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和文献” ——城市规划系博士研究生系列工作坊第二期成功举办

2022621日,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举办的院级高等讲堂——博士研究生论文工作坊第二期于线上成功举办。工作坊由侯丽教授主持,建筑系华霞虹教授、规划系黄璜助理教授、重庆大学城乡规划系方辰昊助理研究员分别就访谈方法和文献学习分享了经验。美国New School社会学系博士候选人刘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博士候选人徐南南、规划系副系主任程遥副教授作为讨论嘉宾。

黄璜老师结合自己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建筑系habitat unit读博的经历,与博士同学们交流了拟写博士论文文献综述的切身体会。黄老师认为,博士研究是在一个研究领域内逐渐聚焦和深化、最后获得创新认知的过程,博士论文的文献、理论、经验研究也不是线性的,而是多线程的循环优化工作,因此文献梳理也是在读、写、说过程中逐渐聚焦,不必为不能迅速获得观点和线索沮丧。具体而言,学位论文文献要在研究理论、方法、实践等方面既有成果系统整理基础上,通过明确的观点、沿清晰的逻辑主线、以及合适的切入点站上巨人肩膀。因此,文献综述并没有特定写法,需要根据自己的选题及研究设计去重复“多读、多写、多说”的过程。实际上,德国教授们普遍非常鼓励博士生在第一年多读跨领域的内容,只要读博期间能静下来多读、多讲、多写,假以时日,就可以不断精进,在不断发现线索和优化缺陷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有价值的发现和优质的成果。

方辰昊老师介绍了一个基于新学习软件Marginnote的文献阅读与组织的工作流。首先,他认为在文献的阅读和组织阶段,对软件的主要功能需求包括:形成可在众多文献中快速定位重要信息的标记,形成便于回忆、理解的笔记,并且还要易于调整与组织笔记的逻辑;然而,传统的PDF阅读器、文本类笔记软件、思维导图软件都不能同时满足上述需求,为本就辛苦的文献综述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然后,方老师介绍了Marginnote软件,该软件将思维导图和文档阅读器合二为一,并可在标记时自动生成思维导图,且标记与思维导图间可相互定位,从而同时实现了上述需求,能显著提高文献阅读与组织的效率。接下来,他简单演示了基于该软件的工作流。最后,方老师指出,软件只能帮助提高效率,文献工作的成果质量还取决于“内功”,而这需要勤奋的阅读、思考与实践。

  华霞虹教授围绕访谈这一研究方法,以其自身参与的多个访谈研究为案例,生动地介绍了访谈作为研究方法的多种可能性。首先,华老师提出访谈巨大的工作量和研究时间具有不可控性,记忆和讲述具有不可靠性。其次,华老师从抢救性访谈、探索历史事件、挖掘历史过程、细节和话语三个方面,来说明了访谈是一种走进历史场合呼吸和触摸的研究方式。再次,华教授以“教育革命与我国的快速城市化”“本土建筑设计的初衷是坚持传统还是力求现代”两个例子,阐释了访谈可以作为启发研究者证实或者推翻某种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最后,华老师还从“‘五违四必‘行动和城市微更新”“典型人群的日常活动”等案例,提出访谈也可以很好地反映现实的多副面孔和具体的时空间生活。

在三位主讲人分享完自己的研究经验后,工作坊进入了讨论环节。

刘烨认为文献的阅读和整理应建立在思考主体的视野中,而非单纯地展示某领域的一般情况。文献是直接为论证的方向服务的,只有把文献编织在问题意识中,它才有意义、文献之间的内部关联才看得出来。反过来说,我们也是顺着问题的逻辑才寻找到有意义的文献。应该避免例行公事般的文献写作,那毫无意义还使人痛苦。做好文献还是要学会“以我为主”,诚实地面对自己的真问题,问题从真切的困惑中来,而不是学别人的语言来替别人回答问题。真实的视野依托于思考主体的独特的位置,在自己的位置上,我们才能和他者形成有效的对话。和文献的关系就是这样,有了这样的对话(有时甚至体现为批驳或抗辩的激烈形式),我们的思想才真的和特定的研究脉络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徐南南结合自己的研究体会,主要分享了对于文献回顾(literature review)的理解。他认为文献回顾的最终目的是要证明自己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在开展研究时,不要一开始就陷入文献阅读,而是要沉浸在生活和数据中,在形成一定的假设、思路、答案之后,再去阅读有关文献。在回顾文献的时候,要特别留心两类文献,即和自己观点类似的与和自己观点针锋相对的文献。在写文献回顾的时候,要讲清楚针对这些和自己观点类似的文献,自己的研究在观点、理论、方法、数据哪些方面有哪些改进,对于和自己观点相左的文献,自己的研究改进和修正了他们的哪些观点、理论、方法、数据。在论文写作的时候,要意识到文献回顾可能以三种形式出现,即摘要和引介的一句话或几句话的精练回顾、独立的文献回顾章节,以及分析讨论部分涉及的对既有文献的讨论。

程遥老师则介绍了博士研究生论文工作坊的设计初衷,希望本环节能够作为博士研究生求索过程中的陪伴,通过主讲人和讨论嘉宾的经验分享,帮助同学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再焦虑,更顺利地开展自己的博士研究。

最后,在线师生们围绕自己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讨论过程中,主讲嘉宾们针对一些同学自身选题遇到的难点给出具体建议,解答他们心中的疑惑。

  

博士研究生工作坊简介

博士研究生论文工作坊是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为全面提升博士研究生科研素养与培养质量、培养高水平跨学科人才而发起,并邀请多学科互动的学术交流活动。论文工作坊以在校博士研究生为主体,邀请知名学者和优秀博士生等作为主讲嘉宾,引领并鼓励学科交叉研究,通过分享、讨论等形式的活动为同学们提供学术指导与相关帮助,其主题涵盖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开题报告交流、学术会议分享、海外研修经验交流、读书交流等多个方面。

 

   下期主题预告:问卷的设计与调查方法