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同济出发:赏红色建筑 学百年党史 | 第二站:国权路

来源:建筑与城规学院党建网发布时间:2022-07-22浏览次数:689

对标争先,红色足迹

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利用好上海红色景观资源,也为了以更生动活泼的形式促进党支部开展的党史教育工作能够更加扎实推进,建筑与城市规划院研究生第四支部、第十二支部、第十四支部以“从同济出发:赏红色建筑 学百年党史”为主题开展了党建特色活动,活动主要内容包括现场实地调研、城市徒步视频拍摄、党史及建筑史知识整理、文案配音、视频剪辑等系列活动。

徒步行走在各个站点,了解历史,可以回忆起当初奋斗的岁月,漫步城市,可以看到当今时代的发展。围绕地铁站这一现代交通工具,活动所制作的视频串联起各个有丰富故事内涵的红色建筑景观,建筑本体、红色文化、当代城市风貌三者互相补充,过去停留在书本中的党史在党员心中变得更加鲜活。

国权路城市风貌录音


第二站:国权路

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生党委指导下,同学们第一站来到了国权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国权路站包含国权路、政修路、国顺路、国福路和政熙路。

参观内容


01 国权路

国权路街景


国权路最具历史感,故事也最多;它位于上海市杨浦区西部。东起黄兴路,北至邯郸路。长2150米,宽16.3米,车行道宽7.2~10.6米。筑于民国28年(1939年),原名为协睦路、国惠路,后民国35年(1946年)改名国权路,沿用至今。国权路西段依次穿过多层砖混住宅小区和复旦大学邯郸校区,路边遍布着底层业态,充斥着烟火气息。

02 政修路

政修路东起国定路,西至国权后路。长861米,宽8.0~10.0米,车行道宽6.0~7.0米。民国28年(1939年)筑,命名协进路。民国35年改今名。沿路为复旦大学教工宿舍,设有围墙,行道树茂密繁盛,环境静谧。

03 国顺路

国顺路位于国权路北侧,走势与国权路一致,国权路西段依次穿过多层砖混住宅小区和复旦大学邯郸校区。沿路住宅楼伸出的晾衣架叫“龙门架”,像是倒插在窗外的“球门框”,几根两三米长的晾衣杆组成,是上海居民的生活习惯。

04 国福路

国福路路标


国福路既不车水马龙,也不四通八达,原本开在国福路的玖园(复旦第九宿舍)大门早已移至国顺路,国福路显得内敛、幽静,与世无争

国福路辟筑于1940年,以今邯郸路为界,分南北两段,南段路名“协仪路西二街”(一说西三街),即今国福路段;北段名为“同化路西四街”,直达界泓浜(今复旦“本北高速”北侧)。抗战胜利后,南北段路名沿用“大上海计划”路名命名原则,统称为“国福路”。上世纪50年代,复旦校区东扩,国福路北段融入校区,南段就成了最短的“国”字头马路之一。

05 政熙路

政熙路东北起国顺路,西南至国泰路。路的西侧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和复旦大学,路的东边是大片的多层砖混住宅小区,道路较窄,是城市支路,环境幽谧,绿树成荫。

06 陈望道故居

陈望道旧居介绍录音

陈望道是《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的翻译者,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是我国新文化运动史特别是语文革新运动史上的倡行者。他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复旦大学的第一任校长,为了五十年代复旦大学的发展呕心沥血,使之成为东南第一高等学府,中国的名校。他在20世纪中国的革命史、学术史、教育史上都据有光荣的地位。

陈望道旧居于2011年被列为杨浦区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5月,修缮后的陈望道旧居被改造为《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对外开放。在保留建筑基本原貌的前提下,内部空间也充分利用。一楼展示《共产党宣言》的诞生、翻译和影响,二楼展示陈望道的工作环境和生平。三楼则设立了专题展室。主建筑西面,还设有一个车库影院。参观者可以观看纪录片,回顾先生走过的历程。

修缮中的国福路61号和65号

建党100周年之际,经过修缮的61号苏步青旧居和65号谈家桢(陈建功)旧居,与51号一起,被定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建筑群”,对公众开放。



图片:研究生第十四支部自摄、部分网络

文字:姬琳、程嘉敬

排版:薄茗洋、王淳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