空间活跃度较低,而学生数量相较于升级改造后的学习空间却显得不足。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图书馆的整体环境和同学们的学习体验,也反映了当前空间布局和管理上存在的不足。因此,支部成员们决定结合这些问题,进一步研究和制定改造方案,以期打造一个更加舒适、高效、充满活力的学习空间。

 

图三 图书馆裙楼实地调研

三、人物专访

在对裙楼现场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支部成员们又积极开展了校内专访,广泛收集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及教师等不同群体的意见和建议。访谈结果揭示了五大核心领域的改进需求: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室内环境、制度规定以及管理策略。具体包括:

1、基础设施优化:人体工学桌椅、插座、投影、显示屏等各项设施设备。

2、空间优化:增设单人、双人自习空间;增设女卫生间数量;在不同楼层和区域中增设大小不同的讨论空间;增设休息、休闲空间、朗读空间。

3、室内环境优化:声环境(做好动静分区间的隔音措施)、光环境(遮阳防眩)、热环境(室内温度均衡)嗅觉环境(卫生间异味)

4、制度优化:占座现状、座位预约机制。

5、管理优化:专门的运营、管理与宣传。

校内专访明确了裙楼改造的多个重点方向,这些宝贵的建议也确保改造后的裙楼能够更好地满足师生们的学习和生活需求。

  

图四 专人访谈与座谈会

四、方案设计

最后支部成员们通过深入研究大量文献与案例,明确了未来图书馆的概念及其核心内涵。结合实地调研与专人访谈的详实结果,基于未来学生中心的理念,精心构建了未来图书馆的全新框架。对整个裙楼的空间流线与功能分布进行了全面梳理与完善,以确保其能够满足学生学习、交流和休闲的多重需求。在此基础上,新增了多个功能分区,旨在为学生打造一个更为先进、多元化且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

图五 流线安排及功能分区

具体新增的功能分区包括智能学习区,这里采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配备互动触摸屏、个性化学习软件和虚拟现实(VR)设备,旨在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使抽象概念具体化,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此外,我们还设立了创意工作坊,包含3D打印实验室、编程俱乐部、多媒体制作室等,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协作交流空间则为学生提供了开放式讨论区、多功能会议室和团队项目室,配备了先进的音视频会议设备,是学生进行小组作业、学术研讨和国际交流的理想场所,有助于促进跨学科合作。同时,我们还特别考虑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设置了健康与休闲区,包括阅读放松区、冥想室和绿色植物墙,为学生提供一个远离课业压力的宁静角落,帮助他们恢复精力,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最后,我们构建了数字资源中心,这里汇聚了庞大的数字资源库,包括电子图书、在线课程、学术期刊等,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络随时随地访问,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图六 功能空间分布

在圆满完成同济大学图书馆裙楼改造方案的设计项目后,支部参与了项目的同学们深感责任重大且收获颇丰。大家通过深入研究和实地调研,不仅明确了未来图书馆的概念和内涵,还结合师生们的实际需求,构建了一个集智能学习、创意实践、协作交流、健康休闲以及数字资源获取于一体的新型图书馆框架。整个设计过程锻炼了同学们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使大家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和不断创新的重要性。同时,通过与图书馆方领导和校内师生的深入交流,同学们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即为广大学子打造一个更加先进、舒适、高效的学习空间。展望未来,研究生第三支部的同学们将继续秉持着“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积极投身到各类校园建设和公共服务项目中,为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撰稿 | 张兵

摄影 | 沈小洁 曾宪宪 陈神飞

排版 | 张兵 

审稿 | 唐楚红 郑晨 李娟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